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国家的影视产业链中,早期著名的“外科医生”形象可能来自《凯旋门》。1927年凭《深宫夺美》获第1届奥斯卡最佳喜剧片导演奖、1929年凭《西线无战事》[5]获第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俄裔美籍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Lewis Milestone),于1948年将《凯旋门》搬上了大银幕、由著名演员英格丽·褒曼、查尔斯·博耶主演,而小说原著作者正是《西线无战事》的作者、流亡美国的德裔作家雷马克。
“雷马克写流亡生活的几部作品中,数《凯旋门》最有影响;除《西线无战事》以外的10部小说中,也数《凯旋门》最为畅销。在德文原著发行之前,它的英译本首先在美国出版,仅在美国国内,销数就在200万册以上,不久被译成15国文字,又销售了500万册,其盛况与当年《西线无战事》不相上下。”[6]《凯旋门》成功塑造了一个外科医生形象,主人公拉维克原是德国一家大医院的外科主任医生,因隐藏一名犹太作家而被纳粹秘密警察迫害,他女友受牵连被折磨致死,他被追捕而流亡法国。因无法公开行医,拉维克只能隐姓埋名为两位医术平庸的法国医生在巴黎“捉刀”,做他们现有水平无法胜任的各种外科手术,替他们赢得口碑与客户。有一次他在街头抢救一名在事故中受伤的妇女,被发现没有身份证而被法国警察逮捕并驱逐出境。后来他再次潜入巴黎后,偶然发现当年在德国迫害她女友的仇人,伺机报仇雪恨。
遗憾的是,《凯旋门》这样一部在文学史上被认为是一流的小说,却被好莱坞拍成了二流电影。电影没有深入挖掘潜“外科医生”“战争创伤”这两条线索,而是将重点放在拉维克流亡期间与一位流亡巴黎的意大利女演员的感情线索。《凯旋门》再次被改编是1984年,英国翻拍,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
《凯旋门》(1948版)被一位曾数次斩获奥斯卡奖项的著名导演选中,却“发挥失常”,最终竟然以庸俗化方式改编成“流亡外科医生的三角恋”,其中原因的确令人费解。或许这与美国国际文化战略的调整有关。
德国曾经长期保持在科学、医药、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地位。而在小说领域,雷马克写的《西线无战事》先是在报纸连载,1929年1月全书出版以后,在德国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引起了轰动。仅在德国国内,第一年就销售了102万册。1929年3月,英文版在英国出版,6周之内销售了27.6万册。若把其他许多语种的译本一并计算在内,此书总发行量当在500万册以上,这在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930年,纳粹党找到雷马克,批评他的反战态度。与此同时,美国根据雷马克小说改编的电影《西线无战事》正准备在柏林放映,结果被禁演。雷马克1931年被迫离开德国,1938年被剥夺德国国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还利用20世纪30年代被大量海外观众观看的好莱坞流行电影中的各种模式化形象,宣传美国人的‘资本主义贪婪和知识缺陷’”。[7]
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几乎没有在海外开展过任何宣传活动。但是,德意两国在中南美洲开展的具有挑衅性的宣传活动,引起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担忧。1938年,应大学和财团的要求,美国国务院增设了科学合作委员会(SCC)和文化合作部(CU)两个部门。这是美国在和平时代设立的第一个对外文化宣传组织。1941年,纳尔逊·洛克菲勒“成功地说服好莱坞方面,使好莱坞电影不在播放纳粹宣传电影的影院上映。当时,好莱坞巨作《乱世佳人》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电影院争相播放,而纳粹电影则被挤出了电影院”。[8](www.daowen.com)
结合时代背景来看,《乱世佳人》的“情感+战争”模式或许给《凯旋门》的剧本改编提供了某种可供模仿的范式。而好莱坞主打“情感戏”的套路,显然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的对外宣传路线侧重点很不一样。事实上,除了纳粹宣传电影,被德国人选择用来对外推广的图书,通常侧重于“面向官员、医生、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技术和科学类作品……因为它们是旨在给认为德国人拥有无敌优势的外国民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宣传路线的一部分”。[9]
因此,1948年美国好莱坞电影《凯旋门》里德国外科医生拉维克一流的手术水平,恰恰可能正是导演刻意要回避的,尤其是最可能引起观众好奇心以及对外科医生的智力产生崇拜的那些手术镜头,当然也是不能拍的,因为这有可能在观众当中强化德意志技术先进的印象,以及会误导观众:美国的盟军法国人外科手术水平很差,所以动手术常常要找德国医生来帮忙蒙混过关、欺骗病人。
《凯旋门》最早的中译本由朱雯翻译,1948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1948年2月在美国上映的电影版《凯旋门》虽然在电影史上口碑平平,却给雷马克的小说带来了促销的效果。于1947年加入美国籍的雷马克,作为一个受迫害的、流亡的德裔作家,其特殊身份也加持了《凯旋门》这部小说。小说和电影在全球的热销,展现了美国作为一个“开放而宽容”的国家形象。而“德意志外科医生的业务水平”或许是美国人希望被观众忽略不计的信息。
《凯旋门》上映60年后,2007年,美国ABC电视台推出了《实习医生格蕾》第1季。该剧以一群外科实习医生的职业生涯开端作为故事起点,自2007年播出第1季后,几乎以每年1季的速度拍摄,收视率时有起伏,但直到第14季,该剧仍然为ABC电视台带来强劲的收视率,在电视网顶级大剧排行统计中最高位于18位。该剧的第15季将于2019年回归。[10]
《实习医生格蕾》的标题容易误导观众,让人以为它是科教片。实际上,科教片有一条必须坚守的底线,那就是传递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坚守科学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实习医生格蕾》不能算科教片——每一季播出后,剧组都要遭遇来自专业观众的挑剔,指出剧中医生在手术中操作失误的镜头。
但如果把《实习医生格蕾》作为美国对外文化宣传策略的一部分来看,它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剧中的医院,就是一个“浓缩的美国”。从教育背景看,这批实习生有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博士,也有来自社区大学、拍过色情挂历的女郎;从种族构成看,实习生包括了白人、亚裔、非裔,这相当于间接宣传了美国的“政治正确”;从医院的竞争模式、升迁渠道来看,既强调了职场的残酷,也暗示了美国外科精英的业务水平——经历层层淘汰最终能够留下来的医生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而全球最优秀的外科医生分别在这两个领域: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实习医生格蕾》里自然不乏展示美国医生打开病人头颅或开胸做心脏手术的镜头,以及刻意强调手术的难度系数与危险性,间接向观众强化“美国的外科医生水平世界一流”这一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