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夏天自费留学美国的中国女子,举目无亲,做过保姆,端过盘子,奋斗4年,即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经手上千万美元的进出口贸易,让金发碧眼的美国妞对她艳羡不已,美国人终于把她看作他们中间的一分子。当然她也不会忘记,还有很多同胞,在中国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医生、教授,然而到了美国,他们必须骑着自行车,拎着一袋袋饭菜,穿过车流,去送外卖。这是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来自北京的大提琴手王起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因打工洗碗而被水泡得没有血色,手指的皮肤像是一团被捏紧又散开来的破纸,他渴望有朝一日寻找机会回到本行。然而当他在美国做生意有起色后,在开毛衣厂产生的巨大现金流面前,拉大提琴的艺术梦被遗忘了。这是《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
反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外华人的著名影视作品里,关键词通常包括:北京人、知识分子、打黑工、做生意。
这和从前清朝治下的中国人形象很不一样。“原本是部落战士和管理人员的满族人,摇身一变成了农业中国的官僚统治者,他们同长江一带和东南沿海口岸生气勃勃的商贾格格不入。海上贸易和海军力量,他们是看不上的。他们对于企业家极少同情,不让他们自己的人做生意,谁去国外就惩办谁。北京的一项主要工作是管理同外国人的边境贸易。经管这方面的事,是通过中国的纳贡制度。”[1]事实上,当时朝廷和统治阶级靠收租纳税过活,而不靠贸易。(www.daowen.com)
1793年,英派特使马戛特尼公爵到中国打开外交关系,呈送了大批贵重礼品,但拒不磕头。时隔200年,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在中国大陆首播,创造收视奇迹。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拍摄海外华人生活的影视作品,《北京人在纽约》并非第一部,此前有《郁达夫传奇》(1988)、《樱花梦》(1988)、《最后的贵族》(1989)等少量作品。但全部镜头都在境外拍摄,拍摄周期长达四五个月之久,《北京人在纽约》在中国确属第一部。该剧热播以后,在海外全程拍摄的《上海人在东京》《别了莫斯科》以及《追逐墨尔本》等类似题材的电视剧相继问世。
《北京人在纽约》播出20年后,2013年《中国合伙人》上映,很多观众仍然从中看到了“熟悉的配方”:出身留学世家的北京人孟晓骏,从小就对美国文化推崇备至,终于有机会留学美国。最初的工作,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一位知名教授的实验室担任助教——看似光鲜亮丽的工作,实际任务却只是喂小白鼠。即使是这样一份无法让孟晓骏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最终还是被其他人所顶替。为了生存,孟晓骏只得去一家餐厅当连收小费权利都没有的临时服务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