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者需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
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社交、求偶、祭祀、礼仪、健身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
今天,我们很难言之凿凿地标注人类文明史上舞蹈真正的起源。毕竟,在历史研究中,说有易,说无难。因此,采用这样的表述或许较为保险:舞蹈或产生于奴隶社会。在现存的各种历史遗迹中,如壁画、砖画、石雕等,我们还能一窥最初舞者的形象及一些具舞蹈意味的肢体动作。欧洲艺术史上,有无数香艳的可视档案:象征画派莫罗描摹的在希律王面前跳舞的莎乐美、法国洛可可画家布歇尔笔下骄纵可爱的小贵妇、安格尔画笔下散发着奶味体香的大宫女、沃特豪斯画作中诱惑水手的海妖塞壬……而在中国的敦煌壁画里,人们可以看到飞天卓越的舞姿,其动作难度系数之大,即便是以今天专业舞者的眼光来看,都会感觉惊讶,前辈们在历史上达到过的艺术高度,的确不容小觑。(www.daowen.com)
普通观众对于中国古典舞的直观认知,可能来源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2004)。这是一部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的作品,但没有观众会轻易去质疑片头那段“大鼓舞”的专业水准。《十面埋伏》的女主角“小妹”身份是一名盲人舞者,由章子怡饰演。即便作为中国舞蹈界重量级奖项“桃李奖”的获得者,跳民族舞出身的章子怡仍然无法完整驾驭那段古典舞,因此,《十面埋伏》中被称道至今的那段经典舞戏,最终只能“双娇合璧”,部分片断是由中国古典舞领域的顶级舞者王亚彬作为替身出镜,完成动作以后,将两位舞者各自完成的镜头精心剪辑而成。这堪称现实版的“绝代双娇”。
章子怡作为电影演员,后来获得各种重量级电影节奖项的肯定,她的成功个案,大概给人以“舞蹈出身的艺术生转行去演电影也会成功”印象。但事实上,章子怡的个案,至今依然是个案。至少,当年作为她替身出镜的舞者王亚彬,就没有重复她“舞而优则演”的人生轨迹,而是选择去做专职的舞者、教师、编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