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犹如狩猎,施教者交给学生的不是猎物(现成的知识、答案),而是一支猎枪(获取新知识的方法),面对陌生的山岭(将要传授的新知识),施教者只能是指点迷津的向导,学生才是扬鞭跃马捕获知识的猎手。作为向导的为师者,对于山岭的地形(课本知识构成)必须了如指掌,这山岭的走向(知识结构体系),乃至一沟一壑(概念原理),一个洞穴(学生的疑惑点),何处隐藏着大的猎物(难点),何处将出现令猎手怦然心动的珍稀猎物(热点),施教者必须胸有成竹,从而在精确把握教材基点上绘制出“狩猎路线图”(教学总体设计),这便为狩猎的成功作了必要的准备。
精巧的导入,是施教者向学生发出的狩猎信号;学生的自我阅读,是搜索猎物的开始,此时,作为向导的施教者必须站在教材的制高点上,心中装着狩猎图,对整个狩猎过程作全方位的诱导:或抛出珍稀猎物吊起狩猎者胃口;或指出猎物逃窜方向;或放出猎物(设疑、发问)引发猎手向丛林深处追捕更大的猎物,施教者不妨告诉学生:(新教材)引文是步入猎场入口;正文是猎物出设的主要场所;“想一想,议一议”是标明猎物去向的路标;明人明言是论证猎物的理论依据;“资料卡”是佐证猎物的客观依据;文中的漫画和插图则可视为狩猎者小憩片刻的营地。以上仅仅勾勒出了狩猎过程的大致轮廓,在狩猎的操作过程中,施教者必须懂得,每个学生虽然都是猎手,但其枪法(文化知识基础)却相距甚远,向枪法太差的学生抛掷太大的猎物(难题),不但达不到训练猎手的目的,反而会将猎手吓倒。为了对付大的猎物,必须挑选优秀猎手(基础好学生)集中火力围歼之。当然,有时施教者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为突破教学难点,也不妨亲手试试枪法,一显老猎手的风采。但是,在狩猎过程中施教者始终不要忘记自己的向导职责,切不可一时兴起,自己扛着猎枪满山乱跑,而硬塞给学生贮藏猎物的口袋(即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器),那样只会导致施教者事倍功半,学生学习兴致大减的被动局面,又怎样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