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认知法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影响

认知法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必须能够分析任务,明确完成一项特殊音乐创作经历所需要的条件和步骤。从认知层面来看,音乐创作的必要条件就是过去的经验和与特定任务相关的概念性知识储备。这一认知过程(见图1)体现了音乐创作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图1.音乐创作过程的认知模型在日本的义务音乐教育中,音乐创作的定义包括两种框架:自由音乐框架和常规音乐框架。

认知法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影响

任何音乐创作都能被视为一种涉及特殊条件和认知步骤的问题解决型任务(Pace,1999)。音乐创作同其他解决问题型任务一样,当问题解决者对任务不甚了解时,也需要得到逐步的指导。教师必须能够分析任务,明确完成一项特殊音乐创作经历所需要的条件和步骤。

从认知层面来看(Johnson-Laird,1988;Vygotsky,1991;Webster,1987),音乐创作的必要条件就是过去的经验和与特定任务相关的概念性知识储备。这些条件能够激发想象,这种想象反过来又能促进发散性思维,如对可能的思想和材料的思考(Vygotsky,1991;Webster,1987)。理论上,我们能随意挑选特殊思想和材料;然而,这种挑选并非随意进行,而是在一定限度的自由和约束的特殊框架内进行(Johnson-Laird,1988)。这种框架同技艺和艺术敏感度一起(Webster,1987)将特殊思想和材料过滤成一种连贯的结构,如聚合思维过程将创造过程整合在一起。因此,现阶段音乐创作的完成就成为一种新的创造经历,这种经历又会促进下一轮的创造性活动(Vygotsky,1991)。

这一认知过程(见图1)体现了音乐创作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教师设定的任务必须与学生之前的经验和知识储备相关联,否则下一步就无法进行。同时,教师还需界定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概念性知识和音乐技能轻松地工作。

图1.音乐创作过程的认知模型(改编自Adachi & Trehub,2000)(www.daowen.com)

日本的义务音乐教育中,音乐创作的定义包括两种框架:自由音乐框架和常规音乐框架(如Shoto-ka-ongaku-kyoiku-kenkyukai,2000)。自由音乐框架让人最大限度地从音乐规则中解脱出来,既不受音乐元素的约束(如节拍、节奏、旋律),也不受乐器的约束(如乐器的使用),但是也涉及与目标主题或图像相关的其他约束。另外一方面,常规音乐框架包含结构性音乐元素(如:节拍、韵律、节奏、音阶、和声、形式)。因为每个音乐元素都能作为单独的子框架进行组织,自由和约束间的互动就难免涉及多个方面。常规音乐框架内的创造性任务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如果学生们在义务教育期间能循序渐进地积累经验,他们就能调动过去的创造性经验和知识进行处理,从而享受这种挑战(Adachi & Chino,2000)。

对组织和制定学习计划的教师来说,理解(或者至少意识到)音乐创作的变量和过程至关重要。在下面的例证环节中,我们会详细介绍我们的策略、设备及其背后的基本原理。在例证的过程中,请思考:您作为一名教师会如何对活动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您和学生的背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您提供一次机会,让您在自己的需要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创作进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对本章介绍的活动全盘照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