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经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上课期间,学生从教材里或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难以发现问题,更难以提出问题,创新能力较低,导致学生对新知识总是习惯性地全盘接受,更不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质疑。在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中,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鼓励学生从具有趣味的情境中产生质疑,并对研究内容提出问题。
1.营造气氛使其敢问
学生在上课时,需要全神贯注地听讲,更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去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除了好奇心理、求异心理很强之外,他们的自尊心敏感而又脆弱。学生在课堂上不想提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在课堂上,学生心里害怕突然提出问题打乱了教师上课的节奏,影响新课讲授的进度,而被教师批评;第二,由于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低,在物理知识方面了解得比较少,从而不知道该如何陈述问题,语言组织能力差,无从问起,造成了学生不懂如何去问;第三,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可能是大部分学生已知的问题,从而显得自己比别人愚钝,因此受到嘲笑。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在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问题时,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构成一个物理问题时,教师应当先表扬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勇气,再带领着所有学生分析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所要探究的问题之间的区别。
2.创设情境使其善问
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新奇的或与学生的认知不相符合的场景时,便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将以往固定的跷跷板中心改变成可移动的。教师为学生播放录制的视频,第一次实验现象是:质量不同的两个石块固定在木板两端,质量大的石块在下面,而质量小的石块被高高地翘起。第二次实验现象是:两个不同质量的石块处于平衡位置。两次实验现象的区别是:原本固定的跷跷板中心改变成可移动的,最后使得质量不同的石块也可以平衡在木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内容,视频中两种现象的不同之处非常明显,非常容易找出区别,激励学生积极提问。
例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振幅是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之一,为学生创设以下情境: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敲击桌面,这时学生们只听到了“咚咚咚”的声音,而眼睛无法判断出桌面是否会振动。这时教师告诉学生桌面没有振动,说明这个物体不存在振幅。学生由此现象产生疑问。接着教师演示将一些小纸屑放到桌面,此刻敲击桌面时,学生则会看到小纸屑在“跳舞”。为学生创设相矛盾的情境,学生对教师前后两次演示的现象进行思考,从而看出唯一的区别是后者将实验现象放大,因此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想要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压强时,课前准备一个装有半杯水的透明玻璃杯、乒乓球和一个底部被裁掉的塑料瓶,为学生演示实验现象:拧紧塑料瓶上的盖子,将乒乓球放置于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将塑料瓶套住乒乓球,并下压至水里,神奇的现象发生了,乒乓球被压进了水里。在此现象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向教师提问,为什么乒乓球会被压进水里,一般情况下,乒乓球不能被压进水里。通过创设与学生认知相冲突的现象,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3.引用故事使其想问
在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使用跌宕起伏的语言,绘声绘色地为学生讲授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艰难过程。学生在听教师讲授物理学家的小故事时,除了敬佩科学家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精神,还能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产生疑问,促使学生从中想要提出问题。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艰辛过程,意味着他们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也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磁生电》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磁生电现象,不妨为学生介绍科拉顿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在跑来跑去中错失了良机。有一位科学家,在1825年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一个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并仔细观察连接灵敏电流计的螺旋线圈里是否有电流产生,为了减弱磁铁在进出螺旋线圈时对电流计产生的作用,他采用一根长导线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在螺旋线圈上,并放置在隔壁的房间里,在磁铁插入螺旋线圈时,科拉顿便跑去观察灵敏电流计,能产生电流的唯一条件就是灵敏电流计有示数。于是,科拉顿就按照这样的步骤跑来跑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他跑得再快,往返的频率再高,始终无法看到灵敏电流计有示数产生。后人皆知,科拉顿设计的实验是正确的。这时候学生便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科拉顿的实验是正确的,电磁感应现象却不是他发现的呢?这时教师便会为学生解疑,科拉顿之所以没有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示数,是因为科拉顿太“慢”了。当时灵敏电流计在插入磁铁的瞬间是有示数的,只是缺少一位助手帮助科拉顿去观察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因此他便在跑来跑去中错失了良机。引入物理学家发现真理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伟大科学家在探索真理时的艰辛历程,并从中提出问题,以此达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为学生引入有关“测皇冠”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想要一顶皇冠,但皇冠做好之后,国王又不知道他的这顶皇冠是否纯金,为了打消国王的疑虑,便委托阿基米德担此重任。事实是,这顶皇冠和国王给工匠的黄金是一样重的。既然一样重为什么国王还是不放心呢?接着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阿基米德去洗澡,由于盆里的水过多,在他坐进水盆时大量的水流出了水盆,这时他推测性地想到当固体在水中时,用排出水的量来计算皇冠是否纯金。这便引起学生思考,并产生疑问:为什么知道固体在水中排水量就可以判断出皇冠里面是否掺假?教师便为学生解决疑问,将提前准备好相同质量的黄金和已经铸就好的皇冠放入水中,并比较它们溢出水的多少,只要它们溢出水的体积不是一样多,便可以证明皇冠里面掺入了别的金属。教师为学生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听小故事中产生疑惑,再顺其自然地提出问题。
(二)培养学生学会猜想与形成假设的能力
猜想,主要是指在研究人类未发现但是已存在的物理规律时,以研究大自然事物的某个或某方面的重要特征为主要依据,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利用推断和猜测的途径进行的一种初步尝试;其主要是指人在对问题进行想象的过程中,去提出可能发生的并且合理的猜想,带有一定的推断因素。有了无数个合理的猜测,才使科学家们探索了无数的伟大理论,没有合理性的猜测,便难于产生伟大的理论。在学生对研究内容进行猜想时,必须让学生明确猜想的依据是什么,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而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对研究内容的看法。首先,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在对研究问题进行猜想的过程中对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因此在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之前,为了让学生对猜想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感性的素材。其次,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感性素材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学会猜想并使猜想更加合理。最后,教师将学生所提出的猜想按照合理性进行筛选,形成合理猜想。最终,教师与学生一起将之前讨论的思路整理出来,形成假设。
1.亲身体验实验器材,使学生学会猜想
在实验课上,当学生所要猜想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接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及自身所能提供的条件,多为学生创造能近距离接触实验器材或观看实验现象的机会。一方面,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物理实验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近距离接触实验器材有助于学生进行猜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讨论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时,教师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搜集种类各异的弹簧,并在弹性限度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弹簧,促进学生对研究内容的影响因素进行猜想。
例如,在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为学生带来照相机。在学生学习了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之后,首先,应让学生再次明确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哪个位置是凸透镜;其次,让学生知道照相机的像是在胶片上,投影仪的像是在屏幕上;最终,让学生明确照相机与投影仪实物及实物对应的像所在的位置。在学生对实物、凸透镜以及像的位置明确之后,让学生利用照相机拍照,结合生活经验,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
2.结合科学思维方法,使猜想更加合理
学生对研究内容进行猜想时,为了使猜想更加合理,必须具有一定的依据。它主要是指教师倡导学生在探讨研究内容时,敢于提出猜想,多鼓励学生合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使用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推理等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多少的前提下,对学生所提出的猜想能否发生或者发生是否合乎情理为依据,判断学生提出的猜想是否正确。此类方法有归纳法、对比法以及推理法。
(1)归纳法,是指在研究某些物理对象时,从只有部分对象才具有的某种特殊属性而推测出这一类物理对象都具有该种属性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从特殊到一般的特点。在学生利用归纳法对研究内容进行猜想时,主要是分析研究内容所包含的共同点,立足于研究内容的共同点,进行猜想。例如,人敲击鼓面使其振动而发出声音,用手拉皮筋使其振动发声,以及雄性金蝉是利用腹部的发音膜振动而发出声音,由此猜测物体的振动可以发出声音。
(2)对比法,是指研究对象最少是两个,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过程,从而进行猜想。例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观察一滴铺平的酒精与一滴未改变外在形状的酒精的蒸发程度。
(3)推理法,在对所要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前人已得出的研究成果,利用已知的判断,推导出未知的结论。例如,学生在学习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时,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了解到电流做功可以使通电导体发热。根据电流做功的公式:W=UIT,再结合U=IR,化简前面两个公式得出W=I²RT。教师可以根据最终化简的公式所涉及的三个物理量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三)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设计实验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确定实验步骤;二是,选取实验器材。在设计实验之后,教师也要预想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突发状况,学生应如何选择实验器材才能合理地开始实验等。此类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替代法和转换法。
1.控制变量法
在物理实验中,当要探究的对象与多个物理因素有关时,为了能判断出研究对象与各个物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只改变一个因素,并保持影响研究对象的其他因素不变,来分析研究对象的变化情况的一种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如表7-2所示。
表7-2 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
2.替代法
学生在使用替代法设计实验时,着重强调了替代的等效性。主要是指利用另一个物体来替代研究的对象,从某种角度上说,不改变实验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需要替代的都是一些不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例如,在电路学习中,可以用一个合适的电阻来替换很多个电阻,它们的替换对电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3.转换法
在测量物理量时,一方面,由于受限于待测量本身的关系,没有能直接测量它的实验器材;另一方面,在学校实验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提高不了待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将测量转换成相对应的函数公式或某些等效的物理现象进行。使用转换法的实验如表7-3所示。
表7-3 使用转换法的实验
(四)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诗人萨迪曾经说过:“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在学生从课本上学习了一定的知识之后,便应尝试性地进行具体的实验。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感受一次实验成功的喜悦,再通过教师的帮助,选取合适的实验仪器,按照自己制定的内容,进行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在科学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利用学生在实验时如何挑选实验器材,来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1.增加观察次数
在演示实验现象时,教师逐步增加实验步骤,或观察实验现象的次数,从而设置悬念,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从中分析现象,最终得出结论。
例如,在探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当学生了解到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后,教师提前做好实验准备,最大程度地使光具座上的仪器中心在同一水平位置。首先将蜡烛距离凸透镜稍远一点;其次将蜡烛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使得与第一步所成的像有明显区别;最后再次缩小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所成的像与前一次有所不同。在教师改变物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的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问有关物与凸透镜方面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教师示范的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最终,以顺利完成实验为目的,通过增加学生观察实验的次数,培养学生在未来成长中学习新事物的观察能力。
2.形成观察习惯
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来学习每门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同化新知识采用的必不可少的方式就是反复地、大量地做练习题。爱默生曾经说过:“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教师将做课后习题转变为课后观察,让学生通过总结生活中的例子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一节时,将课后作业变为课后观察,让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中发现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实例,如表7-4所示。(www.daowen.com)
表7-4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续表
3.转变实验器材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对于实验现象的演示未必非要采用实验器材。教师可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用品和文具用品,合理并简单地制作实验装置来进行物理实验现象的示范,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各抒己见。
例如,在讨论浮力的大小与体积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盒橡皮泥,在每个橡皮泥的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从而判断物体体积的大小与浮力的关系。
例如,在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时,课本中的实验内容是:在水平板面上放有一辆小车,小车的两头各有一个托盘,分别给两头的托盘里增加砝码,以此来探讨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师可改变课本中给出的实验器材,用一根细绳索来研究该实验内容,分别让两名学生位于绳子的两端,在学生拉绳子的过程中,尽量使绳子在水平位置上,如若让两名学生用力的方向相同,绳子就拉不直,尽量使两名学生所用的力大小相等,否则其中的一个人就会被另一个人拉着走。通过转变实验器材,利用简单的绳索便探讨了二力平衡的内容。
(五)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利用分析、讨论、归纳以及总结这样的科学思维方法,去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数据,从而得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结论。为了让学生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去总结在整个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成果。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主要存在现象类、数据类以及图像类三种实验结论。
1.分析现象类
当实验结论是为了验证某种现象时,常用到的方法有归纳、比较和推理。在分析现象类结论时,意味着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个自然界以及人类生活生产中,去研究已经存在且未被破坏过的现象,从这类现象中归纳出共性问题。一般情况下,认为通过分析“物理现象”可以总结出“物理问题”。
例如,在探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采用归纳法将物理问题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在实验中采取控制变量法,让学生更容易从物理现象中提出物理问题。实验前,为学生准备完全相同的小车和斜面,并规定小车在下滑之前,应该处于相同高度以及初速度为零。除此之外,小车运行的水平位置分别用较光滑的桌面和细沙代替。在实验现象产生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条件,一方面,同样的小车,同样的斜面,小车位于同样的高度,都是让小车静止下滑;另一方面,小车在水平位置运行的距离不同,水平位置的接触面不同。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条件,从物理现象中提出物理问题,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之一。
2.分析数据类
在分析数据类结论时,主要分为两步,分别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定性分析时,主要是通过自变量的变化来判断因变量的走向,也是笼统地分析数据。其次是进行定量分析,也就是要找出数据之间存在的某种函数关系。最终,不仅让学生学会利用定性分析找出实验数据中包含的某种规律,还要在定量分析中找到适合实验数据的某种定量关系。
例如,学生在学习电流与电阻之间存在的关系时,得到的数据,如表7-5所示。
表7-5 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变化情况
首先对上述数据进行定性分析,规定电压不改变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其次对表格进行定量分析,当电压不改变时,电阻从2Ω-4Ω-8Ω,呈递增趋势;而电流从2A-1A-0.5A,呈递减趋势。由此可知,在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可列:I=K/R,其中K为比例系数,最后可求出:I=4/R。
(六)培养学生评估实验的能力
评估是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估的目的是优化实验探究的方案,验证实验的猜想和假设与实验探究的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对学生选取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内容进行评估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否符合实验原理;其次,要考虑学生选取的实验器材是否与实验原理相关;最后,数据的处理是否依据实验所用的原理。评估时,学生之间畅所欲言,以沟通、倾听、分享以及自我反思的方式,互相启发,形成互补。通过对实验进行评估,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尊重实证的科学态度。
1.对实验原理进行评估
学生在学习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原理、方法、内容来进行交流,强调学生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所用的原理、方法、内容是否与研究计划符合。
例如,实验内容要求测量液体的密度时有几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ρ=m/V的原理来测,也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量,还可以利用浮力的知识来测,或者依据其他知识来测量。那么,在评估时一定要看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原理。若要求利用ρ=m/V的原理来测,你却选择了密度计,这显然和原理不合,无法以此对实验原理进行评估。
2.对实验器材进行评估
实验器材是物理探究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器材的正确选择对顺利完成实验探究非常重要。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应该根据实验原理、器材之间的关系进行选择,它的规格、型号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除此之外,器材的正确使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对实验器材进行评估时,主要考虑器材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能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起到实际的作用,学生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以及是否需要改进实验器材,从而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例如,在讨论平面镜的实验内容时,分别评估刻度尺、蜡烛、玻璃板在该实验中具有何种作用,并分析当用别的实验器材来代替它们时,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的产生。在实验中采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或者将光屏放在成像的位置时,实验现象是否还能产生。
3.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
一组实验数据是得出一个实验结果的依据,它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学生难免由于粗心大意而导致数据的误读、错读及漏读。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数据记录上的错误,从而使得实验结论不严谨、不正确或根本无法得出结论。学生在记录数据时,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小心仔细地读取实验数据,避免出现少记、多记和错记。
(七)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不仅有益于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对知识的不同见解。合作与交流是学生能及时地吸收知识、完善知识、传达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及时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快速吸收新内容;经常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每个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与实验操作过程都是不相同的,学生除了学习完成本次实验所有的内容之外,教师还能将内容进行迁移扩展,帮助学生总结已学过的相同的原理或科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掌握,有益于在未来的学习中,恰巧遇见相类似的问题时,学生能快速指出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将交流与合作过程引入较深的层次,对实验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扩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1.明确实验分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实验内容时,需要熟知此次实验的内容,根据实验内容,不同的学生要被分配不同的任务,每位学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了解到自己的任务后,学生需要明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并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让学生意识到每个实验步骤都是一个完整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不分贵贱,每位学生所执行任务对实验的顺利完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仅靠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实验内容的学习,必须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共同完成。在物理实验课堂上,为了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教师需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增强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尽量使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2.合理划分小组,提高交流与合作的效率
在物理实验中,应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划分小组之前,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态度、基础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考虑到各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进行分组。将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提高小组成员完成实验的效率,这有利于组内学生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多种不同信息的输入和导出。学生在实验时,能发表更多的观点和异议,促使对新事物形成更深刻、更周密的认知,有效促进组内成员的合作与竞争。
3.拓展实验内容,升华交流与合作的氛围
在学生全部学习教师提前设定的实验内容后,教师可对实验原理、器材以及科学方法进行有益拓展。基于学生感知新事物的快慢程度,扩展出具有探究意义的内容,目的是解决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使实验课堂更加高效。首先,总结归纳物理思想方法或实验原理,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本次实验运用的物理思想或实验原理之后,对实验所能用到的同一种方法或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创新实验装置,课本中给出的实验装置不一定是最优的,由于实验仪器的选取不当,对学生来说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或实验现象无法展示,这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以帮助学生呈现正确的实验现象,或验证物理规律为目的,分析实验内容,从而改进实验器材。最后,创新实验装置,通过教师示范、借鉴模仿的方式,运用替代、组合等方法,改进、创新原有的实验装置,然后向学生展示创新的实验装置,延伸对实验内容的学习。一方面,教师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之间及时沟通,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综上所述,让原本平淡无奇的课后交流与合作转变成为课后探究。
例如,在观察碘的物态变化时,课本上给出的加热装置是酒精灯。在学生已知碘的熔点是一百多摄氏度,酒精灯能提供的温度是四五百摄氏度时,为了避免碘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出现液态碘,此实验可以采用低于碘熔点的热源,如七八十摄氏度的热水,以此来优化实验装置。
例如,在探讨物体的沉浮条件时,教师可立足于生活用品来创新实验器材,为学生设计新颖的实验内容。如,为学生准备一个质量较大的木块与一个质量较小的铁钉,将它们放置于水中,学生观察到,质量大的木块反而在水面漂着。从而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重的物体会下沉,使学生豁然开朗。为说明物体的密度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教师指导学生将牙膏皮分别挤成空心或揉成一团时,并将它们分别放在水中,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小实验,从生活中取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鼓励学生,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
在物理实验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内容后,对实验内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但是一个班级里面难免有基础差的学生,一时间想不出自己要说什么,也不懂如何说,可他们毕竟参与其中。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实验中所用的方法、原理等简单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后将简单的问题深化。教师指引学生从实验结论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继续交流与合作,不断发现新问题,循环往复,以此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