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个性化特质:健康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教师个性化特质:健康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所在。这12个方面的表现,处处显示出真诚、热诚、真知灼见、肝胆相照,它是作为一名教师人格魅力的最高境界,但又是一名教师平凡而又朴实的精神境界。“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也就是说,教师人格应该是全社会的表率。首先,教师劳动的特点规定了教师人格的特殊性。所以各个社会和阶级总是对教师人格有特殊的要求。

教师个性化特质:健康的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而是大师之大。”大学是这样,幼儿园、小学、中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大师之大,大在何处?大在比学术水平和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上,那么,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什么?

是爱。爱事业、爱学生、爱所有的学生——聪明的抑或是迟钝的,漂亮的抑或是难看的,家庭富有的抑或是贫寒的。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是把握了教育的真谛,我们的“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前提,就是爱每一个学生;我们的“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孩子在爱的滋润中健康长成。

是真诚。真诚不仅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美品质,还是一种神圣的哲学。“诚”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所在。美国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名学生的信,总结出教师人格魅力的12个方面。这12个方面的表现,处处显示出真诚、热诚、真知灼见、肝胆相照,它是作为一名教师人格魅力的最高境界,但又是一名教师平凡而又朴实的精神境界。所以,人品、学识、力量、智慧、诚信、爱心……,是比金钱更为宝贵的财富,教师就是要构建起一座座人格魅力的精神家园,守一片淡泊,教化苍生,矢志不移。

一般意义上的健康人格,美国学者乔拉德和兰兹曼在其著作《健全人格》一书中这样说:其一,是指这样一些行为方式,它们使人生气勃勃,并且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其二,这种行为方式由理智所导引并尊重生活,因此以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人的意识、才智以及热爱自我、自我环境和他人的能力都得以发展。从这个定义看,健康人格是介于一般人格和理想人格之间,就目前我国教师的实际看,健康人格就是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格,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集进取性、创造性和协调性于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格。

这里的进取性,即进取精神。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一个进取性极强的人。因此他相信,唯有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拥有未来。他对生活和工作中困难的回答,就是迎接挑战。当今世界,挑战和竞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欢迎竞争,认为竞争是民族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是教学和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因而,我们总是百折不挠地参与竞争,争取竞争的胜利,实现理想目标。

这里的创造性,即创造能力。创造性是人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人类拥有无限未来的根本保证。正如高尔基所言:“人类的生活就是创造。”尤其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在这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我们的教育改革和振兴无疑是一项伟大而艰难的创造性工程。只有我们大胆开拓、共同创造,才能完成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任。(www.daowen.com)

这里的协调性,即协调品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热爱社会主义和人类的正义事业,怀有振兴中华民族的理想。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上讲究顾大局、识整体和尊重他人的利益,必要时能为他人、为学校、为社会公共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总之,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品格三位一体构成了当代健康人格的一般模式。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既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能力,又有平等合作的协调品格,他热烈地追求事业的成功,勇敢地开拓人生的道路,积极地创造人生的价值,同时,又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坚持原则,讲究道德,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的建构,离不开个体、社会、文化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个体自身条件的制约,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结构的整合,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任何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都要经主体“内化”之后才能对人格发生作用。因此,发展健全的个体是实现健康人格的必要前提。只有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协调能力,才能跨越各种思想障碍,发展健全的个体人格。其次,个体人格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格主体必须站在社会的沃土之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才能建构和完善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健康人格。再次,文化也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发展,人格是文化在人身上的烙印和凝结。我们正处于中西文化激荡、古今文化碰撞的“文化变迁期”。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并吸收西方文化中那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科学地建构健康人格。

显然,健康人格的建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健康人格的建构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主观认识和努力,坚持将主观认识付诸于实践,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均衡协调人格素质的完善,使自己的人格水准不断提升,推向新的境界。

人格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的烙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人格特质和模式要求。“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古人云:师者乃人之模范也。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要成为信息鉴别者、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人格模式要求应当先于、优于和高于其他行业的人格模式要求。也就是说,教师人格应该是全社会的表率。塑造现代教师人格,既是教师劳动的特点、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内心的愿望。首先,教师劳动的特点规定了教师人格的特殊性。教师劳动与其他行业、特别是与工农业劳动相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生一代,是做人的工作。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各自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主要劳动工具是人,是涵盖着其全部人格、知识和才华的教师本人;教师的劳动产品也是人,是能够带着教师在他心中播下的种子,使之发芽、开花、结果、播撒更多的种子影响社会的学生。所以各个社会和阶级总是对教师人格有特殊的要求。一般来说,教师不管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如何,总是凭着自己的职业良心,尽可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与熏陶。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优秀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他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并躬行实践,表现出特有的教师人格。他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他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他的思想和行动深刻地影响他的学生,使许多学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伟大人格至今仍为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所敬仰,也为其后的我国一代代教师所仰服。其次,教师肩负的责任决定了教师人格的高尚性。在新时期,人民教师肩负着把我国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的重任。现在的在校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求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专业知识,还要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家加里宁曾语重心长地说过:“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们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完全嘱托给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