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1947年中国电影《假凤虚凰》

1947年中国电影《假凤虚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剧:桑弧导演:黄佐临主演:李丽华、石挥◎《假凤虚凰》:一次西方电影类型本土化的尝试黄望莉/赵彬从某种层面上讲,1947年由文华公司出品的《假凤虚凰》,似乎为早期中国电影受到好莱坞的影响提供了一例明证。作为市民喜剧的代表作,《假凤虚凰》的内外部形式似乎皆符合好莱坞乖僻喜剧的惯例。

一出趣味盎然的喜剧金钱与地位的真真假假,终敌不过我对你的爱。

编剧:桑弧

导演:黄佐临

主演:李丽华、石挥

◎《假凤虚凰》:一次西方电影类型本土化的尝试

黄望莉/赵彬

从某种层面上讲,1947年由文华公司出品的《假凤虚凰》,似乎为早期中国电影受到好莱坞的影响提供了一例明证。作为编剧的桑弧,和他的老师朱石麟一样,爱看刘别谦和坎普兰的电影,这再次印证了这种说法。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影片呈倾销之势的国内电影市场中,小报记者几乎很容易就能指认出该片的类型——趣剧,即美国的乖僻喜剧,或称神经喜剧。

作为市民喜剧的代表作,《假凤虚凰》的内外部形式似乎皆符合好莱坞乖僻喜剧的惯例。一个先进的喜剧冲突:三号理发师杨小毛假扮企业经理,向登报征婚的归国富家女范如华求婚,想以此捞得钱财;另一边,刊登征婚启事的范如华小姐其实囊中羞涩,只想以富家女的噱头钓得钻石王老五,求得一个体面的生活。于是,两只家雀儿,一个扮假凤,一个演虚凰,相互做戏,费力掩饰,各自闹出不少笑话。(www.daowen.com)

尽管《假凤虚凰》与“二战”前好莱坞的乖僻喜剧有着显在的关联,但事实上,在处理爱情电影内在核心主题的问题上,两者显示出明显的不同。在诸如《一夜风流》《街角商店》这些经典的乖僻喜剧影片中,爱情,准确地说是男女主角的情感关系,成为影片重要的叙事线索和被叙述对象。故事往往是两个存有冲突的主角在打打闹闹中逐渐产生感情,而后又不可抗地分离,一方幡然醒悟,曾经厌恶的人实际上成了自己真正在乎的人,于是毅然转身投向真爱——爱情电影中经典的“落跑新娘”形象便由此而生。乖僻喜剧中人物冲突、喜剧桥段是其夺人眼球的包装,对真爱的表达和歌颂才是其内里。

影片《假凤虚凰》是通过一系列的喜剧细节来展开叙事:杨小毛一则忘不了自己的老行当,相亲时习惯性地打响指,听到叫号总得答应一声,就餐时又把餐巾当成理发店的围巾来用;二则装富人时又是马脚频出,往往赔了夫人又折兵。范如华处亦是如此:她用婴儿玩具掩盖孩子大哭的窘境,让同学(闺密)假冒自己的秘书,以及在理发店中,杨小毛面对前来烫发的范小姐和来质问的杨太太时无法左右逢源。当然最后,范小姐于当铺处知晓杨小毛真实身份,“杨老板”不过是个理发匠,求婚的钻石戒指不过是个地摊假货,而杨小毛则在之后知晓范小姐不过是个房子租期将到、无处安身的寡妇。两人以婚骗财的富贵梦已碎,一拍两散。这些桥段,编导都充分发挥了无巧不成书的叙事技巧。

影片最终迎来了一个爱情喜剧的完满结局:杨小毛后悔对范小姐言辞过激,范小姐则在友人的劝说下,意识到嫌贫爱富终不可取,两人重归于好,一同在理发店工作。影片轻动作重语言、对白密集、多室内场景、环境缺乏变化等特征也使得《假凤虚凰》在其外部形式上与经典的乖僻喜剧如出一辙。当然,其中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影片导演黄佐临为戏剧导演出身,因此整个影片很好地体现了戏剧“三一律”的叙事特征、场面调度,甚至演员最后的谢幕都带有很浓的舞台剧色彩。

在《假凤虚凰》的经典爱情喜剧叙事架构中,爱情故事本身显然被弱化了,杨小毛和范如华的“喜剧表演”凌驾于两人的情感关系之上,成了影片重要的叙述对象。两人最初见面,并且迅速地求婚/答应求婚、约会、安排婚事,这些不过都是为了快速达到谋财的目的(如果说有什么能体现两人之间确实有过感情的话,恐怕只剩杨小毛在初见精心打扮的范如华时的神情了),最终又因谋财不得而狠心撕破脸。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显然没有假戏真做或入戏太深。在得知范如华因欠租许久而将要被赶出去时,杨小毛未曾出手援助。而后,两位主角的态度又立刻在友人的劝说下发生改变,杨小毛愧疚于说话过狠,毕竟是自己目的不纯在先。范如华同样在朋友的告诫下反思自己,不该为了金钱就把自己出卖,也不该因为杨小毛是个理发匠就瞧不起他。

于是,影片的落脚点便转移到了“劳动光荣,自食其力”的社会教育主旨上,对主角嫌贫爱富的价值观和婚恋观给予讽刺。当然,在影片中这种讽刺是相当温和的(影片尚算不得是讽刺喜剧)。乖僻喜剧似乎在此具有了中国寓教于乐的艺术特色。如果说好莱坞的这类爱情喜剧以真爱为由潜在地消弭了阶级或不同价值观等的对立和冲突,那么《假凤虚凰》则直接把这层意思拿到明面上来说了。

当然,作为中国早期电影中最为卖座的影片之一,《假凤虚凰》也可谓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西方电影类型本土化的尝试。在此之前的中国爱情电影大多取材、依托于本土传统的文艺作品,以苦儿弱女为其叙事内容,而《假凤虚凰》则根植于彼时上海这一独特都市文化发展景观上,女性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爱情,而是主动地选择爱情,这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上海外来文化和新兴市民阶层崛起带来的必然后果。

传统的家庭伦理下的爱情观在彼时知识分子的眼中已然瓦解,他们尊重市民个体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所必然面临的种种生存、思想和情感的困境,并且劝慰性地表达了需要诚实做人、自食其力的向上精神。无论是影片《假凤虚凰》本身,还是故事中的这种爱情模式,都细细描摹了都市发展过程中中产阶级的生活空间、日常起居和消费方式及其所赋予的由里及外的浓浓的海派文化的活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