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传记:间接的生存方式探究

教师传记:间接的生存方式探究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对于曾经与这些生命直接发生过交集的亲友而言,他们“间接的生存”这一事实,可以填补他们的肉身已经不在这个世间所带来的空虚。学者们的故事,或许比“小三疑云”“元配打脸”“奶粉提案”之类的情节更有意味。

教师传记:间接的生存方式探究

因为害怕遗忘,人类发明了文字,用以记录值得铭记的东西。而人类发明的电影,在功能上当然也包括储存人类生活痕迹这一意义。和电影的覆盖率相比,史书的传播面积毕竟要小得多。所以,为了让世人更直观地了解清华的校史,李芳芳选择拍摄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其实,西南联大的经典校史传播,同样需要这种方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无问西东》的续集,当然有拍摄的必要性。

另一个问题,当然也被讨论滥了:铭记历史之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 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其实回答过了:“在人类身上既没有小事,在植物界也没有小叶子——它们是有用的。历代的面貌正是由一年年的面貌组成的。”[8]

以文字、绘画或者影像等形式存在的作品,当然是有意义的。它至少意味着某些曾降临在地球上的了不起的人物存在过的痕迹:那些人物的肉身虽然已灰飞烟灭,但他们的灵魂却依然间接地生存着,他们曾经有过的深邃思考,他们曾经留下的音容笑貌,间接存活于他们留下的著作里,存活于亲人保存完好的照片里,存活于某些电影的某一帧画面里,存留于散落在全球各地、互不相识的读者或观众心里。他们这种“间接的生存”,是不可以被看轻的,也许会有消极的,甚至对世界充满敌意的观众因了解到他们的存在,而重新生起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增加了生的意识。而对于曾经与这些生命直接发生过交集的亲友而言,他们“间接的生存”这一事实,可以填补他们的肉身已经不在这个世间所带来的空虚。

《无问西东》的拍摄动机当中,大概也承载了这样的初心。4个清华人的故事,在画面上,恰巧也对应了四季:张果果的故事发生在冬末春初,乍暖还寒的北京充满现代气息;陈鹏的故事发生在夏末秋初,银杏叶落得满地金黄;沈光耀的故事发生在盛夏,他葬身于虚空之中的生命,亦如夏花般绽放;吴岭澜的故事发生在隆冬,他面对成绩单心潮暗涌,有如风中传来若隐若现的腊梅般暗香浮动。虽然这4个人物是虚构的,但观众们愿意相信,他们的生命和心路历程,正是无数不知名的清华人曾经历过的。

在大量观众以贡献票房形式来表达对《无问西东》支持的同时,亦有部分观众提出质疑:既然是清华的命题作文,为什么电影就不能在镜头里更多地展现历史上存在过的大家、名师们的真实经历,却只把他们放在最后的彩蛋里? 学者们的故事,或许比“小三疑云”“元配打脸”“奶粉提案”之类的情节更有意味。影片口碑两极分化的分水岭,主要在4段故事题材的取舍方面。事实上,我们与其纠结于“《无问西东》作为一部文艺片值不值得打8分”这样的问题,不如把问题置换为:“除了‘西南联大’的那段历史以外,《无问西东2》拍摄之可能性还有哪些?”

《无问西东》里其实还讲了一段同样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故事:1923年,刚刚入学清华的吴岭澜(陈楚生饰)面临着专业选择的困难。在自己不擅长的“实科”和擅长的“文科”当中,到底应当如何选择? 在校长梅贻琦的启发下,他开始思考是否该转专业。在他的价值观里,他认为读文科是可耻的,应该读理工科(电影里叫“实科”),学到真刀真枪的应用技术,报效祖国。直到1924年听到泰戈尔在北京的演讲,他才意识到,去读文科,一生致力于思考、研究哲学并以这种“思考”作为职业,其实并不可耻。(www.daowen.com)

在历史上,1924年真实发生过的那一场泰戈尔演讲,曾经是京城文化界轰动一时的大事。电影里虚构的吴岭澜说他在听演讲时见到了很多“出色人物”却刻意没有点名,其中尤其著名的两个“出色人物”,就是林徽因与徐志摩——泰戈尔访华期间,他们担任翻译与助手,林小姐貌美如花,徐志摩郊寒岛瘦,泰戈尔如松柏,三人站在一起,恰如苍松竹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

此外,《无问西东》没有详细交代的另一个细节是,吴岭澜听到泰戈尔演讲的那一年,其实,清华还没有办大学

在西南联大成立之前,清华经历过“国立清华大学”阶段,即从1928年至1937年。而此前,还有18年历史:1911年,清华诞生,当时叫“清华学堂”,1912年改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清华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所以,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严格来说,应该称作“清华一百年”,并非大学一百年。

关于清华学堂、清华学校的这段历史,在美国学者费慰梅所著《林微因与梁思成[9]一书中如此描述:“一九一五年秋,思成进入清华学堂[10]……学堂的预科课程和美国高度类似,注重英文和科学,但艺术、音乐和体育也一样重要。有些教师是美国人,全用英语授课。思成在功课和艺术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在此之前,他显然没学过绘画或音乐,在清华那些年里却练得一手好素描,后来便派上了用场。他是清华艺术社的社员,担任一九二三年大学年刊《清华人》的艺术编辑,为该刊绘了全版精彩的水墨画及几幅漫画……可是,他又觉得清华的课程内容较为简单……我认为他的看法忽略了一点:他在清华时期所参与的各项课外活动,如艺术、音乐和体育,其实让他终身受益。”

清华南迁后的西南联大历史,在清华百年校史中只占不到10%的时间,但它的意义及在清华校史中的位置,却远远超过10%。从某种意义上说,联大精神依然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宝藏,它值得被世人铭记,并值得贯穿下去。因此,《无问西东》的续集当然有拍摄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