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斯滕伯格、吕巴尔(1995)
孩子们在进行创造性绘画之前,首先应该学会创造性地观看(见图2,10 & 11)。
在“观看”这个层面,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们,虽然他们喜欢相同的画,但是他们对图画的阐述却大相径庭。虽然东西方儿童看到的是相同的画作,但是东方儿童却无法做到像西方儿童那样进行口头表达和讨论。
显然,英国儿童对各个流派作品的谈论比中国香港儿童更有趣也更富有内容(见表3)。英国儿童为谈论艺术作足了准备。他们使用的词汇更丰富,谈论的面也比较广——“只看图画本身通常是不够的。找到词汇描述和分析图画常常是帮助我们从被动的观看转向主动的唯一途径”(Woodford,1983,p.13)。
图10.《战斗机和飞机》,Wing Hei(男孩,2岁零10个月,香港)(www.daowen.com)
图11.无标题,Wing Hei(男孩,4岁,香港)
正如H.加德纳(1994)指出的一样,所有孩子对主题的强烈反应和对其他方面的淡漠反应表明了孩子们对技术导向性方法(technique-oriented approach)的青睐,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写实再现技巧的重视(Duncum,1993)。正如埃伦·温纳(1989)所描述的,香港儿童并没有接受过循序渐进的临摹教育。在艺术欣赏和表达方面也很欠缺。S.K.兰格(1953)提醒我们艺术是一种感觉形式,H.S.布劳迪认为,艺术教育应该能够“恢复和加强感知物品所代表含义的能力,而不是猜测其含义”。
早在1933年,L.S.维果茨基就提出,儿童对艺术的反应就像他们玩假扮游戏(pretend-play)或象征游戏(symbolic-play)的行为,他们会将自己的意愿融入假想事物。如果“看”和“做”都能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我们就应该更加尊重和支持孩子们看似并不现实的创造性行为。孩子们可能并没有想过要用一种理性的方式重现事物。这种状态,用鲍德温的话说就是“兴趣”(1911),J.A.拉塞尔则称之为“安全地带”(safer ground)(1989)。这反映了一个最重要的认知点,即处于某特定时刻,意识最“前面的部分”,J.H.弗拉维尔,以及E.R.弗拉维尔和F.L.格林都曾对此展开论述。
在绘画艺术“做”的层面,如果香港的大人们继续要求儿童做出“工艺精细的”艺术作品,孩子们就会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运转。确实,香港太过强调前/学业技能(pre/academic skills)(Opper,1996),从而无暇顾及创造力和社会技能的发展。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媒体、书籍和杂志上的图片,从中吸收知识和影响(见图2、图12)。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批判性思维去主动而有创造性地看。E.艾斯纳在1998年就曾提出,创造不是人们追随的不可改变的模式,而是一段缓慢开启的旅程。既然这样,那么小比恩在绘画课上不愉快的经历能够避免吗?为什么要仓促地将孩子推入写实重现阶段(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phase),甚至危及他们的全面发展呢?
图12.无标题,Wing Chuen(男孩,4岁,香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