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授人以渔: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

授人以渔: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授人以鱼顿餐之食,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教师则将授课的着力点放在该课时最基本、最有用的内容,融会贯通,简明扼要,引人入胜地讲深讲透讲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好奇,而将知识的细枝末节轻度点化,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教学功效。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以适度原则正确地解读理论知识,准确把握科学理论的内涵,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又一有效途径。

授人以渔: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

上课犹如狩猎,交给学生“猎物”(现成知识答案),不如交给学生“猎枪”(获取知识的技能与方法)。授人以鱼顿餐之食,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方法的人”(托夫勒语)。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是教学艺术技巧的“高招”。

知识如海,方法似桥,短短的一堂课只不过是知识之海中驶进的一叶扁舟,学生是乘坐这叶扁舟来采摘知识之海中的浪花的,那就交给学生采摘的技能与方法:

交给学生“亲近知识的情感酝酿期”

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弹好“三根弦”:其一、情感弦;其二、知识弦;其三、思维弦。这三根弦相互交织,又各尽其妙。

情感这根弦最微妙,弹好了它,就弹“活”了课堂教学艺术的主旋律。情感是学生追求知识的原动力。学生情感的激活有一个激发、孕育、培养的过程。教师上课的情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教师再丰富的情感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没有学生情感的参与,要想上活一堂课是不可想象的。

学生学习新知识要有一个亲近知识的情感酝酿期,这个酝酿期,从时间上说,以课时为单位不得少于6-7分钟。这一时期一般安排在新课导入之后为宜。

所谓亲近知识的情感酝酿期,它是指在教师的诱导和启发下,学生怀着好奇心自主地亲近、感知、探究新知识的时间。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如何提高这45分钟的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一直为广大施教者所苦苦思索。有的教师为了提高课时的利用率,抓紧一分一秒,不厌其烦地尽量将每一个知识点讲深讲透,其既没有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余地,也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就像一位不善耕耘的农夫,将秧苗插得太密,既浪费了稻种,空耗了精力,又没有获得良好的收成。

如何安排好这短短的45分钟,笔者认为存在着“三个三分之一”时间的黄金分割。即教师的导学时间占三分之一;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演“双簧”的时间占三分之一;学生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自主地学习探究知识,演“独角戏”的时间占三分之一。当然,这“三个三分之一”的时间分割,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施教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加以把握。

然而,交给学生亲近知识的情感酝酿期,这一点却是无疑的。一方面,它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它又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地探究知识的良好习惯。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求知之路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胜过教师交给学生的多少现成的知识与答案。

教会学生把握知识的逻辑脉络

知识这根弦最严密,弹好了它,便弹“实”了课堂教学艺术的主旋律。

知识是教师撒向学生心田的种子,撒下一粒种子,收回一把果实是教学艺术的魅力。知识又是学生探究的对象,要让学生领略探究之趣,享受探究之乐,获取探究之实,就要教会学生探究之法,摸清探究之路。

知识不是散落的珍珠,而是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所串连起来的知识之链。学生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器。教师交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知识的项链,更应交给学生串连知识之链的思维经线。要让学生享受串连知识之链的欢乐,就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内在的逻辑脉络。

任何理论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所建构的知识体系。或按照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形式编织知识之网;或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形式编织知识之网;或按照归纳与演绎的双向思维形式建构其知识的网络。

教师引导学生摸清作者建构知识体系的思维轨迹,把握知识的逻辑脉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发现知识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则将授课的着力点放在该课时最基本、最有用的内容,融会贯通,简明扼要,引人入胜地讲深讲透讲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好奇,而将知识的细枝末节轻度点化,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教学功效。

交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思维这根弦最复杂,弹好了它,便弹“精”了课堂教学艺术的主旋律。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要让思维之花在学生头脑中结出硕果,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辩证法不是装点生活的盆景,而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以辩证法为指导,引导学生用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探究与思考,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

学会以联系的观点探究与思考

理论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采取人为的机械割裂,离开知识的前后联系,以片言只语代替知识的全部,只会导致认识上的荒谬。

任何正确的观点,一旦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或它所指向的具体的客观事物,便会变得不可理解。

“说假话好不好”,这样一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也只有与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在一起,才变得具有了实际意义。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面对敌人的盘查,以谎言欺骗敌人,反映了一个革命战士的机智与聪明。在和平年代,面对善良人们的痛楚,以假言宽慰,则变成了“美丽的谎言”。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既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把握,也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在知识的前后联系中,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会以适度的原则探究与思考

再玄妙的理论,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再高深的学说,也无法回答人们所提出的一切问题。任何理论学说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一旦离开了它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同样会变得不可理解。对理论知识进行探究与思索,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古人云:“过犹不及”。对理论知识作极端的解读,同样会导致认识上的荒谬。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处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中心与关键,同时,还必须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那种认为只要“专抓”主要矛盾,就可以解决好一切问题的认识,是对唯物辩证这一观点的极端解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它在强调绝对运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辩证地回答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那种为了强调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或者认为静止就是绝对不动的观点,是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极端解读,其同样走向了思维的两极。

引导学生以适度原则正确地解读理论知识,准确把握科学理论的内涵,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又一有效途径。

学会以全面的观点探究与思考

理论要正确地反映现实,必须对现实作全方位的准确透视。同理,要对理论作出正确的探究与思考,就必须学会以全面的观点为指导。

理论对现实的光照,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反应,而任何一个角度都无法准确地反映现实的全貌,要全面准确地认识一个事物,就必须系统地把握理论知识。(www.daowen.com)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事物本身所固有,不是外部强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多样的,这种多样性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发展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原因三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事物发展的全貌,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把握这一类知识,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另一重要途径。

交给学生巧妙识记的方法

记忆这根弦最玄妙,弹好它,便弹“巧”了课堂教学艺术的主旋律。

记忆这根弦是穿插于情感、知识、思维这三根主弦之间的“和弦”。“识记是知识之母”,必要的识记是人们酝酿知识之蜜的“原料”。单纯的机械记忆是脑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交给学生巧妙的识记之法是提高识记效果的有效途径。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笔者引导学生采取了以下识记方法:

联想会意识记法

通过一定的联想,将要识记的知识设想为具体的富于情趣的情境,以会意为联想中介,沟通要识记知识与创设情境之间的联系,变机械枯燥的死记为生动形象的灵活识记。

诸如:以联想会意识记法巧记常用信用卡

长城乃中国之象征,中国银行发行“长城卡”;因“工”负伤戴上光荣花,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牡丹卡”;农业喜获丰收,农业银行发行“金穗卡”;交通发达远跨太平洋,中国交通银行发行“太平洋卡”;中国的古典建筑金龙飞舞,中国建设银行发行“龙卡”。再如:以联想会意识记法巧记东南沿海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

有一个叫福(州)宁(波)广(州)的人,上(海)温州旅游,遇上了一个大(连)秦(皇岛)天(津),湛(江)蓝的青(海)天下,炊烟(台)南(通)北(海)相连(云港)。

以联想会意法巧记知识点,不仅使机械枯燥的识记变得生动而富于情趣,而且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类识记法

根据各知识点的外在特征,将部分语句相同或语意相近的知识点分类排列成知识方陈,以形成知识系列,变分散零星识记为统一系列识记。

诸如“基础”系列: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此外,还有“含义”系列,“关系”系列,“形式”系列;“职能”系列等。

图表对比识记法

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在特征,将存在着内在关联的知识点以图表的形式作全方位的对比,变无形识记为有形的直观式识记。

诸如:

三大产业比较一览表

(图表中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逐一填写)

以图表对比法识记知识,不仅形象直观,而且调动了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参与识记活动,大大提高了识记效率

除此以外,还有类比识记法,谐音识记法等,在此,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

教学艺术的至高境界,不是想方设法将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一系列艺术化的教学技巧,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在导学过程中,激活学生发现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交给学生发现知识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