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莘莘学子苦读十年(甚至几十年),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在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直到1905年被废除。
1952年,中国建立起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文革”期间,高考一度中断。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是一个高瞻远瞩、功在千秋的决定。农家子弟通过高考跳出农村;小城市家庭的孩子通过高考进入大城市;即使是出生于大城市的孩子,高考一样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节点,高考深刻地影响了他们未来的人生。
随着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高考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和优化。始终不变的是,现在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以内,高考依然是国家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作为人才选拔机制的高考,它残忍的一面依然存在并且会一直存在下去(优胜劣汰的一面),它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
不仅仅是普通人,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咖,当年也是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
马云参加过三次高考。考到第二次的时候,家里已经对他失去信心,让他去蹬三轮车挣钱。心有不甘的他还是偷偷参加了第三次高考,虽然分数没能上本科线(差五分),但由于英语成绩突出,他从专科破格升入杭州师范学院的外语本科学习。(www.daowen.com)
马化腾,1989年参加高考,考入深圳大学;李彦宏,1987年参加高考,考入北京大学;刘强东,1992年参加高考,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假如没有高考,不知道是否会有后来的腾讯、百度以及京东?
记得看过一幅漫画,记忆颇深。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正在摇篮中酣睡,肉嘟嘟的小脸非常可爱。婴儿的旁边有一句旁白“距离高考还有6750天!”
这虽然是一句戏言,但是稍加分析之后,你会发现这句旁白也不算特别离谱。对于很多孩子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长达十几年的努力与铺垫,终究都是为了高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