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犹如慈母织衣,“课间密密缝,意恐结构松。”一位聪明的教师总会将一堂课编织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要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施教者就必须讲究教学艺术的过渡技巧。即课堂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点间的衔接,必须自然而又贴切。这种过渡表现为在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教师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式的话语,就能将整个教学过程沟通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其过渡的具体形式也别无定格,大致说来包括以下情形:
课堂情境的转换必须新颖而又自然。
和谐的课堂情景是由若干生动活泼的教学画面所组成的流动画卷。一堂精彩的课,是施教者精心导演的一出多幕话剧,有“序幕”,有“高潮”,有“结尾”,在施教者的精心策划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导学手法与技巧,呈现出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教学画面:
课堂氛围的张与弛;
导学场面的活泼与庄严;
学生学习激情的热烈与沉思等。
每一个生动的画面,都是施教者精心绘制的必然结果。将这一个个不同的生动的画面,通过“蒙太奇”式的艺术手法,新颖而又自然地连接起来,体现了施教者教学艺术的过渡技巧。
在导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课时,笔者是这样串联教学画面的:首先,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神秘的“桃子”:在很久以前的欧洲森林里,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这种植物上结着一种色彩鲜艳的果实,当地人叫它“狼桃”。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色彩过于鲜艳的果实是不能吃的,误食了它便会中毒。一位伯爵出于好奇将其移植到英国皇家花园里,当作景物供人观赏。一位不怕死的画家在欣赏之余偷食了一个“狼桃”,不但没有断送性命,反而尝到了“狼桃”的鲜美。这就是后来传入我国的西红柿。“如果没有那位多情的伯爵,狼桃至今可能仍生长在森林里无人问津;如果没有那位大胆的画家,人们的餐桌上便少了一道美味佳肴。”“西红柿的发现过程给人以什么哲学启示?”
教师声情并茂的叙说,牵引着学生的思绪,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此刻,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宁静安详的“群生思索图”。
“通过品尝欧洲的狼桃,我们懂得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现在,我们再张开思维的双翅飞向欧洲,在那里旁听曾经召开的一次地质学史上的辩论盛会”。关于岩石的成因问题,地质学界曾存在两种决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岩石是由于火山爆发,岩浆喷射冷却凝结而成,是为“火”成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岩石是由于风、雨、雷、电等外力的作用缓慢形成,是为“水”成说,这真是“水火不可相容”。就此问题,地质学界在欧洲召开了一次关于岩石成因的“水火之争”的辩论会。辩论会开始之际,双方学者慷慨陈词,各抒己见,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随着辩论的深入,言辞逐渐激烈,以至发展到后来双方互相谩骂,甚至大打出手,昔日文质彬彬的学者,一个个变得面目狰狞,真可谓斯文扫地。
“能说会道的学者能否从辩论声中发现岩石的成因?默默无闻的岩石是否会告诉人们它从何来?”学生听罢发出会心的笑声。此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众生欣喜图”。
“透过同学们的笑声,想必同学们已经听出了隐藏在学者们骂声背后的哲理?”笔者不无幽默地启发道。
施教者不仅要善于绘制一个个生动的课堂教学画面,而且要善于将其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形成张弛并举,庄中有谐,动静结合的教学艺术画卷。
教学环节的关联必须巧妙而又紧凑。
一堂精彩的课,融合了多种教学艺术技巧,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处理无不凝聚着施教者的艺术匠心,将各个教学环节巧妙地连接起来,是教学艺术过渡技巧的重要形式之一。(www.daowen.com)
各种教学艺术技巧,各个教学环节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对独立,各尽其妙。
一堂课的导入,拉开了教学艺术的序幕。新颖的导入,体现了施教者诱思引新的技巧。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为课堂教学艺术的弹奏定下基调。
设问是教学艺术的“双簧戏”,精当的设问,体现了施教者的启思诱新技巧。设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中介环节,它适时地串连或穿插于其它教学环节之间,使教学艺术的双边“互动”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设喻是教学艺术的“道白”,形象的设喻,体现了施教者的说理技巧。设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出没于教学艺术的舞台,时常给教学艺术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点拨是教学艺术的重头戏,精彩的点拨,体现了施教者的启智导新技巧。点拨,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一方面,它擦亮学生思维的明灯,给学生的心灵开窍,另一方面,它又是连接其它教学环节的纽带,是教学艺术中最神奇的一笔。
设疑是教学艺术的高潮戏,巧妙的设疑,体现了施教者的激思发新技巧。设疑,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它与其教学环节相比,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功效,一方面,它磨砺学生思维的锐剑;另一方面,它又使得课堂教学艺术迂回曲折,引人入胜,成为教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练习是教学艺术的“彩排”,精巧的练习,体现了施教者的艺术构思技巧。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聪明的施教者总会进行一番精心的策划,一道经典性的练习是教学艺术的精彩笔,它具有举一反三的教学艺术功效。
收课是教学艺术的“谢幕”,别致的收课,体现了施教者的艺术收束技巧。收课,作为课堂教学的终了环节,要给课堂教学艺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有经验的施教者在课堂教学收课之际,总会给受教一个意外的惊喜。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各种教学艺术技巧的交互使用,各个教学环节的环环紧扣,才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既精彩纷呈,又井然有序。
各知识点的衔接必须紧密而又流畅。
一堂精彩的课,是对书本知识的艺术化演绎。施教者在对书本知识的解读与分析过程中,分中有连,连中有分,分连结合,紧密流畅。诚然,理论知识总是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所建构的知识体系,但对理论知识的解读与分析不等于理论本身,聪明的施教者会将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知识点,巧妙地连接成知识线,将知识线建构成知识面,再将知识面织成知识网,让学生学会从总体上把握知识。如此施教,酷毙。
而一些蹩脚的施教者,则会将一系列完整的知识肢解得支离破碎,其犹如一位盲者,带着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在漫无目标的沙滩上拾着知识的贝壳,虽偶有所获,但三日过后,囊中便所剩无几,只剩下一些知识的残片。如此施教,一方面表现为课堂教学结构的松散过度,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受教思绪紊乱,甚至茫然失措。施教如此,糟透。
高明的施教者,则弹奏起了流畅的知识旋律,其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宫殿漫步。
在导学“商品的价值量”时,笔者以温故引新式导入,通过温习商品的价值顺势引出“商品的价值量当然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以“懒汉能否发大财”为设疑,因势利导,指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课眼,从生产条件,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三个角度分析解读其含义。以“商品生产者怎样才能降低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设问,顺水推舟,导学“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地点按同一价格出卖,为什么有人挣钱有人亏本”为练习,引导学生深化对课题的认识,进而总论收束全课。
自然的过渡,保证了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学生思维的连续性,缺乏这种过渡,便会出现教学过程中的冷场以及学生思维的中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