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院士文化如何促进万众创新

研究院士文化如何促进万众创新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科学院——中央研究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这是中国院士制度创立的重要标志。这些研究对于中国院士制度更好地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迫切要求,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意义,都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研究院士文化如何促进万众创新

人类社会总是会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制度。院士制度就是在产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科学革命的强烈推动下应运而生的。当时在科学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英、法两国,在17世纪60年代相继成立了作为国家学术机构的科学院。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正是欧洲的科学革命催生了院士制度。

今天我们汉语中所使用的“院士”一词,是从英文的Academician翻译过来的,是指Academy的成员(a member of an academy),本义也可以指“从事学术(或艺术)工作的人”。Academy这个词语在当时属于普通的日常用语,任何一个学术团体甚至一所高级中学都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所以Academician这个称呼本身并不表示它所指代的个人具有多高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任何一个地方性的或一个专业性的Academy成员,都可以称为Academician。“院士”这个汉语词汇,据说是傅斯年先生翻译过来的,这个汉译将西方的“Academy(学院)”与东方的“士”合成一个新词,在某种意义上说既继承了中国历史上朝廷智囊机构“翰林院”这一名称构词中的核心成分,又把中国文化中对于知识分子最常用的称谓“士”字用了进来,使这一译名既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又在中西合璧的构词方法的绝妙运用之中,十分精当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蕴和语言大师精湛的翻译水平。

我们今天讨论的院士文化中的院士,已经是指一个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正式成员,而这种学术机构一般就是国家级科学院。1660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科学院,这是由12位在当时英国学术界最具名望的学者发起组织的学术团体。这个组织最初没有正式的名称,只是到了1662年,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专门为它颁发了宪章。于是,这个学术团体就成为国家最高的学术机构,定名为“皇家学会”或称“伦敦皇家学会”,用今天话来说,就是由原本的群众团体升格为正规的国家体制。无独有偶,法国的国家最高学术机构也是由21位著名科学家在1666年自发组织起来的,到了169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认为应该把这个组织置于王室的保护之下,就将它命名为“法兰西皇家科学院”,并且给予较大的财经资助。由于具有较为优越的发展条件,法兰西皇家科学院取得了较大的科研成就,并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当时的欧洲,跟法兰西皇家科学院齐名的还有普鲁士科学院(Preus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Berlin)和俄国彼得堡皇家科学院(Académie Imperial des Sciences de St.Petersbourg)。它们的建立都和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有关。成立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倒是由政府发起建立的,但由于当时美国的科学研究水平还不是很高,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创立者在整体上尚未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望,再加上成立过程出现的一些瑕疵,它在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对美国的科学研究没有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中国的第一个国家科学院——中央研究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仿照西方国家科学院较为普遍的院士制度这一模式,同时在当时国内的政治、文化、学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到1948年,中央研究院在经过20年的运作之后才正式建立了院士制度。这是中国院士制度创立的重要标志。194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取代原中央研究院,成为国家最高科学研究机构,原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制度在大陆也就随之废弃。1955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学部制度,有4个学部共233名学部委员。199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在1977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组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6年继承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制度,再次选举了学部委员。1994年6月成立的中国工程院,则是我国工程技术界最高的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它本身就是由院士组成的。目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构成了当今中国院士制度的具体形态,同时也见证了院士制度在中国所经历的曲折而独特的重建历程。

今天,院士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已经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乃至文学艺术的创造中最为杰出的人才群体,是一个国家科学探索、智慧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的具体表现。然而,由于学术研究自身所具有的高度的专业性,以及高端人才的稀缺性,对于普通群众来说,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还是显得比较陌生,跟大众的日常生活似乎有着较大的距离,社会上更多的是以高山仰止的心态来看待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正是这种阳春白雪现象的存在,使得人们对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了解,跟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以及所发挥的社会作用相比较,还是很不相称的。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于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研究,这些年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对于院士制度的研究和讨论也开始得到社会的重视,有不少从事科技哲学、科技文化、科技管理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学者,开始对中国院士制度的形成历史、时代影响、运作模式、存在问题与改革方向,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我国院士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看法,发表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于院士个体的成长过程、专业造诣、学术成就、社会作用和人文情怀,都有不少的介绍和评述。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也出现了一批研究院士问题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有的论文尤其是一些博士论文,通过对中国院士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国特殊的国情如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科研实力、舆论环境的实际情况,对于院士制度的建设、发展与完善所产生的具体作用的分析,对不同历史时期遴选院士的方法的回顾总结,对中外院士制度和运作模式的比较研究,都在考证事实的基础上,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指导下,对相关问题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和理论阐释。这些研究对于中国院士制度更好地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迫切要求,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意义,都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几年来,学术刊物发表的有关院士的研究文章,正在出现逐年增加的势头,这一现象令人欢欣鼓舞并且值得充分肯定。

大众传媒在这方面也做了更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侧重于对院士遴选的规则分析评论及有关问题的批评,尤其是在增选两院院士的过程中,就会有较多的新闻报道关注此事,论者会对当下中国的院士制度,具体会涉及院士的社会地位、他们所掌控的学术资源及各种待遇,还会对院士遴选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论辩,还有一些直接对某些不择手段想挤进院士行列的投机分子予以揭露与抨击,把这类虽然极为个别,但却造成了一灶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麻烦制造者们违法乱纪的恶行丑态,如学术上的弄虚作假,申报过程中的行贿舞弊,更为恶劣下流的甚至雇用打手威胁乃至对反对者施暴等不法行径公之于众。大众传媒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虽然也有一些揭露和批评有吸引受众眼球之嫌,但大多数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揭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的角度来关注院士制度的,这样的做法只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应该说对于中国院士遴选方法的优化和院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都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www.daowen.com)

大众传媒对于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关注,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两院院士的模范事迹的正面报道,对他们的学术造诣、研究成就、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宣扬与表彰,尤其是院士们在高新科技领域做出的贡献的热情宣传。这些宣传报道充分肯定了院士们在创新道路上所经历过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褒扬了他们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来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不懈探索,揭示了他们的贡献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是重要的动力与根本的保证。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工作,为全社会创新精神的培养、奋斗意志的鼓励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弘扬了榜样的引领作用。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新闻报道也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广大受众关注名人好奇心,也会促进社会对院士群体的了解,有助于扩大院士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社会的科学知识水平,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作用,用更强有力的知识和智慧去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众传媒对于院士的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奉献社会的积极关注,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们国家更好地形成及优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时代氛围。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关注的广度与深度还不能很好地反映院士们所做出的贡献,也跟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虽然院士都是名人,但由于某些院士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可能跟民众现实生活暂时还没有发生较为直接的联系,不少基础研究要在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成为媒体和群众对他们的工作及所做出的贡献关注不够的客观原因。其次,由于有些院士所从事的高新科技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涉及国防建设等原因需要严格保密,在一个严格规定的时间范围里,这些院士的研究开发工作乃至普通的社会活动,就很少甚至根本不能在大众传媒中曝光。再次,有一些院士严于律己,行事低调,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钱锺书先生,他生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既是名扬天下的大作家,又是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但是他一概拒绝媒体和他人的采访。他用那句富有钱氏幽默的名言,风趣而又委婉地谢绝登门造访的来客:“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样的高风亮节对于大师个人来说,确实是一种伟大的谦虚,尤其是在多少人为了名利打破头、劈开脑的当今社会,更是值得我们由衷的钦佩。但是,这对于人民群众更全面、更充分、更深入地了解院士的奋斗经历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就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此外,对于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关注,在深度上同样存在着很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虽然已经有一些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着重于史实的回顾与整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有些论文对院士制度的完善、院士遴选方法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些论文则侧重于院士群体的细分研究,从性别、籍贯、年龄留学情况、学科分布以及获得奖励表彰等方面对院士群体进行类型学的研究。这样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它把人们对于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关注,从社会观察的层面提升到学术研究的高度,既促进了对于院士制度的理性思考和科学关注,又通过学术研究的渠道阐释了院士制度的社会意义,概括了院士群体重大的社会贡献和崇高的人格力量。但是,由于院士制度在专业上所特有的高端性,院士群体在普通人中间无形之中形成的高山仰止的敬仰心理,现有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学术深度,还未能系统深入地阐发院士制度的本质特征,也没有从院士群体在思想探索、科技发明和文化创新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先驱作用,去探讨作为人类先进文化代表的院士群体的文化内涵、历史功绩和特殊使命。也就是说,在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学术研究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开展更为深入的探讨。

因此,如何在先哲和时贤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开展对院士问题的研究,尤其需要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术路径着手,拓宽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思维。本人认为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切入,认真探讨作为文化现象的院士制度所包含的哲学、史学和人学的丰富内涵与生动意蕴。这样就能打破广大群众对院士制度的某种神秘感觉,能更充分地展示院士群体在科学技术、思想创新和文艺创造中的杰出贡献,而且能够进一步深化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提高处于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人的创新创优的积极性,更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榜样的力量和高端文化的引导。

从文化学的角度切入对院士问题的研究,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首先,这样的研究能够通过对院士制度的文化内涵的考察和阐释,在总结中外院士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阐述院士制度对于促进科技发达、艺术繁荣和思想创新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更加准确地把握院士文化的深邃的本质特征,使全社会对于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富有理性精神的层次;其次,通过文化类型学的分析,对院士文化的本质特征、运行模式、结构要素和发展态势,进行系统的哲理分析和意义阐释,为院士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并且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力求探寻院士制度科学运行的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就能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使我国的院士制度建设走上更为自觉的道路;再次,从文化学的高度对院士问题的现状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发展水平的院士文化的比较分析,努力发现中国院士制度建设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从政治经济、观念文化、社会习俗和发展道路的多种角度,探索完善院士制度的相关措施,为中国的院士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方法,促进中国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进一步为全面深入改革开放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本书希望通过对自由自觉的创造这一人类本质特征的阐发,探讨院士制度是怎样在积极主动地适应人类社会创造活动的历史要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艺术家和成就卓越的大学者,是如何通过院士制度和院士这一光芒四射的荣誉而获得社会的重视与褒奖;希望通过对中外院士制度历史发展的系统考察,力求从文化哲学的高度阐释院士制度的人文内涵、历史地位和社会意义,同时努力阐释院士制度作为制度文化的顶层设计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创新活动,而以精英文化的存在方式,特别是以院士个体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意志、胆魄和技艺,在思想、科技和文艺等各个领域所发挥的先锋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榜样的力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的强大动力;在这些较为宏观的阐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再从矛盾的一般性回到矛盾的特殊性,对中国院士制度建设的艰难历程和独特结构进行扼要的历史回顾与构成分析,重点讨论当今中国院士制度在神圣化与世俗化张力中前行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院士群体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任务中,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发挥更加巨大的历史作用,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同时,本书的研究和写作,还包含着这样一个愿望:通过对院士制度的文化研究,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关院士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初步建构院士文化学这样一门文化类型学科新的分支,充实并完善人类社会对院士制度这样重要的文化现象的理解,把院士研究从目前的科技哲学、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史等学科中的分散状态中整合起来,逐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门类,以便更加准确、系统、深入把握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的本质特征,使院士研究能够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促使它在学术研究的范畴中勇敢前行,在更多的有心人的热情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范畴与知识结构,逐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