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看到绿光,谁就能得到幸福。
编剧:埃里克·侯麦、玛丽·里维埃
导演:埃里克·侯麦
主演:玛丽·里维埃、阿米拉·舍马其
◎日常的奇迹
林松
在日复一日的疲惫生活中,我们是否该相信奇迹?
很多人认为,《绿光》名不副实,配不上金狮奖,也配不上侯麦的大师地位。他们的抨击焦点往往放在女主角德芬身上。德芬是个巴黎的女白领,刚刚结束一段关系,准备度假时又被女友放了鸽子,心情郁闷至极。在马赛的海边,她得知一个传说:谁能看到绿光,谁就能获得幸福。于是,看到绿光,便成了她的一个期待。(www.daowen.com)
在“小资”这个词刚普及的时期,《绿光》备受推崇,德芬是小资的代表。然而时移世易,小资一词很快被打成贬义,成为矫情、做作的代名词,期待绿光、爱读《白痴》的德芬也被视为“作女”。
德芬身居巴黎,爱好文艺,平胸,喜素食,性好孤独,甚至有点偏执。她拒绝吃蔬菜做的肉饼,因为感觉“很沉重”,也拒绝吃花,因为“花是属于诗和画的”。旁观者看来,她这样的行为的确太过矫情。但侯麦用日记体的形式,以纪录片般的平视视角,进入德芬的日常生活,让观众容易代入德芬的所思所想,切身体会她的烦恼和期待。
绿光究竟代表什么?真的能带来幸福吗?我认为,这只是侯麦的虚晃一枪罢了。德芬无疑是失落的,尽管她有稳定的生活、不错的收入,但她的情感没有着落。她在城市游荡,尝试遇见新的人,马上又转身离开,宁愿孤独地上路。这种宁缺毋滥的态度很贴合现在的独立女性,而那道传说可以洞见人心的绿光,则是她渴望爱情的象征。
爱情无疑很重要,尤其对女人来说,随爱情而来的,除了心灵的契合,还可以有生活的改变,甚至阶级的跃升。爱情是超越世俗的,也是世俗的。德芬所追求的爱情,显然拒绝了世俗的纷扰,相当稀有,就如同看见绿光的人一样罕见。于是,潜意识里,绿光和爱情联系起来。德芬怀抱这样的期待,坐在海边等待绿光。她面对万桑的求爱,要求他等等,再等等,直到遥远落日下海天之间闪过一道绿光,她才忍不住哭了出来。电影就此结束。
这一刻,绿光之于德芬,不只是爱情,更是世俗生活中的奇迹。
德芬相信奇迹,所以她期待绿光。这种期待让她变得脆弱和敏感,和身边的人格格不入。侯麦安排了一个瑞典女孩莱娜与德芬作为对比。莱娜作风大胆,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各色人等之中,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和德芬的坚持、有所期待不同。人们误以为这种期待,就是矫情,就是做作。《绿光》是描写期待最伟大的电影。1954年,罗西里尼对当时的影评人侯麦说:“我知道想要到达目的地的期待有多重要,于是我不描写目的地,而是描写期待,然后我骤然收尾。”看到绿光的那一刻,德芬泣然涕下,我们知道她哭的不是爱情,不是身边的男孩,而是在为她自己哭。
她仍然相信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