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指南 - 第四节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指南 - 第四节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是课本中明确规定的探究性实验,它属于力学的基础性内容,同时是学生学习力学的重要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亲身感受摩擦力,并依据生活经验,提出合理而又可靠的猜想,并引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完成探究性实验内容的学习。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指南 - 第四节

案例一

(一)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第八章第三节,是继弹力、重力学习的延伸。本节是课本中明确规定的探究性实验,它属于力学的基础性内容,同时是学生学习力学的重要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亲身感受摩擦力,并依据生活经验,提出合理而又可靠的猜想,并引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完成探究性实验内容的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对力学的部分知识有所了解,但也应该及时让学生复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动摩擦力,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真实情况为依据,对新旧内容做到适当而有效地迁移或拓展,以此让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性内容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摩擦力产生的缘由;②了解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③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①从生活角度出发,让学生观察摩擦现象;②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原理;③通过控制变量法来使实验顺利完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性的活动,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②在认识与理解新知识的同时了解它对人类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③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掌握滑动摩擦力的测量,让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尽量保持匀速运动

【实验器材】

木板、木块、纱布、弹簧测力计、两个50g砝码

【教学设计】

1.播放视频

在公路上,单轮车的行驶速度总会逐渐变慢,直至速度为零;篮球场里,从篮球运动员手里滑落的篮球在地面滚动,最后也会静止在地面上;滑雪运动员可以在雪地里飞快地滑行,但是在水泥路上却不能滑行。

教师提问:在大家观看视频内容时,我发现每位学生都非常认真,那么观看视频之后,同学们对视频内容有何感想呢?

学生1回答: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单轮车和篮球最终会静止在地面上,那什么情况下它们能一直滚动下去?

学生2回答:人在马路上也能飞快地滑行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实例,对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并产生疑问,活跃物理课堂的氛围。

教师总结:在物理学上,我们选取两个物体,使其相互接触,当它们发生相对滑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这种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便是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滑动摩擦力。

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呢?

教师提问:同学们试试用手推桌子,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再用手推文具盒,对于这两种推,同学们有何感受?请大家用脚在地面上滑动,感觉脚在前进过程中,地面对脚有什么样的作用?回忆人在冰面上滑行时,两次对比有什么感受?与此同时,请思考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1回答:用手推桌子,或用手推文具盒时发现,手不容易推动桌子,但是可以很轻松地推动文具盒。

学生2回答:通过对比人脚在地面和冰面滑行的快慢,发现人好像更容易在冰面上滑行。

学生3回答:由于文具盒轻,容易推,相比之下,桌子比较重,所以比较难推。

学生4回答:冰面比地面更光滑,因此滑行得更快。

学生5回答:用手推桌子时,总感觉有一个力在妨碍手的前进。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用手推桌子时,我们把阻碍手前进的力叫作滑动摩擦力,它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并且它的作用点在桌面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进行思考,从生活感受中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再找出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从而更容易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做出猜想。

猜想与假设:与压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设计实验:如何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提问:当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有两个时,一般情况下,我们先让一个因素不变,而探究另一个量与待测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什么?

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

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

实验内容1:在木板上,使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并记下此时的示数。

实验内容2:把两个50g砝码放置在木块上方,使用弹簧测力计尽可能地匀速拉动,并记下此时的示数。

实验内容3:分别在木板和纱布上,尽可能地匀速拉动木块,并且两次都不放置重物,记下此时示数。

2.合理划分小组

1—4组进行实验2中的内容。

5—8组进行实验3中的内容。

(实验注意事项:在三次实验中,当利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尽量使木块匀速运动。同一种实验要求应该进行多次,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1)当接触面情况相同时,通过改变压力的大小,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数据收集,如表7-6所示。

表7-6 改变压力大小的数据收集

(2)当压力情况相同时,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数据收集,如表7-7所示。

表7-7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数据收集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实验可知,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3.评估实验

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学生应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在猜想时,应具有一定的猜想依据,而不是随便假设或者盲目假设。例如,在本实验中,让学生们试试用手推桌子和文具盒,通过两次过程的对比,就能猜想出来压力的大小是否影响滑动摩擦力;让学生们体验脚在地面上滑动与在冰面上滑行,通过对比猜想出接触面的情况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又一因素。本次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这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尽量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才能确保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相等的。只有二者相等,才能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看作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便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4.交流与合作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

5.设计意图

本次实验分析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为了拓展实验内容,让学生试着分析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本次交流的内容是让学生分析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从而达到扩展实验内容,使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氛围更加浓烈。

(二)教学案例分析

在课前引入阶段,由以往的观看静态图片变为观看动态视频,利用播放视频来代替课本上的插图。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思考,由此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在对实验内容进行猜想时,教师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摩擦力,利用生活经验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合理的猜想。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验证猜想。在实验结束后,为了扩展实验内容,在已学的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从而升华交流与合作的氛围,使学生再一次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改变了教师以往的口头陈述实验,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学生通过正确的引导,顺利完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物理课程的魅力之处。

案例二

(一)以“重力”为例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第七章第三节,在学习了力与弹力之后,学生对力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是重力的概念教学,以及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学生能正确认识重力的方向,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物理规律,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感受物理规律的魅力。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重力”之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重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本节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随时感受重力的存在,对重力现象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基础一般的学生会认为学习重力很简单,但对那些各方面能力比较强,对物理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来说,通过观察课本上的插图,阅读课后的科学世界,以及对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进行思考之后,便会思考重力产生的原因这类深层次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重力的概念、大小和方向;②探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③能运用G=mg来计算重力或质量。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讨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存在的某种定量关系,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探究过程;②收集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掌握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学会去除错误数据,有初步的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体会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来研究物理问题,让学生时刻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②经过实验研究,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分析物理现象,从而归纳出物理问题;通过查阅地球各个区域的重力加速度值,体会重力加速度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www.daowen.com)

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物重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的方向。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质量相同的钩码。

【教学设计】

课前回顾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学习了力之后,还记得有关力的哪些内容呢?

学生1回答:我推着课桌使其向前移动,就表示我对桌子有力的作用。

学生2回答:力可以使物体的外观发生变化。

教师补充: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就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使学生将新旧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1:第一幅图展示了瀑布的场景。

学生2:第二幅图展示了渔夫向外撒的渔网,最终落向湖面。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为什么瀑布在往下落?为什么渔网落在水里而不是停留在空中?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结合生活常识,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的静态美,分析自然中存在的物理现象,意识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物理知识。让学生以语言的形式,抓住图片的特点,准确描述图片的内容。

第一部分:重力的概念

教师提问:请大家从生活中举出与上述图片相类似的实例。

学生1回答:向外面抛出一切物体最终都会回到地面。

学生2回答:秋天树叶变黄之后便会落向地面;熟透的水果也会掉落在地面上。

学生3回答:人的头发长到一定长度后总是向下的。

教师总结:地球对其表面的物体都有力的作用,在物理学上,由于地球的吸引,从而使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力,称作重力。重力用字母G表示。

教师提问:通过上述实例,同学们能从中找出受力、施力物体吗?

学生回答: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树叶、水果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与力学相关的知识,明确物理现象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通过分析图片,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分析、总结物理知识。

第二部分:重力的大小

大量的生活实例告诉我们:人手在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时,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换句话说,人感受重力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物体质量的不同所引起的。

提出问题:物体重力的大小是否受到质量的影响?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几个质量相同的钩码。

演示实验:通过不断地增加钩码,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教师提问:能不能当弹簧测力计还在上下起伏时读出数据?

学生回答:不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不能因为急于收集数据,而不遵循实验原理。不仅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验原理收集正确的数据,还要让学生明确在物体静止时,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猜想与假设:物体的质量或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可能会影响重力的大小。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1:当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一定时,通过逐次加上钩码的个数来改变物体的质量,以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如表7-8所示。

实验步骤2: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通过改变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来测量物体的重力,如表7-9所示。

表7-8 改变物体的质量测量其重力大小

表7-9 改变物体的高度测量其重力大小

通过记录不同的钩码质量和对应的重力大小,让学生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图像。

教师提问:大家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像发现了什么?

学生1回答:在物体的高度不变时,物体质量增加,重力也在增加。

学生2回答:这是一条直线,并且还是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学生3回答:改变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物体的重力没有改变。

结论: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我们用符号g表示重力G与质量m之间的比例系数,即G=mg,在此我们把g称为重力加速度。

第三部分:重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教师让乒乓球自由下落;被细线系住的纸盒,在静止时所处的位置。

教师提问:老师这里有一根细线和纸盒,将细线系在纸盒上,现在将细线剪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

学生回答:竖直方向。

教师总结:像纸盒这类可以被吊挂的物体,由于受重力影响,使得细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类物体静止时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重力的方向就是竖直向下。

第四部分:重心

教师提问:老师拿着一根戒尺,请问这根戒尺的重心在哪里?

学生1回答:在戒尺中心的位置。

学生2回答:在手与戒尺接触的位置。

设计意图:重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物体模型,用手捏住戒尺,并告诉学生,戒尺与手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也就是重心。

总结:地球不仅吸引地面的一切物体,还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在以这个物体为研究对象时,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像它作用在某一点上,在物理学上,这个点叫作物体的重心。换句话说,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认为集中在重心位置,所以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

【课后观察】

请同学们利用多种途径来搜寻生活中的重力现象。

(二)教学案例分析

在《重力》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通过增加提问次数,让学生思维不脱节。本节课的重点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重要方法。在该教学设计中,利用就地取材的方法,尽可能地选取教室里现有的生活用品,简单而又快捷地为学生展示有关内容。在进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时,让学生知道本次实验的目的,避免学生盲目进行实验。在新课讲授时,教师增加提问次数,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细致性和全面性。在学生学习探究性内容时,通过师生、生生和个人独立思考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实验内容,及时让学生表达内心的想法,以及学会接受其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快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学习技巧,并熟练应用物理知识。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搜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巩固基础知识。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

[2]黄敏.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支架式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31.

[3]朱莉娅.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21.

[4]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5]肖引.城市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12-19.

[6]李雪莲.布鲁纳“发现学习”及其启示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10-11,14.

[7]朱萌.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观察,2016(9),159-1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