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文化特征,比如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的倾向性,以及对统一或传统价值观的强调都会刺激或者阻碍创造力(Williams,Saiz,FormyDuval,Munick,Fogle,Adom,Haque,Neto, & Yu,1995)。举个例子,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比如北美和欧洲国家就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自治的个体。然而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如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文化就认为个体属于一个社会环境(比如家庭),因此被要求遵守规则,履行其义务(Sodowsky,Maguire,Johnson,Ngumba, & Kohles,1994;Triandis,1996)。根据特里安迪斯、麦卡斯克、贝当古、纯子(1993)等人的观点,个人主义的文化注重独立和自我依赖,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创造力,然而集体主义则强调顺从、合作、义务和对组内权威的接受。最近,黄奕光(2001a)提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西方人和亚洲人在创造性活动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他认为尤其是与创造力相关的有目标的动机与个人主义关系密切(Ng,2001a,2001b)。然而,在当今急速变化的东方社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类文化强调的重点也处于变化之中。在个体层面而不是文化层面的研究中,个体意识,即个体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区分的倾向性被认为与创造性活动和行为相关(比如提出相对于大多数看法来说新颖的意见)(Maslach,1974;Sternberg & Lubart,1995;Whitney,Sagrestano, & Maslach,1994)。同样地,伯恩斯和布雷迪(1992)发现美国学生和马来西亚的学生在表达他们对独特性的需要和希望自己鹤立鸡群的渴望上都不尽相同,而这些特质又与“罕见”想法和新颖产品的使用以及非同寻常的想法或行为的展开密切相关。除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不同文化对一致和传统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着差异(Mann,1980)。一些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容易接受偏离标准规范的想法和行为(至少在某些领域)。比如,据西尔弗(1981)称,阿散蒂的“木雕艺人往往会避免公开批评他们的同行,总的来说,凡是新的尝试他们都会给予赞赏,因为他们认为创新可能会被大众认可,即使是失败了那也是无伤大雅的”(Silver,1981,p.105)。当然,不同文化的许可宽容的程度也存在着差异(Berry,Poortinga,Segall, & Dasen,1992)。Ho和Lee(1974)提出传统中国家庭的特点是专制、顺从和注重传统的行为模式,然而这些特点都与创造力背道而驰。一些跨文化研究表明了从众、教条主义或开明的程度与创造力的联系(Aviram & Milgram,1977;Marino,1971;Straus & Straus,1968),而前文提到的对传统印度画家的研究也证明了对传统的遵从和创造力之间存在的联系(Maduro,1976)。对这些画家的采访表明了对传统的遵从程度是由他们所处的阶级状态决定的,而这种遵从又在意识层面上对创造力产生影响。比如在印度属于Adi Gaur阶层的画家遵守婆罗门的传统、约束和正统风俗;Jangira阶层信奉Vishvakarma为至高无上的造物主,这个阶层的画家在其作品中展现出更好的灵活性和包容度。在印度艺术圈内部所公认的具有创造力的画家中,70%都属于Jangira阶层,尽管在这个艺术圈里Adi Gaur的人数是Jangira的两倍。除了对从众和传统的重视程度,诸多其他的文化特点也会影响创造力。比如,人们的毅力、对模糊不清的包容度以及冒险精神等特质对创造力来说至关重要,而不同的文化在这些方面上都存在着差异(Berry et al.,1992;Blinco,1992;McDaniels & Gregory,1991)。并且,文化还决定着人们的观念和态度,而人们的观念和态度则能够培养或者阻碍创造力。比如,克里普纳(1967)和亚当斯(1986)就认为一些观念会阻碍创造力。这些观念包括:“想象力和反思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孩子才玩耍”、“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推理、逻辑、数字、使用和成功是好的;直觉、情感、质化思维和失败是坏的”(Adams,1986,pp.53-64;Krippner,1967,pp.144-156)。当然,在一个特定文化所包含的元素中,一些会孕育创造力而另一些则会扼杀创造力。总的来说,文化将影响创造力的产出数量,导致这种影响的途径有:文化对个体(相对于集体利益来说)的强调、对背离常规(相对于一致来说)的容忍度以及对创造力有利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宽容,显然,同一文化的各种亚文化之间在这些方面上也同样存在着差异。(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