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教学艺术:多样化教学模式与社会生活热点结合

创新教学艺术:多样化教学模式与社会生活热点结合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聪明的施教者,一方面尽可能使教学模式多样化,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交替变换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艺术创新的目的。教学艺术的创新突出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创新,最鲜亮的教学内容来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是社会生活中的聚焦点。

创新教学艺术:多样化教学模式与社会生活热点结合

上课犹如旅游,教师如导游,学生似游客,教学方法好比是旅游线路,各知识点恰似各风景点。新奇的风景为游客所喜欢,新颖的知识对学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身边无风景”既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又道出了教学艺术的秘密。

过于熟悉的风景游客游不出兴致;过于陈旧的知识与教法学生学不出滋味。教学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缺乏创新的艺术犹如一眼枯泉。要使教学艺术源远流长,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创新是教学艺术之泉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宋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艺术的源头活水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创新形式与途径也别无一格,具有多样性:

一、以旧翻新,令学生耳目一新。

历史上的经典艺术,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岁月的沧桑并不能磨灭其艺术的光辉。后世的艺术家们,不断地通过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将其一再演绎,让今天的人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其震撼。经典艺术的这一独特现象,给教学艺术以有益的启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谓是一座艺术的宝库,先师们的思想、智慧通过各种艺术形式镌刻在历史的艺术长廊中,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教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再丰富的资源也必须合理地利用,一味地照搬,重叙前人的观点也是对社会精神资源的一种浪费。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诗歌小说、成语、典故、对联、名言等艺术形式,常常被教师随手拈来阐析观点,论证道理。这本身是一种无可非议的教学模式。然而,再经典的资料如若一再地反复使用,难免给人以老调重弹之感。如果,施教者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传统的经典资料或略加改造,或另辟蹊径阐发道理,则会令学生耳目一新。

“刻舟求剑”堪称经典资料,几乎所有的政治老师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时,都要用它来从反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然而,这一成语使用的频率实在太高,用学生的话说:“老师从小学一直讲到中学,耳朵都要听出老茧来。”对这一经典资料,笔者是这样加以改造的:首先以幽默的语言戏说了楚人涉江,丢剑、刻舟、求剑的全过程(意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接着笔者问道:“楚人掉入江中的是国产的剑?还是从外国进口的剑(意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待到楚人从江中将剑捞起不就知道了吗?”“楚人为什么捞不到剑?今天的考学家怎样去寻找这把剑?这其中蕴含着什么哲理?”这一连串近乎调侃的发问,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中领悟深刻的哲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笔者以为这是对思想政治课创新艺术的一次有益尝试,授课者在保留原有资料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通过新的艺术包装以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了经典资料的资源利用率。

唐人贾岛,以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诗句而名传于世,此历来被语文老师当作古人炼字吟诗的典范,笔者借来“他山之石”,将其略加改造与创新,用来阐析哲学道理。在导学“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一框时,笔者以形神兼备的语态模拟贾岛“推敲”诗句的神态,形象再现当年贾岛巧遇韩愈的过程,尔后发问:“贾岛一举成名韩愈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贾岛路遇的不是韩愈,而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昏官,事态又将如何发展?”笔者要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考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机遇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笔者以为,这是思想政治课创新艺术的又一有益尝试,其与人们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电视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以变求新,使学生感觉一新。(www.daowen.com)

任何艺术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教学创新艺术,既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创新,又表现为教学艺术形式的创新。而教学艺术形式的创新,又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身原有教学模式的突破。众所周知,人的思维由于习惯的影响,往往容易成为定势,教学模式一且固定化,便会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如果施教者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变换教学模式,同样可以令学生感觉一新。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反复探索和不断总结,不少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它必须服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聪明的施教者,一方面尽可能使教学模式多样化,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交替变换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艺术创新的目的。

在导学“因果关系”时,笔者在甲乙两个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甲班采用了设喻-导学-巧练这一传统教学模式:以“天下雨与地湿的关系”为设喻,导入新课,引出因果关系的含义;以“市场经济经济犯罪”为设疑,点拨原因与结果的区别;以“四季变化与植物的生长”为例证导学其联系;以“可持续发展”为热点引导学生思索其方法论意义;以“西部开发为何必先治理”为练习,总论收束全框。在乙班则采用了多点设疑-重点点拨-难点突破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笔者将一个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分别设疑:“在此之前必为此故?”“是否存在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有无无果之因与无因之果?”“如何唱好南极补天歌?”要其带着各自的问题阅读相关的教学内容,以优先回答正确者胜。教师根据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点拨,尔后重点突破其方法论意义。

一个内容,两种模式,而这两种模式又各具特色:前者整个教学过程在施教者的严密调控下进行,课堂结构紧凑,秩序井然,教师的导向作用突出;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

教学实践表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施教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施教,一课一模式,一课一变换,可以给学生常学常新的感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以“热”拓新,让课堂充满清新。

“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总是灰色的。”要想让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之树常青,就必须不断地引进社会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加以辛勤地浇灌。

社会生活犹如一个初生的婴儿,其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而理论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艺术的创新突出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创新,最鲜亮的教学内容来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是社会生活中的聚焦点。追逐新颖、热门的东西乃人之天性,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知识对学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离开了这一原则,便无任何教学艺术之可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就必须引导学生认识、观察、分析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博。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应当具有特殊的职业敏感性,善于及时准确地捕捉生活热点奉献给学生。

讲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谈中国重返WTO的必要性及艰难历程;讲价值规律议彩电价格大战及金鳗企业集团的兴与衰;讲企业的改革,论股份制及现代企业制度;讲社会保障制度,评工人下岗与再就业;讲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介绍“克隆”技术的问世与“人体基因”的解读;讲意识的生理机能,话说国际象棋“人机大战”,讲辩证唯物主义“规律观”,畅谈“神舟号”航天;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思索“物质与反物质”;讲人生的价值,认识“最高科技奖”颁布的意义;讲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叙说西部开发与南极“臭氧层”;讲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分析“9·11”恐布事件与金融危机;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烈谴责西方某国撞击我军用飞机的暴行。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这些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是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天职,将这些社会生活热点介绍给学生,既充实了教学内容,也使课堂教学充满清新和活力。

思想政治课的创新艺术从点到面,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方法,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发展趋势,让创新艺术之花绚丽开放,让学生每天都沐浴在新的阳光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