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犹如作文,“文章喜曲不喜平”,一篇精彩的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对读者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课堂教学艺术也应当如是。平平淡淡的课堂教学是无艺术之可言的。
富于激情的教师是“推波助澜”的高手。其善于于平静的课堂教学故掀波澜,于无疑处巧设疑,用智慧的燧石去敲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没有怀疑便没有真理的发现”(马克思语)。小疑则小思,大疑则大思。巧设疑不仅是营造和谐课堂情境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且是激发学生思维,制造课堂波澜的重要途径。教师常见的设疑方式有:
引谬式设疑。
沿着一个正确的命题或观点相反的方向延伸,故设思维“陷阱”,诱发学生思维。笔者在导学“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名哲学命题“一个人不能先后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为设喻,引导学生认知运动的绝对性。河中的泥沙有增有减,河里的水有涨有落,河两岸的景物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个人第一次踏进的这条河与第二次踏进的这条河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接着,笔者顺势引申设疑道: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一个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是否进一步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
这一设疑给学生尚未平静的思绪又一次撞击。“是啊,事物不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吗?”有的学生脱口而出。笔者反问道:“如果像克拉底鲁所言,人们还有法认识事物吗?”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悟出:如果将万事万物当作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东西就会陷入不可知论。人们在认识运动绝对性的同时,必须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笔者并未就此打住,要求学生进一步思索“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的荒谬性,一步步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引谬式设疑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十分有效。它使学生懂得任何真理都有它存在的条件和适用的范围。“真理再往前走一步,投其相反的方向那怕是走一小步也会变成谬误”(列宁语)。
逆向设疑。
避开正面论证,从反面对一个正确的命题或观点加以质疑,启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正确的命题或观点过多地采取正面论证的方式,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造成认知心理上的疲惫,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反,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对正确的观点从反面加以质疑,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力。(www.daowen.com)
笔者在导学“世界的物质性”这一知识点时,先从正面论证入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宏观物体到微观粒子,从有形的物质实体到无形的场,一路娓娓道来,论证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正当学生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笔者突然话锋一转,从反面质疑道:“人类社会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自然界也不断地打上人的意识的烙印,人们造筑房屋总是先绘出图纸,这不是说明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吗?”教师的这一逆向设疑使平静的课堂顿生波澜,它激发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索。
“如果把真理比作燧石,那么越敲打就越能闪烁出真理的火花”(马克思语)。真理是不怕怀疑的,在真理与谬误的较量中,随着谬误的被证伪,更能显示出真理的伟大。一个正确的观点或命题也不会因有人提出质疑,就动摇学生对它的信仰,在正反论证与比较中更能增加学生对它的可信度。
迂回设疑。
围绕某一关键知识点迂回包抄,周边设疑,引导学生思维。有经验的教师在导学关键知识点(较难较重要的知识点)时,往往采取迂回包抄之术,在知识点的四周先点上几把“火”,将学生的思维激情点燃,尔后再智取关键知识点。
笔者在导学“新事物发展途径”一课时,以隽语式导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接着,笔者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过程”为关键知识点,围绕其周边设疑:“新出现的就是新事物”?“力量强大的就是新事物”?“多数人支持的就是新事物”?“历史悠久的就是旧事物”?“暂时得不到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就是旧事物”?教师的这些设疑点,必须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疑惑点,清除了这些疑惑点,也就为最后突破关键知识点扫清了障碍。
连环式设疑。
就某一知识点连续设疑,环环相扣,疑中设疑,激发学生思维。
在导学“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笔者采取了连环式设疑手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越发达,生产关系就越优越”?“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是基础,只要生产力发展了整个社会就获得了全面进步?”
教师紧紧扣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知识点不放,连续设疑,疑疑相连,步步推进,于课堂教学的方寸之间高潮迭起,教师手中犹如操纵着一根智慧的魔杖,连续敲击着学生的思维之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