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香港与英国孩子对不同艺术流派反应的比较研究

中国香港与英国孩子对不同艺术流派反应的比较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香港被英国统治长达150年之久,深受英国文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华人占香港总人口的99%。如果想要引起孩子们通常的自然反应,就应该观察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绘画艺术的反应。然后,我们根据针对此项目修订过的手册对孩子们的反应进行剖析。此外,本次研究中,孩子们都特别注重图画的主题,对艺术其他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见图7)。年龄小点的孩子通常对图画的主题谈论得比较多。

中国香港英国统治长达150年之久,深受英国文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此外,香港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世界各国思想和实践的融合,尤其受到来自邻国的影响,如日本和韩国,当然还有多半通过媒体(如电影音乐)所带来的美国影响。与英国和其他地方的情况极为相似的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西方艺术。大多数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绘画艺术包括杂志、书籍贺卡壁画、有插图的日历、音乐CD封面等的图片。并不是所有这些图画都被视为当代香港文化的精华,但是毫无疑问,它们都符合可复制型艺术品(autographic artworks)的标准。因此,在香港实行与伯明翰相同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华人占香港总人口的99%。在香港生活的第一代华人都是在大陆长大的,他们很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尽管有着大量来自西方的影响,但是通过父母的影响和对孩子的抚养,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都已经传递给了第二代和如今的第三代香港人。因此,香港仍然属于集体主义社会(Hui,1990)。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和整个大家庭就开始引导他们,替他们作决定。所以,年轻人是有依赖性的。通常,从三岁起,香港小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特别重视学术技能(academic skills),尤其是算术和写作。幼儿时期的教育主要是为小学教育/初等教育作准备,因此特别强调前学业技能(pre-academic skills)。S.奥珀(1996)曾批评人们过度强调前学业技能而忽略了社会技能。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创造性活动是普遍存在的,如艺术和音乐。但是,迄今为止却没能从文献中获得更多的证据。因此,我们希望囊括中国香港和美国儿童在内的跨文化研究能够在以下两个方面反映出一些文化差异:(1)他们怎样看待一幅画;(2)他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画。这次的研究重点会放在童年早期和中期,因为孩子们在这两个时期对绘画的兴趣仍然很强烈。该研究从四五岁的小孩着手是基于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发展心理学观点,即小孩到了四五岁就能够理解大众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如Harris,1992)。同时,该项研究要求孩子们作出言语反应,这就让我们很难将年龄更小的孩子纳入其中。此外,如果我们要知道这些小小创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就需要观察他们会独立画出什么样的图画。而普遍的认识是,画图式画(schematic drawings)通常会出现在3-8岁的儿童身上(Lowenfeld,1947)。为了便于操作,这里的图式画局限在特定类型,不同于格林·托马斯提出来的类型(Thomas,1995)。因此,4-5岁的孩子应该处于“前表征阶段”(pre-representational stage),在这个时期他们通常会画一些图式画(Arnheim,1956;Winner,1982)。7-8岁的儿童会从图式画转向视觉上的写实画(visually realistic pictures);“X光”画(“X-ray”drawings)在这个阶段是比较常见的绘画类型(Thomas & Silk,1990)。

如果想要引起孩子们通常的自然反应,就应该观察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绘画艺术的反应。在英国进行的研究中,我们将普通的贺卡和图画明信片作为刺激物。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几乎所有艺术流派的作品在贺卡和明信片中都能找到。也许有人会争辩说,这样就无法保留原作的特质。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已经成为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形式(Berger,1972)。我们一共准备了25张卡片,分成5个流派,这些流派基本上都是这类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它们分别是:(1)抽象艺术(abstract art);(2)美术(fine art);(3)现代艺术(modern art);(4)幽默艺术(humorous art);(5)漫画艺术(cartoon art)(详见Lin & Thomas,2002)。每个艺术流派都有5张图画,并且都一一做了编号:A1-A5(抽象艺术),F1-F5(美术),M1-M5(现代艺术),H1-H5(幽默艺术),C1-C5(漫画艺术)。

我们在当地的一所幼儿园(儿童年龄在4.5-5.1岁之间)和一所小学(儿童年龄在7.6-8.5岁之间)共选取了40名儿童,并且这当中的小学生都毕业于同一所幼儿园。这样的选择是为了保证参与这项研究的孩子们都接受过相同的艺术教育。即使无法消除人文科学研究中容易出现的所有变量,但是我们仍希望,这样做能够将经历和艺术教育的变量保持在最低水平。我们在一个安静的教室里对所有学生进行单独访问,向每个学生展示这五组图片,一次一组,并要求学生说出每组中他们最喜欢的图片。将五个流派中他们最喜欢的图片放在一边,等他们选择完后,再对他们进行进一步访问。我们要求每个孩子对自己喜欢的图片分别进行陈述,并说出喜欢该图画的原因。然后,我们根据针对此项目修订过的手册对孩子们的反应进行剖析。简单地说,我们把孩子的反应归为九大类:色彩、主题、表达、媒介、历史、关联、故事情节、功能和其他方面(手册和评分细则请参考Lin & Thomas,2002)。

与一些早期研究(如Child et al.,1967;Rosenstiel et al.,1978;Valentine,1962)及林少峰和托马斯得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由于年龄的不同,欣赏者的反应在质量和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更重要的是,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在英国的研究结果相同(Lin & Thomas,2002)。总体来说,在本次研究中,年龄大点的孩子对图画的讲述内容要比年龄小的孩子多(见表3)。此外,本次研究中,孩子们都特别注重图画的主题,对艺术其他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见图7)。这与在英国研究的情形一样。年龄小点的孩子通常对图画的主题谈论得比较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主题的关注会逐渐减少。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则更喜欢谈论图画的其他方面。的确,大多数的反应都属于前四种类型(色彩、主题、表达和媒介)。

图7.孩子们对绘画艺术的反应表

孩子们有趣的评论(表3)能为我们提供被铺天盖地的数据掩盖的有用证据。尽管就数据而言,这次的研究发现看起来同之前在英国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相符,但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我们应该对这些评论进行话语分析。我们转录下了孩子们对“你为什么选这幅画?”和“你为什么喜欢这幅画?”这类问题的反应,并且进行了定量分析,在下面的讨论中会向大家展示。

4.1.1 排名前五的图画

中国香港的孩子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图画?本次研究反映出了孩子们普遍喜欢的图片类型了吗?

4.1.1.1 中国香港儿童

令人惊讶的是,4-8岁儿童普遍喜欢的图画类型是抽象艺术和美术(表1)。人们通常认为,漫画才是儿童喜欢的类型,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在本次研究中,漫画仅位居第四。实际上,它和幽默图画的得分相同。仔细观察两个年龄组的比例,我们会发现两个组最喜欢图片的顺序稍有不同。幼儿园组的顺序是H3,Ml,F2/C1和A4,并且这五幅图片的得分非常相近。小学组中,A4被选中的频率高达80%,然后是F2,Ml/H1和C1。这就告诉我们,与年龄大点的孩子相比,年龄小的孩子们喜好的差异性更大。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变化?是文化或教育让孩子们走上墨守成规的道路吗?

表1 中国香港儿童喜欢的图画

艺术是阐释文化的特有价值、感觉和信念最有力的方式之一。因此,许多人认为艺术理解属于特定文化领域的知识范畴(如:Goldsmith & Feldman,1988)。不同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做法,帕森斯并不想为其阶段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寻找任何证据,即使他的阶段三、阶段四和阶段五是依据社会建构起来的。他认为中国人和俄罗斯人谈论艺术的方式不同于西方人。早在17世纪,M.沙利文(1973)和Y.S.埃杰顿(1980)就曾指出,中国人熟悉如何对事物进行三维空间的描画,但是他们却选择忽略这点,力图达到超验空间的效果;在印度,在如地毯这类商品中找到人和物体的垂直斜投影也并不是什么难事。(www.daowen.com)

近期的一些研究确认了变量对审美判断的影响,如社会经济因素(Golomb,1992;Lange-Kuttner & Edelstein,1995)。

视觉感知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一系列识别刺激实验,如“人-鼠演示”(rat-man demonstration)(Goldstein,1989),这些实验展示了欣赏者的感知和解释是如何被他的期望影响的,图画的意义又是如何通过一个人的经历预先进行设定的。如果孩子们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一个人遵从的信仰和价值观,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性格,等等),他们面对同一件艺术品时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知和/或解释。

因此,我们预设来自香港和伯明翰的孩子会对不同的画感兴趣。因为有充足的画作可供选择,所以他们选择同一幅画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这种预期是基于这样一种设想:传统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差异会对两组孩子的审美理解和偏好造成普遍影响。如果建筑真的是文化最直接的表现(Marland,1998),那么伯明翰人和香港人的品位应该是完全不同的。英格兰有我见过最美丽的建筑和风景:宏伟、高贵而又典雅。英格兰的生活方式与中国香港完全不同,从建筑到家庭装饰品、从小孩用的文具到他们的休闲方式、兴趣爱好和喜欢的事物都大不相同。与远东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人主义在英格兰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孩子们独立学习,自己作决定。他们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决定吃穿问题。当然,他们在购买自己喜欢的音乐、书籍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与中国香港小孩相比,英格兰小孩的学业压力要小得多。至少,学校和幼儿园里没有听写练习这种事情。

尽管两座城市在文化、抚养小孩的方式和学校教育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本次研究中,中国香港和英国儿童最喜欢的图画却完全相同(第一到第三)。

4.1.1.2.英国儿童

仔细观察孩子们喜欢图画的比例分布(见图8、图9和表2)就会发现:英国儿童的喜好分布比中国香港儿童的更均匀,也就是说,英国儿童的喜好更加趋于多样化。在中国香港儿童中,年龄较小的儿童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分布就变得越来越集中。这种现象很让人担心。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是什么促使孩子的品位趋同?詹姆斯·马克·鲍德温(1911)认为,审美体验是个人的自我理解过程,也是通过物体的内在生命认识观察者内在生命的过程。鲍德温认为,缺乏个体含义(personal meanings)的事物是丑陋的。如果在其发展过程中,孩子们对图画的反应越来越“墨守成规”,几乎就没有个体含义可言。那么,孩子们眼中的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这反映了孩子们构建现实的方式,我们又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心理和现实环境呢?

表2 英国儿童喜欢的图画

图8.中国香港儿童对5个流派25幅图画的偏好比例图

图9.英国儿童对5个流派25幅图画的偏好比例图

4.1.2 你为何喜欢这幅图画?

表3.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画的反应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