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初步实验设计能力的原则

培养初步实验设计能力的原则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其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最近发展区”不在同一层面上,特别是初步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更加明显,不能强求学生都达到相同的发展水平。学生初步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能否顺利圆满地完成,及时而具体的反馈是很重要的一环。

培养初步实验设计能力的原则

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初步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对相关课题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实验设计能力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教育中的根本原则,它强调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点拨和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应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其次,要尊重学生主体思想的自由和无限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在教育实践中,要充分调动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分析、解答方法,学生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重诱导、重探索、重讨论,提倡质疑解疑精神,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工作既要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序列,以使学生有次序地、系统地、逐步地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2]

对实验设计题的指导可以加速培养学生的初步实验设计能力,但急于求成也于事无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到的,它只能在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放到每节课中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作为载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边学边用,让他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实验设计的方法技巧。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以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

(三)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3]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其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最近发展区”不在同一层面上,特别是初步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更加明显,不能强求学生都达到相同的发展水平。教师要注意区分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www.daowen.com)

例如,对反应迟钝的学生,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多让他们在课堂上做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统一要求,又要正确对待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四)激励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依赖于内在的需要与动力。激励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高效地进行学习,并逐步形成热爱和探索本门学科知识的强大不息的动力。这是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加速人才培养的关键

初中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头脑中常常充满各种想法。在教学中,即使学生提出或回答的问题很离谱,甚至有错误,教师也不应嘲笑、讽刺和压制他们,而应恰当合理地鼓励、支持学生的求新求异、质疑问难,与他们一起寻求获得成功的对策,尽可能地找出他们的长项、闪光点,使他们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品尝到甜蜜,不断树立自信心和勇气,从探索未知的学习过程中看到进步和希望,成为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源

(五)反馈内化原则

反馈内化原则是指教师恰当选择多种方法手段,使学生及时具体地了解自己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和结果,在后继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和主动选择,不断将教师提出的要求转化为其内在的自觉行为,在参与、体验、感悟中实现主动可持续的发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和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倡学生运用既有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去关注和解决身边和社会中的具体现实问题,使学生的经历、感悟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体有意义的建构活动。

学生初步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能否顺利圆满地完成,及时而具体的反馈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思维特征、学习品质、情感、意志的变化和提高,及时、准确地给予评价,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解题的方法、策略,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同伴间的相互反馈和自我反馈。只有当教师的反馈与学生间反馈和个人反馈结合并逐步趋向一致时,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