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一体化与标准化:各类金融服务的优化策略

一体化与标准化:各类金融服务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结构化信托整体来看,其对客户的服务价格显然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目前,典型性的结构化信托有企业年金信托和资产证券化信托。结构化信托产品是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标准化产品或者标准化服务按照一定规则连接组合起来的标准化产品。如果“参与结构”的各个专业金融服务主要是个性化而非标准化的,那么其成本的价格也将是较高的。

一体化与标准化:各类金融服务的优化策略

结构化信托产品将信托机构、银行机构、投资管理机构、账户管理机构与客户连接起来,尝试调动大规模的金融服务资源,改变某些领域金融管理形态。这实际上是商业可行性和生产可行性问题。商业可行性最简单的思维公式是:利润=收入-成本。结构化信托的利润、收入、成本有两个口径:一是结构化信托产品的整体;二是“结构”中的每个专业金融服务,在这两个口径中都应有利润,才是商业可行的。

从结构化信托整体来看,其对客户的服务价格显然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目前,典型性的结构化信托有企业年金信托和资产证券化信托。和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企业年金信托产品、资产证券化信托产品等所能提供的市场价值尽管有一定优势,但不是太大的优势,这就使得结构化信托服务总体价格的提高空间是有限的。

成本是结构化信托产品的关键问题。结构化信托产品是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等标准化产品或者标准化服务按照一定规则连接组合起来的标准化产品。如果“参与结构”的各个专业金融服务主要是个性化而非标准化的,那么其成本的价格也将是较高的。如果成本高昂到一定程度,结构化信托的整体或者某个局部就可能发生成本倒挂,失去其商业可行性。但如果各个专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是标准化的,有一套成熟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没有更多额外因素的涉入,所收取的价格应该是边际意义上的较低的价格。(www.daowen.com)

各个专业金融服务是否标准化有一个相当直观的感受,就是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对金融产品的要素定义是否趋同,在财务、风险、信息、账户、资产等管理方面所遵循的制度和做法是否一致,或者是否可以相互接轨。结构化信托体现了 “连接” 和 “组合” 的艺术思想。但是“连接” 出来的 “路” 是否能走得通,能否真正 “生产” 出来最终的结构化信托产品,却存在 “生产可行性” 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而综合金融的必要条件是专业金融的成熟和互通。运转结构化信托实际在考验相关金融行业的规范化和一体化水平,从宏观的角度,这是由一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及其监管的成熟水平决定的,当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各个金融门类都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理念和统一的监管政策后,金融产品之间的连接和转换才有可能是畅通无障碍的,这是走向金融综合经营、综合监管的前提。从微观的角度,各个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表面上传递的是产品、服务和信息,实际上接轨的是业务和管理纵深的合作。如果在银行和信托公司之间建立连接,双方对相同业务的定义不同,双方的业务和管理不匹配,双方的必要信息不透明,那么它们共同提供的服务难以有太多的价值和太高的质量。以资产证券化信托为例:如果以一家银行作为发起机构,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受托机构,来办理一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那么受托机构对特定目的信托项目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应和发起机构、服务商都应是彼此一致或是顺畅衔接的,否则信贷资产就会失去管理的连续性,发起机构对特定目的信托项目的合并报表质量也要大打折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