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犹如和风拂面,细雨沁苗,和风给人温暖,细雨滋润万物。“和风细雨不思睡,莘莘学子学入迷”是对教学渗透艺术技巧的生动描述。
教学渗透艺术作为题旨的“渗透”二字,《现代汉语词典》作了这样的诠释:“比喻一事物或势力逐渐地进入其它方面”。此虽没有道出渗透艺术的内在实质,但却暗示了渗透艺术的外在特征在于它的渐进性。据此,可以对教学渗透艺术的内涵作出这般界定:
施教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凭借一定的载体,通过渐进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手段或途径,使受教者于不知不觉中接受其价值观念的熏陶。
可见,教学渗透艺术技巧作为方法论,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众所周知,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化,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启示人们: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嬗变,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学生,对时代脉搏的跳动更具敏感性,当代中学生其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参政意识都有了明显的增强,这些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对传统的赤裸裸的正面说教颇为反感,寻求一种新的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迫在眉睫,教学渗透艺术顺应时代的要求破土而出,成为教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散发着独特芳香的幽兰。
教学渗透艺术的隐蔽性。
隐蔽性是渗透艺术的重要特征。施教者于不知不觉中对受教实施理性的教化。从施教过程来看,渗透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质在于它不具有强制性,它在引导人们感悟人生,进行理性思维时,能心甘情愿地接受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于潜移默化中受到崇高思想品德的熏陶。这其实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艺术。从施教的手段和方式来说,渗透教育应力避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一方面,表现为施教者依据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施教者见景生情,随机应变的教育机制。从施教氛围来说,施教者应力戒生硬严肃的面孔,尽可能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情境,让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崇高思想品德的洗礼。
在导学“理想观”时,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笔者是这样实施渗透术的:花因季节而开放,果实随时令而成熟,采摘倘未成熟的果实,尝到的只能是人生的苦涩。中学时代正是人生的花季,花季从事的必须是花的事业,岂能品尝果实的滋味。青年学生当你的人生之舟就要远航时,为何不张开理想的风帆?此一番含蓄的叙说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接着笔者深沉地叙述道:一位十七岁的女中学生,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她并没有绝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写下了十余万字的小说,完成了生命的最后绝唱。正如她自己在日记中所写道:“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教师深沉的叙述,字字句句敲击着学生的心灵。
在这里,施教者并没有过多的空洞说教,更没有板着面孔的训示,更多的是循循善诱和恰到好处的设喻,让学生在自悟中感知树立崇高理想的必要,于不知不觉中净化了心灵,充分显示了渗透艺术的魅力。
在导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思想上、心灵上、情感上较敏感的话题,施教者既应避免照本宣科式的机械讲述,还应避免赤裸裸的正面说教,而应以含蓄的语言让学生“心领神会”,于心有灵犀中求得心灵的沟通。采用这种方式导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教学渗透艺术的有目的性和无意识性
渗透艺术的有目的性和无意识性,是指作为施教者,在渗透艺术的操作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而作为受教者,则多半处在无意识状态(即不知不觉状态,并非被动状态),是有目的性和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这是渗透艺术的又一重要特征。
在导学“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逆境也能成才的深刻道理,笔者不露声色地向学生讲述了一桩发生在美国的轶闻:为了给野生鹿提供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自以为聪明的美国人,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将鹿的天敌狼斩尽杀绝。结果事与愿违,脱离生存威胁的野鹿,不久便体态臃肿,逐渐失去了昔日矫健的身姿,后悔不已的美国人不得不再一次“引狼入室”。这既是人的过错,又何尝不是动物的悲哀。讲者看似漫不经心,听者却屏息凝神,整个课堂静悄悄的,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吸住。笔者顺势问道:“野鹿的悲哀说明了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有人也上演过野鹿式的悲剧?”教师的发问,打破了课堂一时的沉静。有的学生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正道出了这桩轶闻的哲学寓意。”笔者在表示赞许的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思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蕴含的深层哲理。
不难看出,在渗透艺术的操作过程中,一方面,施教者有着十分明确的价值目标,但又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诱导,启发和关键点的点拨,使受教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施教者的观点,另一方面,受教者在接受施教者的观点时,心理意识又处于无戒备状态,消除了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但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思绪活跃,情绪亢奋,在施教者的主导作用下,受教者始终扮演着教学活动的主角。(www.daowen.com)
渗透艺术的载体和实施
渗透艺术的载体,它是指施教者实施渗透术时的凭借物。在渗透艺术的实施过程中,良好的载体是施教者的依托,缺乏必要的载体,渗透艺术便成了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渗透艺术的载体具有多样性,迷散性的特点,它不是单一的,也不会固定地集中附着于某几件物体上,单就课堂教学而言,施教者的德、才、学识、内在气质、人格力量、情感因素是渗透艺术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形式、手段等,则是渗透艺术的主要载体。施教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凭借不同的载体,便进入渗透艺术的实施过程:
施教者的德、才、学识,内在气质,人格力量具有无形的渗透力。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思想政治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美好的心灵对受教者有着特殊的感召力。笔者清晰地记得,在导学《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时,为了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要在自己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笔者联系自身从教生涯的苦与乐慷慨陈词:“从教近二十年来,本职工作从未有过丝毫的松懈,精心设计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三十余万字,有数十篇论文在地省、国家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抚州市拔尖人才。”教师深沉的讲述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弦。课后,有的学生说:“眼下像你这样勤奋工作的人并不多。”学生的观点虽有过誉和偏激之嫌,但却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良好的师德有着特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试想,如果教师平素工作马虎,在导学这一类课题时就难免有点底气不足。
施教者的衣饰穿着,一颦一笑,言谈举止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课堂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身神采的舞台。作为一位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课堂形象,干净整洁的衣着,端庄典雅的举止,乃教师应有的风度,课堂上教师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表情达意的手势,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渊博的学识是渗透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外,你得是个“杂家”,文、史、经、哲、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皆应涉取,“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课堂教学中,施教者若能做到唐诗宋词随手拈来,成语典故运用恰当自如,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驰骋,学生一定会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并由衷地对你产生敬佩之情。“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语)。知识既能启迪人的智慧,也能征服人的心灵。作为拥有知识的主体-教师,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就有着无形的感召力。
一堂成功的课,是教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位有着三十三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教师们都忘了记笔记,听得入了迷。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对这堂课我准备了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了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这位教师如是说。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种准备指的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就是经常的阅读,就是终生与书籍结成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的真知灼见,对每一位教师无疑都是一种有益的启示:要上好每一堂,教师就必须经常地博览群书,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之流,如潺潺流水,永不停息。你就得去读琼瑶,叹三毛,哀顾城,辩萨特,咏志摩,赏卞之琳,品余光中,你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采百花以酿其密。教师一旦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则可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不仅显示了知识的威力,而且也显示了教师人格的魅力。
情感是渗透艺术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的心灵的特殊力量。没有情感的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施教者的情感的投入,主要表现为其情感必须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断起伏变化,或怒、或喜、或恨、或悲,从而牵动着学生的思绪,于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高尚情感的熏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