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精准把握大势: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使命担当

精准把握大势: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使命担当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更是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突破之年。双阳作为长吉一体化的重要节点、都市圈核心区的战略支点,既有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政治责任,更有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使命担当,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砥砺我们前行的奋斗方向。(一)聚焦重大项目突破,集聚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增长动能。

精准把握大势: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使命担当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更是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突破之年。面对时代要求、发展重任、群众期盼,唯有清醒地观大局明大势,才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抢占发展制高点。要清醒把握变化变局。当前,我们既要看到世界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上升的严峻挑战,也要看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吉林“一主六双”、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等战略叠加释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最新批示精神,必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带来新的利好机遇。我们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系统谋划上,放在积极对接跟进上,放在创造性地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真正把机遇转化为现实行动和发展成果。要深刻认清方向方位。双阳作为长吉一体化的重要节点、都市圈核心区的战略支点,既有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政治责任,更有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使命担当,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砥砺我们前行的奋斗方向。全区上下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接续发力,推动双阳各项事业跃上高平台、跃向高水平、跃出高质量。要精准运用战略战术。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战略上保持定力,咬定目标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战术上坚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以副中心核心区建设为引领,突出重大项目带动、重大改革突破、重大专项攻坚,全面形成与长春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基于以上考虑,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全会决策部署,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打先锋站排头意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强化党的建设,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六同融合”总体目标。

一是规划同筹。按照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围绕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副中心核心区规划等与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有机融合、深度对接,实现与都市圈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二是交通同网。致力建设与都市圈相互衔接、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快速路为骨架,全力推动快速通道、都市轻轨、环线高速、铁路专线连通主城及外围县(市)区,龙东、双德、双朝等干线内通外联,着力打造“二环四纵六横”的交通路网格局,全面融入长春市“20分钟都市圈”。

三是产业同链。准确把握都市圈产业优势、转移趋势、发展态势,做好汽车、高端装备、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影视文创、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金融“八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与都市圈共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环境同治。着眼于都市圈生态网络共建、环境联防联治,打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地森林、河湖水脉多期涵养,打造饮马河、双阳河最美生态景观带,健全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机制,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加快建设都市圈生态“绿心”。

五是平台同建。坚持开放理念,近联净月、莲花山,围绕长春国际影都建设打造以影视文创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远交津南区、西湖区,着眼产业互动、要素融合、人才共育打造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典范,形成与都市圈发展同向的高水平、多层次交流合作新格局。

六是服务同享。着眼服务共建互惠,加快与都市圈政务、商务、市民服务等网络共通、数据共享、成果共认,协同推动干部职工社保医保同待、市民“一卡通”通用,促进科教文卫等资源同享,共同构建更高质量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做好明年工作,具体就是做到“七个聚焦”。

(一)聚焦重大项目突破,集聚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增长动能。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必须突出外延投入与内涵挖潜并举,联动推进增量提优、存量提升、质量提高,加快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拉动力和支撑力。

一是抢先抓早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严格落实“专班抓项目”责任链服务链,推动资源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有效破解手续办理、征地拆迁、融资引资等瓶颈制约,以“保姆式”服务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打好“集中开工、季度竞赛、项目拉练”组合拳,推动新金地城市综合体、吉林省工业大麻产业试验区、国药药材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基地等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力争年度开工超亿元项目40个以上。积极抢抓国家和省市编制“十四五”规划有利契机,主动对接《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平台载体项目落位双阳。

二是外引内培推动招商引资大提效。坚持靶向发力,围绕产业链补缺补弱、创新链引智引技,实行信息全员化、谈判专业化、落地包保化、服务精准化“四化联动”模式,集中力量招引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具有高附加值的大项目。注重以退为进,大力开展“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低效厂房“三清”行动,采取高位嫁接、整合重组等方式进行二次招商,让老树发新枝开新花。突出政策导向,着眼长春市优化生产力布局,围绕长双新通道经济带打造、长春国际影都建设等深度谋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切实形成梯次明显、结构优化、接续有力的项目储备格局。

三是协调联动推动平台建设大提升。高标准编制副中心核心区规划,明晰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功能布局,以科学规划明确发展路径。注重主导产业培育,推动文开区现代服务业、经开区新型工业、鹿乡镇梅花鹿产业规模壮大、质态提升,以集群效应筑牢发展根基。加快奢岭“三横三纵”、高压入地、区域供水厂和经开天鹅湖路网等工程建设,强化核心区公共服务配套,以良好环境争创发展优势。建立指挥有力、推进有效的领导机制,推动人才、资金、创新要素向核心区集聚,支持两个开发区探索实行动态管理、薪酬激励的人事制度,以管理创新激发发展动能。

(二)聚焦产业协同互补,挺起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经济脊梁。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命脉,必须坚持三业并举、三产融合,主动做好都市圈的产业承接、补充、延展文章,不断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级,真正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一是瞄准“高精新”方向,着力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会窗口”,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行动,鼓励吉通机械、金冠电气、一心制药等企业,综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延链式发展汽车轻量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属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以上。支持传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引导亚泰水泥依托产业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着力形成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格局。鼓励卓谊生物、鑫利密封等中小企业专业化、抱团式发展,做大做强“四新经济”“配套经济”,培育壮大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突出“点线面”结合,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新引擎。坚持点上突破,推动“梦吉林”海洋馆、神鹿峰旅游度假区、国信四季运动公园等核心景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配套建设旅游客服中心、停车场、标识标牌等公共设施,切实形成旅游经济新的引爆点。坚持线上串联,着眼融入环长白山大旅游圈,精品化培育以奢岭、鹿乡为核心的北部休闲康养线,景观化建设以山河、太平为核心的南部观光体验线,品牌化打造以后备箱经济为主的土特产品产业带,让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农民致富的黄金路。坚持面上拓展,组织开展贯穿全年的特色节庆活动,积极培育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健康等幸福产业,辐射带动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月光经济、冰雪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多业融合、质效并进。

三是做活“长宽高”文章,着力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深入开展园区“四级联创”行动,全力推动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向国家级迈进、奢岭设施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辐射带动市级、区级园区滚动升级,真正以园区化发展增创现代农业新优势。加快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步伐,高标准推进鹿岭春晓、奢爱田园综合体等农旅项目,精心举办以农业嘉年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着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双阳农博会。积极推进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国信融合农业硅谷项目尽快开工,创造条件打造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点,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应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三)聚焦三大战役攻坚,守住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底线。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注重补齐短板、加固底板,打赢重点领域关键战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打好“组合拳”,坚决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健全完善常态化、长效化整改落实机制,持续巩固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成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回头看”,全面落实医疗教育等帮扶政策,进一步完善“病、残、孤、老、灾”特殊贫困群体综合性保障体系,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大力发展扶贫车间、特色种养、棚膜经济等产业扶贫项目,创新推广消费扶贫、科技扶贫、流量扶贫等新模式,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效。注重解决低保众和困难群体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分级防控、系统帮扶防返长效机制,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再返贫。(www.daowen.com)

二是下好“先手棋”,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场硬仗。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聚力打掉一批“久治不愈”的存量难点,有效防控各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增矛盾,切实防止重点风险外溢变异、新老矛盾叠加升级。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处置工作机制,集中开展民间借贷领域乱象整治,持续优化全区金融生态环境。注重精细精准,建立健全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等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是用好“两山论”,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挺进。坚持刚性整改“减总量”,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及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河长制,坚持截污、建管、治控、清淤“四策并举”,加快实施饮马河重点段、双阳河大龙河段治理及杏树河截污纳管等工程,确保全区水质保持在四类标准以上。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畜禽粪污专项治理,推动非煤矿山依法开采、生态修复同步实施,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以治理成效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空间。大力开展增林地、增绿地、增湿地行动,规模发展林下经济、林果经济、苗木经济,让生态效益加速转化为经济效益。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管控制度,健全完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保体系,切实用制度保障生态红利延续。

(四)聚焦乡村振兴引领,打造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县域典范。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引领,在产业提质、环境提标、治理提效上联动发力,着力走出一条具有双阳特色的大都市城郊型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以乡村产业培育增实力。着眼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扩面提质发展一批“一品村”,集中连片打造饮马河、双阳河沿岸万亩稻花香,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种养加”于一体的循环农业园,立足优势培育一批“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增强乡村产业持续增长力。突出做好乡村经营大文章,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加快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联结机制,支持发展乡村民宿、共享农庄民俗旅游等。结合国家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建设,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加大土专家、乡创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持续壮大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二是以乡村环境改善添魅力。按照“巩固净、拓展绿、增强美”目标,景观化实施关键节点、精品线路、重点村屯“增绿添彩”工程,让绿树成荫、花草相映扮靓美丽乡村底色。坚持重点突破,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农村公路“畅返不畅”、垃圾处理厂等工程建设,创意打造观景凉亭、村标小广场等微景观,引导农户合理优化庭院功能布局,力争全年新增引领村10个、示范村30个。突出建管并重,抓紧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一套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实现农村长治久洁。

三是以乡村治理深化聚合力。充分放大“1+3+X”基层治理模式效能,不断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全面激发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服务群众的活力,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持续深化“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工作模式,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公共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百姓说事点”建设,切实让法治精神浸润乡村每一个角落。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最美邻里、身边好人、优秀家风家训家规等评选活动,推动形成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增强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承载能力。城市建设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群众生活质量,必须深度聚焦群众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提升全域品质,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一是内外兼修打造有品位的中心城区。结合“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综合考虑城市业态、文态、形态、生态,科学标定城市“成长坐标”,使城市布局更优、功能更强、产业更新、品质更高。坚持公园城市理念,以拓展公共空间为先,匠心打造石溪河景观带二期、城区南部湿地公园等精品工程,全速推进泰山路延伸段、双阳河污水干管、北山路道路排水等基础工程,下大力气抓好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等民心工程,让城市在功能优化中释放更多温度。突出人文内涵,启动“城区四河”两岸生态景观长廊建设,聚力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主题广场,优先在新建小区、新修道路等重要节点根植文化印记、打造雕塑小品,切实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是形神兼备建设有活力的特色城镇。围绕人的城镇化,大力实施乡镇基础设施提档、镇区环境提标、主导产业提质“三提行动”,强化投入推动鹿乡、太平、山河镇区改造快出形象,全面增强小城镇吸纳集聚力、辐射带动力。全力争取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双阳段、长延高速公路工程取得实质进展,实现长双新通道开工建设、吊水壶旅游路竣工通车,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快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进程,以交通互联互通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充分放大农村文化阵地作用,精心举办农民文化节、丰收节等系列活动,让主流文化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三是标本兼治抓好有质感的城市管理。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开展城市乱象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实行路面管理街长制,重点推动集市商圈管理规范化、交通秩序整治常态化、老旧小区管理物业化,让精致精细成为双阳的“第一印象”。坚持综合施策、注重标本兼治,突出抓好南北出口改造提升工程,努力扮靓双阳门户形象。以数字双阳建设为契机,加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城市治理与服务大数据平台作用,让城市管理更智能、治理更高效。借鉴南京城市治理经验,组建由公众委员和公务委员组成的城市治理委员会,共商城市治理之策,着力构建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

(六)聚焦改革创新深化,激发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活力源泉。改革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必须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全力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真正以改革释放活力、以创新激发动能、以环境增创优势。

一是在深化改革上注重集成高效。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十大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投融资制度、农村集体产权等重要事项改革,主动承接省市重大改革项目试点任务,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巩固党政机构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乡镇(街道)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形成扁平高效、职能优化、权责协同的权力配置体系。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适时推出一批切口小、落点准的创新性举措,挖潜提炼一批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等方面改革亮点,推动双阳改革多点开花、全面突破。

二是在创业创新上营造浓厚氛围。抢抓全市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全力搭建众创空间、技术联盟、孵化基地等双创平台,积极争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研发机构入驻双阳,着力营造多方协同、利益共享、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圈。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引导企业抓实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形成上规模、有质量的创新企业方阵。制定出台人才新政,组织实施学子归巢、“候鸟型”人才引入行动,全面落实其子女上学、生活安置等保障措施,真正以人才高地支撑创新高地。

三是在环境优化上聚焦企业需求。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综合改革,强化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物流等成本,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新模式,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政学企合作,以政府“好服务”助推企业“强实力”。大力开展作风提效专项行动,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积极构建既亲且清的政商关系新生态。

(七)聚焦民生福祉共享,补齐全面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短板弱项。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必须以百姓视角审视发展、以群众感受评判工作,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揪心、最烦心的问题,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群众拥有更足幸福感。深入实施“暖流计划”,统筹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平台搭建,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确保群众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着眼创建国家养老示范区,大力推动国信康养综合体、天翔阁等项目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医疗+养老”行动,广泛推广邻里互助式、结伴抱团式、社区照料式养老模式,加快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文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放大重特大疾病政府补贴兜底保障制度效能,探索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社会化保障机制,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加强助残、救孤、优抚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让社会保障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二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打造“学在双阳”品牌为目标,提速推进教育基建工程建设,纵深推进“三名工程”,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驰而不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健康双阳”行动为引领,推动中日联谊医院奢岭医院尽快投入使用,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强专业医疗人才的引进,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以“文化双阳”建设为依托,高标准建设一批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小广场,围绕“小大正”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佳作,精心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系列文体活动,切实增强高质量文化供给。

三是筑牢社会治理压舱石,让群众拥有更强安全感。深入推进法治双阳建设,扎实做好“七五”普法迎检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强化公正司法、推动全民守法,着力打造县(区)域法治首善之区。注重打防并举,持续开展十大行业领域乱象整治行动,不断加大破案攻坚力度,健全防范打击长效机制,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数字警务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工作机制,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和精准性。强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突出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监管,积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