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犹如耕种,农民耕种讲究因地制宜,适时而作,“熟地蔬菜生地瓜”是农民对耕种土地的透彻领悟;“春种、夏耕、秋收、冬藏”是农民对时令的准确把玩。
教师被世人喻为培育花朵的园丁,要让知识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田,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必须用智慧的银犁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田野上辛勤地劳作,因“境”(学生心境,课堂情境)施教,巧以耕耘:
一、善于疏通学生思想实际上的疑惑点。
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境,犹如农民对耕种土地的透彻领悟。
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世界。学生的思想也并非纯而又纯,而是一个矛盾的有机组合体。在这个组合体中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有与教材中的正确观点相通之处,也有与教材中的正确观点相矛盾的地方。于是,学生在接受教材中的正确观点时,有时处于积极的状态,有时则处于消极的甚至相抵触的状态。
思想政治课本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思想性蕴藏在教材内部,高度的思想性与严密的科学性有机地渗透在一起,教师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教材深处的思想性,这种挖掘不是机械的人为割裂,而是一种科学的提炼,即从教材丰富的知识体系中,寻觅你所需要的,要向学生进行灌输的科学思想来。这种从教材中提炼出来的科学思想好比是教材的“灵魂”。
教师的教学艺术技巧就在于架设起学生思想实际与教材“灵魂”相沟通的桥梁。
在导学“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时,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赞同,而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有的学生则持怀疑的态度。有的学生说:“官僚主义,
家长作风随处可见,怎么能说民主呢?”这是因为社会现实中确实存在不民主的现象,这种不民主现象,在一些学生的思想深处烙下了一道印迹,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材中的正确观点,就必须先解开学生心头的这道疙瘩,疏通学生思想上的疑惑点。
在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民主的科学含义,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不民主现象的原因,并认清这些问题的性质,引导学生认清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教师既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又要耐心细致地说理;既要联系典型的社会现实做理论上的论证,又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作针对性的疏导,惟有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课本上的正确观点,才能解除学生思想上的疑惑,达到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技巧在这里便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或以生硬的命令式口吻作空洞的说教,那么,只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才是取胜之本。
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情绪的兴奋点。
教师及时地把握课堂情境,犹如农民对时令的准确把玩。
感情的琴弦是微妙的,只有扣准了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来。人的情感动于内而又形于外,动于已而又及于人。教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感人至深的例证,会使学生产生兴奋的情绪感染,反之,如果授课者语气平淡,枯燥乏味,学生情绪势必低落。(www.daowen.com)
然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倾注,绝不是单方面的情感宣泄,而应该是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与共鸣。教师在导学的过程中,必须密切注视学生情感的微妙变化,教师导学的效果如何,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坐的姿势,回答问题的语气,课堂气氛活跃的程度等都会有相应的反应,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这种情绪的变化,如果学生听课情绪低落,甚至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其表现为多数学生的无精打采,部分学生的漫不经心,个别学生的昏昏欲睡,或偷看别的书籍,面对这种课堂情境,教师应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或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替代过于抽象的语言;或以生动的叙述替代空洞的说教;或以幽默风趣的情趣替代过于生硬严肃的面孔;或以新颖的事例替代枯燥的照本宣科;或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代之以教学双方的密切配合,反之,当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时,其表现为学生听课神情的专注,两眼炯炯有神,面部呈眉飞色舞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教师应捕捉住这一极佳时机,向学生导学教材中的最精彩部分(知识重点、难点、思想性的突出点等),以便将课堂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境,在讲授一些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概念和原理时,授课时间一长,一些自我控制力较差的学生就会走神。这时教师应尽量将概括问题具体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的及时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它使教学双方及时形成一种反馈,以达到教学双方交流情感,调节课堂氛围的目的。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沉浸在个人的讲课情境中,不顾学生听课情绪的变化,那好比是一曲没有和音的独奏乐,试想又将如何演奏出教书育人的优美乐章来?
三、善于把握学生思想实际的关切点。
农民要想获得良好的收成,不仅要精于耕耘,而且要巧于施肥。教师要想获得较好教学效果,就必须善于把握学生思想实际的关切点。对“关切点”的把握犹如农民对施肥时机的把握。
学生思想实际的关切点是学生情感之弦的最敏感部位,教师教学艺术的触角必须有意识地触及这些部位。教师以艺术化的教学手法时常弹拨这些敏感的琴弦,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理想的选择是学生最关切的问题之一,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理想作为指向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人生前进的动力。青年学生人生之舟已经起航,理想的风帆已经扬起,选择什么样的理想对其人生之舟能否顺利地到达彼岸至关重要。许多伟人就是在中学时期便树立起崇高理想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就立下了要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宏伟志向;著名数学家杨乐也是在中学时期就立下志向,要为数学事业而奋斗终生;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学时期也向老师许下终生承诺,要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歌特巴赫猜想。
在导学“理想观”时,教师不仅要以这些伟人、名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高尚行为感染学生,鞭策学生,而且教师更应该用智慧的金钥匙打开学生思维与情感的阐门,诱发学生尽情地畅谈自身理想的选择。自身理想的选择无疑是学生心灵深处更为关切之处,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科学的理想,也正是我们向学生进行“理想观”教育的宗旨之所在。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学生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向学生进行
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人生价值像理想一样是充满着神奇魅力的字眼,其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人生何其宝贵,对谁都只有一次,人生既要活得明明白白,又要活得轰轰烈烈,哪怕是极其短暂的一生,也要“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伟人们的人生实践彪炳史册,令世人敬仰,其对青年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无疑有着有益的启迪。然而,皓月当空,群星闪烁,虽令人神往,但却远在天际,令一般的凡人可望而不可即。烛光、灯光、萤光之光,虽不及前者光芒万丈,但却给人以亲切和温暖。教师在导学“人生价值观”时,如能以自身的人生实践为例证,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与学生来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灵与灵的碰撞,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学业、友谊、社会热点等也是学生普遍关切的问题,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些关切点从事教学十分必要。
学生思想的关切点是学生心灵之弦上跳动的音符,要想弹奏出教学艺术的最动听旋律,就必须紧扣这些“关切点”进行弹奏,扣住了这些关切点,便把握了课堂教学的“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