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其目标、特点与浅层学习的比较

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其目标、特点与浅层学习的比较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个领域中又包含了关于深度学习的六个维度。相对于机械的、被动式的浅层学习而言,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它更注重学生在经过学习活动后,能力和思维层次等方面的提升,是真实情境下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笔者从大量文献中总结出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基本特点,并将其简化成表格,如表4-1所示。

(一)学术界对于深度学习的界定

教育领域对深度学习的探索已有很长的历史,深度学习的概念随时代变革不断演化,学术界至今还未对这一概念给出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学者们对深度学习的总体研究可划分为四种理论:学习的方式理论、过程理论、结果理论和目标理论,虽然四种理论对深度学习定义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明确了深度学习与知识整合、意义建构、知识迁移应用、质疑创新的高阶思维有密切联系。黎加厚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5]。郭元祥教授认为,“深度的知识学习不是记住知识符号,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占有,不是对知识的表层学习,而是理解并促进对知识的逻辑要素和意义系统的转化”[6]。“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anel,简称NRC)认为,深度学习是个体将学习的知识从一种情境应用到另一种新的情境的过程,即迁移”[7]。张浩、吴秀娟认为,“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非结构化的深层知识并进行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迁移应用及真实问题的解决,进而实现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元认知能力等高阶能力的发展”[8]

(二)深度学习能力表征

“NRC和Hewlett基金会从21世纪技能出发,将深度学习能力分为认知领域、人际领域、个人领域三大领域、六种能力”[9]。三个领域中又包含了关于深度学习的六个维度

相对于机械的、被动式的浅层学习而言,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它更注重学生在经过学习活动后,能力和思维层次等方面的提升,是真实情境下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教师需创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究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体味克服困难收获成功的快乐,并获得全面发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夯实基础知识,突破难点知识,掌握核心重点知识,通过亲身经历学科知识的认知过程,领会学科知识的要领及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激发学习内驱力和自身潜能,形成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既具有自主学习、质疑批判、除旧革新,又具有团结协作、包容共享的新一代出色学习者。

笔者从大量文献中总结出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基本特点,并将其简化成表格,如表4-1所示。

表4-1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基本特点

(www.daowen.com)

从表4-1中可以知道深度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联结与重组。在学习任务中调动自身熟悉的知识与经验,新旧知识整合重组,建构新知识体系。

(2)参与和体验。行为、认知、情感的全面参与,即感知觉、思维、态度等全身心投入一定难度的学习活动中。挖掘、探索、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科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体验获得成功的自我成就感。与教师、同学在合作沟通中促进自我发展,体会合作的意义价值,个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学科的价值、学习意义,不断地完善自我与成长。

(3)本质与变式。能够掌握学科内容的核心重点知识,把握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

(4)迁移与应用。能够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问题情境中,达到触类旁通,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5)价值与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形成有助于未来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宗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本书对深度学习的界定

本书将深度学习界定为:以人的终身发展为宗旨,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这种深度参与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态度等全面的投入,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先前知识经验激活下有效形成知识联结,通过知识整合与建构、迁移与应用完备自身知识体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质疑和实证、求实与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