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诗、叙事歌与时政歌: 深度解析与引导

长诗、叙事歌与时政歌: 深度解析与引导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腊亮与玉相德昂族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潞西市、盈江县、梁河县等地德昂族聚居区。(海涛)采花会德昂族叙事歌。全诗由序歌、相识、相爱、抢亲、坐牢、逃婚等六部分组成。(海涛)杀死官家解不平德昂族时政歌。明末清初之际,土司为了限制德昂族的力量、剥削德昂族人民,故意派人强占德昂族人的田地,德昂族人十分愤慨,喊出了“杀死官家解不平”的口号,并留下了这首诗歌。(海涛)起义战歌德昂族时政歌。

长诗、叙事歌与时政歌: 深度解析与引导

腊亮与玉相 德昂族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潞西市、盈江县、梁河县等地德昂族聚居区。也叫“婚礼调”,大多在婚礼上演唱。全诗共七节,讲述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姑娘玉相的母亲索要丰厚彩礼,小伙子腊亮因家里穷,不得不出外打工。他一去三年零一个月才挣够银子回来。可是,一直在家中苦苦等待的玉相等了三年零七天,以为腊亮不再转回家乡,便服毒自尽了。歌颂了忠贞的爱情,赞美了男女青年为争取婚姻所作的斗争,反映了买卖婚姻给青年人带来的不幸及青年人对恋爱婚姻自由的向往。佚名唱述,攀阳、照印坪记录。收入《崩龙族文学作品选》,32开,10页,350行,德宏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海涛)

下缅甸调 德昂族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德昂族聚居区。也叫“帮工歌”,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唱述。从一对青年男女相识,互相试探开始,唱到两人相爱,准备结婚,但没有钱举办婚礼,只好告别爹妈,到缅甸大山帮人采茶叶,后来在大山里挣了钱,拜了佛,然后高高兴兴地转回家来结婚。长诗细致地描述了他们离别父母时的心情、一路上看到的情景,以及在缅甸帮人采茶的情况。全歌以直述为主,语言接近口语,朴实自然。佚名唱述,佚名记录。收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下册“崩龙族”部分,32开,18页,600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海涛)

雷弄 德昂族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昂族聚居区。在一些地方又叫“下大山之歌”。全歌以男女对唱为主,唱述一对相爱的男女青年一同到雷弄去,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唱了七天七夜,在雷弄住了十五天,然后返回的经历。分约会、出门、途中、晚宴、赶集、归来、定情七章。歌谣表现了情人在艰难中相偕同行的过程和相依相恋的绵绵情意,反映了自由恋爱的男女青年的忠贞爱情。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把主人公历尽艰辛、经受考验、结下深情厚谊、终成眷属的整个过程和情景描绘得有声有色、入木三分。佚名唱述,杨忠德记录。收入《德昂族文学简史》,32开,3页,3 000行,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海涛)

采花会 德昂族叙事歌。流传于滇西德昂族聚居区。这是一首第一人称的男女对唱歌,内容是:一对青年男女相识相会、互相爱慕,姑娘却被官家三少爷抢亲,小伙子奋力营救,最终两人双双逃婚。全诗由序歌、相识、相爱、抢亲、坐牢、逃婚等六部分组成。语句朴实,比喻巧妙,所唱内容与德昂族的生活融为一体,质朴动人。反映了德昂族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著和憧憬。佚名唱述,杨枝福记录。载《山茶》1983年第5期,16开,3页,172行。 (海涛)

历史调 德昂族叙事歌。流传于云南省潞西市、梁河县德昂族聚居区。唱述了德昂族的迁徙历史。歌中唱道:“我们原来居住的地方,到处飘着鲜花的芳香。我们淌汗栽种茶叶,我们辛勤耕种稻田,茶叶一年收三回,稻谷堆满了囤仓。……一夜之间,黑云遮住了蓝天,恶人骑马挥刀,疯狂追赶着我们的祖先。吃的穿的被抢光,房子全烧完,淌着伤心的泪水,牵着老人孩子,去找落脚的地方……没有盐的菜吃着不香,没有太阳的日子过着不甜。快拿起弓弩和刀棒,劈出德昂自己的天堂。”李连成唱述,杨忠德记录。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16开,1页,19行,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 (海涛)

果索的传说 德昂族叙事歌。流传于云南省潞西市德昂族聚居区。唱述了孤儿果索与头人斗智斗勇,最终战胜头人,从此德昂山寨吉祥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过程。歌中唱道:“果索智除恶魔回到家,还是打猎种地放牛马。从此崩龙山寨吉祥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过生涯。”李连成唱述,杨忠德、张承源记译。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16开,5页,192行,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 (海涛)(www.daowen.com)

没有自己的家园 德昂族时政歌。流传于云南省镇康县德昂族聚居区。歌中唱道:“旧社会,受苦受难受欺压,帮工度日到处流落,逃荒找粮难度时光。做尽百家活,帮了东家帮西家。吃了早饭找晚饭,忍饥挨饿眼泪往肚里咽,苦了一年又一年,还是没有自己的田地,还是没有自己的家园。”反映了旧社会德昂族的苦难生活。王老二唱述,杨天荣记录。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16开,1页,11行,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1995年编印。 (海涛)

只有一颗痛苦的心 德昂族时政歌。流传于云南省潞西市德昂族聚居区。歌中唱道:“国民党统治时,土司、山官压迫剥削,德昂人民吃不饱、穿不暖,饿着肚子种田。亮在地里,黑在路上,辛勤耕耘,种出的谷子却是地主的。生活无着的德昂人,只好到山凹里找野菜,到箐子里找烧柴,哪有什么欢乐,只有一颗痛苦的心。”反映了旧社会德昂族苦难的生活。佚名唱述,桑耀华记录。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16开,1页,13行,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1995年编印。 (海涛)

杀死官家解不平 德昂族时政歌。流传于云南省潞西市德昂族聚居区。明末清初之际,土司为了限制德昂族的力量、剥削德昂族人民,故意派人强占德昂族人的田地,德昂族人十分愤慨,喊出了“杀死官家解不平”的口号,并留下了这首诗歌。歌中唱道:“水田是我们开的,为什么要抢走?茶林是我们种的,为什么要独占?土司勒索又乱罚,逼得我们造反,官家不公平,杀死官家解不平!”佚名唱述,艾芒记录。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16开,1页,8行,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1995年编印。(海涛)

起义战歌 德昂族时政歌。流传于云南省潞西市德昂族聚居区。清嘉庆二年(1797),德昂族反抗芒市封建土司统治的斗争被镇压,但他们用此歌来表达要继续战斗的誓言。歌中唱道:“枪能伤命,征服不了德昂人的心;刀能杀头,消灭不了德昂人的仇恨。钢刀砍水水暂断,抽了钢刀复原形。英雄的德昂族人民,将永远燃起愤怒的烈火,烧尽人间的不平。”李腊翁唱述,杨知勇、赖永生、冯永生记录。收入《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16开,1页,8行,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办公室1995年编印。 (海涛)

果索腊 德昂族叙事歌。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昂族聚居区。歌谣描绘了小英雄果索不畏艰难,与作恶多端的头人阿南扎斗智斗勇的生动场景,以及最后阿南扎受骗上当,误入孔雀洞身亡的下场。热情歌颂了智勇双全的小英雄果索,向儿童揭示了唯有斗争才能获得自由和幸福的道理。佚名唱述,杨忠德记录。载《山茶》1990年第5期,16开,1页,38行。 (海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