若以单个导演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每个导演的题材选择关系着个人的创作观念和情感偏向。有的导演疏于表达日常琐事,选择题材注重典型性和新闻性,而有的导演则对看似常态却又隐含着各种关系的日常生活有所体会。个人的观点、动机和经验决定了对拍摄对象的不同认识。首先以德国导演赫尔佐格为例,分析其拍摄对象的基本特征。
1960年代开始,赫尔佐格先后拍摄了《寂静与黑暗的世界》、《木雕家斯泰纳的狂喜》(The Great Ecstasy of Woodcarver Steiner,1973)、《土拔鼠会啃多少木头》(How Much Wood Would a Woodchuck Chuck,1976)、《士兵的歌谣》(Ballad of the Little Soldier,1984)、《乌代布尔王宫的古怪私人剧院》(The Eccentric Private Theatre of the Maharaja of Udaipur,1991)、《死亡的五种声音》、《小迪特要飞行》、《时间之轮》(Wheel of Time,2003)、《白钻石》(The White Diamond,2004)、《灰熊人》(Grizzly Man,2005)等一系列风格化极强的纪录片。赫尔佐格的创作个性鲜明,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并不单纯地将注意力放在人物与事件的偶然性上,最为关注拍摄对象的现实行为和精神立场,或者依靠外部的超常态情景打动观众,他总能发现富有生机、力度的人和景观。赫尔佐格的拍摄对象大多包含了尼采哲学的主题内涵:强力意志、超人和一切价值的重估。拍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有力度的人”系列和“超常景观”系列。当然,这只是一个基于论述的分类,更多的影片是两者的融合,或者表现出更为深广的内涵。
“有力度的人”系列包括《寂静与黑暗的世界》、《小迪特要飞行》、《灰熊人》等影片。《寂静与黑暗的世界》讲的是56岁盲聋人芬妮·斯陶宾格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她与现实的关系;《小迪特要飞行》中迪特·丹格勒是美国空军飞行员,心怀飞行的梦想,坠机后成为越南军队的战俘,却又经历了逃亡并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幽处传钟声:俄国的信仰和迷信》是一部有关俄国宗教信念的电影,其中有自称为耶稣的弗萨利昂、信仰疗法治疗师阿兰·丘马克、撞钟的孤儿尤里;《木雕家斯泰纳的狂喜》中的斯泰纳醉心高台滑雪,不断疯狂地挑战自我;《希望之翼》中的朱莉安娜是1971年秘鲁飞机坠毁实践中唯一的生还者,并且自己走出了丛林;《白钻石》中研究飞行器的格莱汉姆·多林顿博士狂热地执着于实验飞艇的梦想,“白钻石”所指正是白色的热力飞艇;《死亡的五种声音》讲的是16世纪的音乐幻想家、维诺萨王子卡洛·杰苏阿尔多的故事,他被认为提供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声音;在《灰熊人》中,美国保护灰熊志愿者提摩西·崔德威一直坚持在卡特迈国家公园及灰熊自然保护区独自露营,用摄像机将他与灰熊的接触过程记录下来。一直到2003年,他和女友被一头老年灰熊咬死,这期间留下了上百小时的影像素材。赫尔佐格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经过补拍、剪辑,完成了《灰熊人》。原始素材被赋予了惊人的全新面貌,影片通过解说对人物行为进行引申性的注解,将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的细节展现出来,不仅试图深入到特立独行的崔德威内心的渴求和理想,藉此解释他的行为动机,也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性深层的意义。(www.daowen.com)
“超常景观”系列以《蛰景》(Fata Morgana,1970)、《苏弗里耶尔火山》(La Soufriere,1977)、《发光的山》(The Dark Glow of the Mountains,1985)、《黑暗的教训》、《朝圣》(Pilgrimage,2001)、《蓝星人怀乡曲》(The Wild Blue Yonder,2005)、《世界尽头的奇遇》(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2008)、《忘梦洞》(Cave of Forgotten Dreams,2010)等影片为代表。以海湾战争中科威特石油大火为拍摄对象的《黑暗的教训》,画面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没有一格画面能让人认出那是我们的星球来,但我们却知道这一定是在地球上拍的”,赫尔佐格将其称为“一首写给这个被我们自己所摧毁的星球的安魂曲”;[1]《蓝星人怀乡曲》被称作是一部“科幻式纪录片”,影片将水下影像与太空影像结合,营造了一个看似不属于现实的世界;《世界尽头的奇遇》则以南极洲的风貌和生活为对象,揭示了异域独特的生命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