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理论表明:环境创设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隐性课程,是“无声教材”。幼儿园主题墙作为环境创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多重功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主要是在学习情境中实现的。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就意味着幼儿拥有经历高质量学习过程的可能,这成为教师建构班级环境时努力追求的境界和尽力实现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课程的目标。因此班级环境无形中已成为课程的鲜活生命体,当班级环境的每一个细节都较好地体现着课程理念与目标时,环境就是课程,环境就是老师,环境就是教育目标最生动的演绎。这要求教师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意识,获得直接的知识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方面,班级主题墙最能灵活体现各班教师的教育灵魂和智慧。环境与儿童始终共存、互为依赖又相互作用,而两者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他们成长的质量。因此,创设一个有益于儿童发展的主题墙环境,意味着主题经验得以生动演绎,有益于教育效率和教育品质的提升。力图让主题课程的价值在师幼和主题墙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既是幼儿园课程特征的反映,也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走势。主题墙的设计日益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它被喻为班级中的“第三位教师”“会说话的环境”“活动的教科书”“隐性课程”等,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
另一方面,主题活动特征与主题墙特性有着天然的契合。
其一,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该主题目标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有:
(1)它是一种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师幼共同建构、共同完成的活动。
(2)它强调教师、幼儿、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
(3)它强调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多样化、多形式地对主题认知进行表达。(www.daowen.com)
(4)它是一种既强调过程与结果,又强调经验与分享的活动。
其二,班级主题墙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室空间内,教师根据幼儿现阶段学习的主题内容而创设的墙面环境,它连接各方资源,包含并呈现丰富的信息。其作用是引领幼儿自主探索学习,梳理、记录在主题探究中的发现和获得的经验,反馈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
两相比较,它们的目标非常一致。主题墙自然地也应该成为主题课程落实的途径之一。它基于一定的主题背景,具有师幼与家园共建的特点、多元互动的特性、多元表征的特色,及可激发幼儿的主体性和展现其过程等特质。
目前,需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主题墙这一“隐性课程”的含义?在英语国家,“课程”一词对应的英文是“curriculum”,它的词根源自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意为“奔走,跑步”,其名词意为“跑道”(racecourse),隐喻“一段教育过程”,这与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实施理念一致。但随之而来的挑战是,如何把这一主题墙建设、展开过程视为一个良好的教育课程,如何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主题墙环境,即以儿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织相关内容,让主题墙在互动中不断充实、发展、深入,通过儿童持续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帮助幼儿形成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意义知识的能力。
另外,我们需关注班级主题墙创设的有效性问题。有效性在英语中可以用effectiveness等词汇来表示,effectiveness的意思,即产出对需求的吻合程度。有效性是指实现和达成实际效果及质量的程度,是活动追求的目标。班级主题墙创设的有效性,即指班级主题墙能够刺激幼儿进行积极思考与行动,幼儿能与主题墙进行积极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为幼儿的主动建构主题经验及与他人交流协作搭建平台,使班级主题墙真正发挥应有价值与独特作用,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主题墙创设的有效性(设想、计划与实施)也反映了班级教师的课程力(即课程的创生能力),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智慧,也决定了这一劳动的价值意义能否被体现。
让主题墙体现“隐形课程”的教育价值,我们需要通过对如下几个问题的思索,搭建起从主题墙到课程的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