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景复现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将他们生活中的经历以场景再现的方式呈现于主题墙,既能调动起幼儿“我喜欢……”“我去过……”等自信而愉悦的回忆和体验,还能通过同伴互动、师幼互动等方式引导发现新问题,激起后续的探索之路。
比如,“孩子眼中的动物园”主题墙采用场景布置的立体呈现形式,共同建造属于幼儿的动物园;配备图书、动物图片等资料支持幼儿查阅,提供各种低结构材料支持幼儿探究和表征;同时设计插片式版面,方便幼儿将自己的喜好、问题和成果进行分享。在连续地自主学习及日渐丰富的场景中,墙面展示了研究过程,增强了幼儿对动物的了解和喜爱。这一主题墙的呈现,借助墙面、地面条件,以动物造型为主的场景布置,激发幼儿对各类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进行观察、探究和表现的意愿,带领幼儿更多地了解动物外形,比较它们的特征。
场景再现的方法始终与幼儿多元表征相结合,共建逼真的大自然氛围,给幼儿以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同时,教师适时地将共商归整和幼儿自主探究相结合,帮助幼儿主动地、逐渐地构建对动物的关爱及对其特征、习性、本领的认知;并且将静态呈现与动态调整相结合,在过程中及时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对动物的了解程度,进一步促使自己思考以怎样的方式有效推进幼儿的学习和主题的发展。
(二)经验拓展
在主题墙呈现后,针对师幼互动与同伴互动而引发的新问题、新探索,教师需鼓励幼儿积极描述记录,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思考解决,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支撑,帮助其共同探讨,梳理经验,形成共鸣,在这样的分享中,促进其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的获得与优化。(www.daowen.com)
比如,在小班“动物花花衣”的主题墙呈现中,通过家园互动收集材料,教师引导孩子找找在生活物品中哪里有黑白条的斑马纹,哪些物品上有豹纹,长颈鹿斑纹出现在哪里……生活物品的植入,让幼儿形成情感与经验的连接,引导幼儿在观察身边事物中,学会辨识动物的明显特征,喜欢上收集各种常见的有动物图案的生活用品。幼儿也进行了观察、比较、触摸、感知、回忆等学习活动,全方位参与,产生更强的共鸣。
小班孩子对动物的认知比较外在和具象,他们对动物的外形特征、皮毛颜色等方面比较感兴趣。通过整理、对应,孩子们会忽然发现动物身上的花纹被广泛应用在人类的各种生活物品上,从情感上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动物的亲近和喜爱。
再如,中班“玩具总动员”主题墙,则动员家长与幼儿一起找寻、搜集他们小时候的玩具,发掘真实生活素材的价值,体验不同时代的玩具有的丰富玩法和多种乐趣。
又如“常用的工具”主题墙,运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既展示了大量的常用工具,帮助幼儿认识各类工具及其用途,又鼓励幼儿进一步关注生活中的工具,发现它们独特的功能,搜集、丰富、分享相关信息和使用经验。
教师通过场景复现和经验拓展等方式,引导着幼儿对熟悉的生活经验进行再次加工与多元表征,以相互关联的方式进行理解,并学习搜集、交流、询问等各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并让他们在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满足他们喜欢玩在一起,寓学于乐的内在需求,支持幼儿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学习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