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要的农药品种估计有100~150种即可敷用。原因有两个:(一)农药作用的对象是生物。如一种药长期持续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故品种一般不宜过少。(二)我国幅员广大,作物品种繁多,因而害物的种类亦是非常多的。100多种药剂的分类应该有个大体的比例。如杀虫剂是否在40%~45%,杀菌剂在18%~20%,除草剂在18%~20%,其他15%~24%[其他包括(1)杀鼠剂,(2)诱引剂,(3)忌避剂,(4)拒食剂,(5)不育剂,(6)增效剂,(7)刺激剂等(不包括辅助剂)]。最后一大类包括不少农药的新方向。然后在农药产量上亦需有一个比例。有了足够的品种之后,相互间的数量就比较好定了。每一类选几个骨干,加上较多的辅助品种。在现有的杀虫剂中,有机磷的品种和数量都还应极大地扩大,环戊二烯类、氨基甲酸酯类亦应适当生产,六六六和滴滴涕应逐渐缩小比例。在杀虫剂的研究中应注意:(1)寻找增效剂来克服害虫抗药性的问题;(2)用化学和物理加工方法来弥补药剂本身的一些缺点,使其应用范围可以扩大;(3)国内特别需要的药剂,如杀水稻螟虫剂等。
在杀菌剂方面应大力开展研究,原因只有两个:(一)它在农药中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分支,造成的原因是:(1)早期不易估计其危害性,发展严重不易挽救;(2)作物害物同为植物,差距不如动植物之大;(3)高效和广谱的很少。(二)在粮食作物上尤为困难,因要求成本必须低,获得高额利润的可能性不大,故在资本主义国家私商对此兴趣是不大的。所以在美国和加拿大防治小麦锈病解决得并不太好。抗菌素,特别是那些在医药方面作用不大的,是筛选农药抗菌剂的一个重要来源。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注意得非常不够,即使筛出的药剂有一定的缺点,亦可以用化学局部改造的办法使之适用。建议将杀菌剂,特别是用在大田作物的杀菌剂,列为农药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国内有此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和国际的差距在这方面最小,超出他们的机会亦就多些。
除草剂是国际农药中最为蓬勃发展的一支,品种极多。国内选用若干,问题不大。困难在于密切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如杂草的类型、土壤的性质、气候的差别、邻近的作物及前后茬的安排、原料的供应、成本的高低等等,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困难。例如,敌稗是触杀性药剂,江南稻田不是数百亩数千亩成片,而是小块插花,邻近有豆类和菜蔬等作物甚多,喷药时必然会波及造成损失。西马津是长效的药剂,在温度低、土壤黏性大的地方分解甚慢,必然影响后茬的生长等等。
诱引剂、忌避剂、不育剂、增效剂等都是重要的新的发展方向,前景远大,需要我们组织适当力量从事跟踪。(有机所在搞玉米螟诱引剂的研究,北大和南开在不育剂的研究上都需要加强。)土壤除害剂(包括杀虫、杀菌、除草)亦是国内农药一个值得注意研究的内容。
至于赶超国际水平的问题,有些不成熟的意见可供参考:
1.近代农药发展只有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自滴滴涕(1936)、六六六(1942)的引用开始,从原先以无机化合物及天然化合物为基础,改变为以合成有机化合物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有机化合物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是无机化合物的几十倍或几百倍。)我们认识这一变革过程的巨大意义,同时看到人家走的路还不是太远,所以应当加快我们的步伐,赶超并不是太难的。当然亦必须认识到人家有机化学的基础是雄浑的、强大的,队伍也比我们多许多倍。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作为化学工作者,合成农药的时候需要许多方面科学工作者的协助和合作:植物、昆虫、细菌、农、医、土壤、化工、生理、生化等等。如何组织队伍?我们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在每一机构内都有庞大的人员组织。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本着多快好省的精神,采取了大协作的方法。几年来的初步经验告诉我们,需要小配套加大协作。以前小配套不够[化学合成与加工、生物初筛、试制车间(制出足够初步试验所需量——数十至几百公斤)],大协作的面亦不够广(天然有机、生理、生化,尤其是生理、生化,它们在农药的作用机制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协作单位的适当选择亦是必要的。否则浪费药剂、浪费时间,得不到数据或者数据不可靠反而混淆了正确的结论。(今年除草剂一号在果树方面的试验遭受了挫折。)
在队伍组织上必须精干,每个人、每个单位必须发挥应起的作用,否则就无法很快做出成果,更谈不上超越人家。我们应深刻体会,协作组织工作的好坏是缩短农药从研究到生产周期的关键。过去两年的工作在这方面是不够正常的,需要改进。
2.农药合成以后,如何正确地使用和取得最大的成果。这里有人员训练的问题和器械的问题。使用农药的人员不仅需要有训练,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掌握一定的技术。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赶超,在器械上就不能因陋就简。现在很多人主张多采用粉剂,这只是在应付目前紧急情况下可以如此。而粉剂不如溶剂或乳剂先进,主要有三点:(1)黏着不好,(2)易被风吹到目标以下,(3)用药量大得很多。我们在喷雾器上比先进国家落后至少20多年,人家在20年前不仅有很好的各种喷雾器,而且已有各种迷雾器,可以喷射粒子直径在300微米以下,一亩地可均匀地喷洒三四升药液,最少的达0.65升(即645毫升)药液。从1964年起,他们又用飞机上的微粒雾化装置将一亩地的均匀喷射量减至40毫升(不到1市两),粒子的直径为70~80微米。这就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又大大地减少了药液的消耗,缩短了施药的时间,而且能精确地控制用药量,在山区和缺水地区也都能进行作业。(www.daowen.com)
人员训练的问题,由于大量知识青年下乡工作和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到农村蹲点,可以适当地得到解决。器械问题建议先解决迷雾器(背负式及二人担架式)和小型飞机的微粒雾化装置。各省都应拥有若干架小型飞机为省内短途客运或载货之用,只需向国外购买一两台上述喷雾装置进行仿造,每个省装备十几台即可解决作物大面积发生灾害时的施药问题。可向受益的公社分摊费用,亦不影响平时飞机的客货运输。这比让公社自行装备大型迷雾器要快得多(一架飞机一天可喷洒2000~4000亩),也现实得多。(荷兰自1949年已大规模采用。一架大型迷雾器价格约为2500~7500美元,按人民币计算约合7500~22500元。)至于背负式和二人担架式的迷雾器,应当普遍推广。
3.有机化合物原料供应问题和价格问题。上面提到,农药已从无机化合物和天然产品的基础转到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基础上来,故农药原料的供应90%以上为有机药品。国内有机化学品的缺乏和高价是农药生产的一个巨大障碍。现在我随便举10个有机原料的例子(这些原料并非特殊物质如镍、铬、铂等有地区性的问题,亦不是特别挑选的,而是某几项合成研究上需要的,而且是任何国家都能生产的):
(美元与人民币比价按1∶3计算)
就是无机物的价格也存在差别:
两国的差价少的2~3倍,中等的5~6倍,多的十几倍以至高达34倍!在这种情况下,同国外竞争是困难的。我们国家的整个化学工业水平必须迅速地提高,才能改变这种不利的情况。其重要关键有两个,即煤炭与石油的合理利用。当1959年我们去苏联商讨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时,苏方科学家即指出,煤的综合利用是关系国民经济十分重大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有一定的进展,但不是很快。现在全国石油资源有了巨大的发现,石油产品的化学处理——尤其是催化、裂化、异构化、芳构化亦在开始研究中,有机化学品的供应情况必然会逐步得到改善。为了加速这一过程,建议动员全国广大化学力量突击从事这一工作,农药工作者将为此寄予深厚的希望。
(196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