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最近几次考试,经常有文学常识方面的题,有的填空,有的解释,有的填表。过去我忽视这方面的知识,结果丢分较多,现在想学,又不知怎样学效率才高。”
我喜欢引导学生自学文学常识,怎样自学效率才高呢?
首先,要注意划分文学常识的不同层次。比如对作家的了解,知道了姓名、生活时代、代表作品是一个层次。再深一层,了解他的生平、简历、主要作品的篇目,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经历,知道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更深的层次。需了解的作家的数量也可划分为层次。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作家为例,第一层了解3位文学巨匠,第二层了解8位杰出作家,第三层了解教材中涉及的30位作家。
有的学生感觉文学常识不好学的原因,常由于没注意划分层次。几个层次的知识混在一起都要记。如:不了解《史记》是一部什么著作时,就忙着去背它有多少篇,多少字,甚至列传、本记、表各占多少篇也去背。这样学,势必越学越乱,越学越没兴趣。弄清了文学常识层次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自己应掌握到哪一个层次为宜。
对中等知识水平的学生,我觉得能记住初中教材中的20位现代作家,30位古代作家和10位外国作家的姓名、别名、生活时代、国籍、代表作品,和作品中的名句也就可以了,更深层次的知识宁肯不学。这样看起来,似乎学的量少,但由于符合实际,掌握得牢固,比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得不扎实,效果要好些。(www.daowen.com)
其次,编织一个知识网络。散乱的知识不容易记忆,编成网络的知识学起来事半功倍。将学过的几册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先按古代、现代、外国分开,分别列成表。如古代文学常识简表如下:
另外再列一张现代(含当代)文学常识简表和外国文学常识简表。
这样制成的表,互相关联,容易记忆。既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又使零乱的知识网络化,表格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