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幼儿的学习进行了详尽的解说:在幼儿获取认知经验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将外部经验先整合进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调整自身认知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的情境过程,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经验,在新旧两者相互平衡后,走向一种更优化的认知状态。具体来说,幼儿的学习过程有如下特征:
首先,幼儿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曾经发现,即使刚刚来到世界3个月的婴儿,也是积极的学习者,在面对一连串的声音刺激时,会停止对反复出现的同一组合的声音刺激做出反馈,对新的声音组合产生兴趣。这也表明,即使是婴儿的学习也是带着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出发的,这帮助他们在面对不同的新刺激时做出不同的选择。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主题墙的呈现须关注幼儿的生活认识和已有经验,顺应他们在学习时将新知与已知相融的特征,建立空间区域和经验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帮助幼儿达成理解。
其次,幼儿学习需结合自主与有所引导的双重模式。部分研究表明,幼儿是渴望学习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充满主动的,他们在记忆玩具名称时,往往会较多地去采用说、看和操作这些玩具等策略,以此加深自己的印象。与此同时,在学习语言时,他们习惯于结合具体情境和成人动作等理解、掌握并记住相关的内容,从而学会使用新的词语和句式。不难发现,在这样的双重模式下,儿童的学习成果是非常高效的。这也同样给予教师新的思考:教师在为幼儿提供合理而有效的支撑同时,也需要充分肯定和认可幼儿的自主探索过程,给予他们主动学习的机会。(www.daowen.com)
最后,幼儿学习还需关注主体探究的行为过程。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探究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这时期儿童最主要的特点是:凭借感知觉行动,通过直接经验认识事物。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其过程中的他们是坚持的、积极的并能保持专注的状态。充足且能保持幼儿兴趣的材料和活动,充分且能确保幼儿实现自我想法的时间,使之避免过度干扰,这些正是幼儿天生需要的探究空间与学习环境。
其过程中,他们从一个问题情境出发,调动各种感官,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去体验、去记录、去思考,沉浸其中,逐步发散,最终形成自己的探究过程与学习成果,并体验到自主探究带来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