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放性建构的档案馆建筑空间切入条件分析

开放性建构的档案馆建筑空间切入条件分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档案馆空间建构之初必须重点关注档案馆的运营理念、功能构成以及服务对象的行为模式。档案馆的服务对象是公众,个人和组织都有权利进入并获取已开放的档案。这是档案馆开放性理念对于档案馆建筑空间的第一层面的需求—可感知的开放,促使公众转变对档案馆的认知。在传统档案馆中必要性行为占主导地位,如公务档案查询、历史档案研究等。

开放性建构的档案馆建筑空间切入条件分析

档案社会职能拓展对建筑的需求可以通过功能空间给予满足,而如何来组织空间构建空间骨架,则更多地与档案馆的运营理念息息相关。功能空间是肌肉,空间的构建方式是骨架,档案馆运营方式则是串起各个空间,并将它们整合在骨架下的血管。建筑空间的建构方式与运营理念的统一协调有助于档案馆日常功能运营,反之则周身不畅。档案馆空间建构之初必须重点关注档案馆的运营理念、功能构成以及服务对象的行为模式。

1.建构目标:适应并促进档案馆运营理念开放性转变

(1)可感知—对公众类型的开放

源自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档案馆将在服务观念上消除等级、地位等社会差异,实现所有人群对档案的利用。档案馆的服务对象是公众,个人和组织都有权利进入并获取已开放的档案。这种“对公众的开放”是对传统档案馆的最大突破,传统档案馆对公众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而新时期档案馆则以为公众服务为目标。故此,个人和组织都有权利进入档案馆空间,档案馆要做的不仅仅是打开大门允许进入,更应通过建筑向公众展示出一种开放的社会形象。通过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暗示或鼓励公众进入;通过内部空间的组织,暗示或鼓励公众以各种形式利用档案。这是档案馆开放性理念对于档案馆建筑空间的第一层面的需求—可感知的开放,促使公众转变对档案馆的认知。

(2)可到达—对公众行为的开放

档案馆不仅仅是提供档案利用,更希望消除对公众的一切制度性约束。传统档案馆内部冰冷、限制的档案利用过程难以让人产生愉悦,开放性建筑空间为公众营造宽松、惬意的环境,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档案利用形式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至此,档案馆对外服务部分建筑空间已经呈现出了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建筑空间组织由个体空间的排列组合向空间的复合、融合发展,空间的相互可达性不断提高。这种转变的根源即在于档案馆服务理念的转变—人的惬意体验成为档案馆对外服务追求的核心之一,档案馆不再是统治阶级的宝藏,并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生动、鲜活的信息文化体验中心。在可感知的开放基础上,档案馆空间应该提升空间内的行为自由度,以及外界公众进入档案馆、档案利用者进入计划外档案利用空间的可能性,创造公众与档案馆、档案利用空间的“偶遇”。这是档案馆开放性理念对于档案馆建筑空间的第二层面的需求—可到达的开放,提升公众进入档案馆、利用档案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档案馆的开放性运营理念局限于档案馆对外服务区域,档案库房、技术用房以及办公空间出于安全以及管理的考虑,难以对外开放,在建构档案馆开放性的同时需要避免给档案保存带来安全隐患。本书探讨的重点集中在对外服务功能空间的开放性研究以及与其相关的整体空间架构

2.主观因素:档案馆建筑功能拓展

功能需求催生建筑空间与之适应,功能所容纳的人类活动类型决定空间形式、尺度、界面;同时,空间建造技术的发展、空间组织方式的创新也推动着功能发展。在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建筑功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新的功能对空间及其组织方式提出需求,这正是空间发展更新的根本动力。(www.daowen.com)

传统档案馆建筑的功能设置分为保存、技术、办公、有限利用四大模块,其中保存、技术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整体且面积巨大,办公、档案利用只占较少一部分,档案馆的空间组织围绕它们展开。而当下档案馆的社会职能不断拓展,基于档案利用的对外服务功能不断分化、复合、外延,无论是从面积数值还是面积比例上都难以像传统档案馆一样,将其作为附属性空间简单组织了事。

对外服务功能从原有的少量阅览室,因为社会职能的发展需求增设了展厅、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利用者休息室、音像阅览等,空间的数量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多样的建筑功能需求与有限的建筑面积配置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档案馆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传统的功能分区模式难以适应这种小面积、多功能的现状。需要在空间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同时,展厅等新空间形式的出现也为空间组织带来新挑战:随着影像档案、实物档案类型的增加,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展示逐渐进入档案馆的展出功能;随着传统的线性、图片展逐渐被动态化、实物化的展览所替代,展览空间更加注意体验化、混合化、多维化发展趋势。建筑空间的形式、组织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发展。

尤其是新时期档案馆建筑功能中,对外服务功能部分与档案库房功能的分离特性对档案馆建筑空间组织有着巨大的影响。日常运营中的对外服务功能与档案库房联系较多的建筑功能空间只占到18%。摆脱档案库房的限制后,对外服务功能空间可以更加灵活自由地布置,档案馆的空间组织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档案馆的建筑功能需求是建筑空间建构的基础,将功能空间依据开放性运营理念适当整合、分离、重构将有助于舒缓当下档案馆建筑面积配置与功能需求多样的矛盾;同时为档案馆建筑设计提供新的切入点和思路,在满足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空间形式的创新。此外,建筑功能的拓展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室内空间,随着展览形式的发展,社会活动的开展,对档案馆建筑外部空间、室内外空间交界处提出了更多新需求。建筑外部空间对档案馆相关户外活动的支持,对周边社区公共设施的补充,对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完善与修补都将成为档案馆外部空间设计的关注点。

3.客观环境:服务对象行为模式多样

建筑空间容纳相适应的人类活动与行为,人是行为的主体。建造建筑空间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同时通过空间的形式与组织方式引导人的行为。建筑空间与人类行为在空间使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对人行为需求的研究来建构建筑空间,使建筑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要,在使用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新的平衡。档案馆服务理念的转变,使得档案馆空间建构的出发角度从管理者向档案利用者转变,对服务对象行为模式的解析有助于增强档案馆空间建构的合理性。

依据《交往与空间》中的描述,建筑室外空间中人们的主要活动形式有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参考这种分类方式,大致可以将档案利用者在档案馆内行为分成两大类型:必要性行为、自发性行为。必要性行为对于公共空间设计要求不高,是一种必需的行为,本身具有规律性、目的性,行为过程直接明了。在传统档案馆中必要性行为占主导地位,如公务档案查询、历史档案研究等。自发性行为更多具有自发性、社会性,它的发生对公共空间的设计有更多需求,适宜的空间设计有助于自发行为的发生。

在传统档案馆时期,档案利用者往往都是带着任务进入,静谧压抑的气氛以及时刻关注的视线,让利用者难以有停留的想法,更多的是快速翻阅档案取得相关信息。对于周边其他人则更担心靠得太近,造成不必要的档案信息泄密,阅览室难得出现交谈等社会性行为。这一时期的档案利用者基本属于必要性行为,目的性强,流线直接明了。

在经历了威权型、管理型之后,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档案馆带来了新的服务对象。21世纪以来,我国服务型建设浪潮更是成了档案馆全面扭转服务理念的契机,从那时候起,档案馆的档案收集、档案保存以及档案利用都以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档案利用者从目的性强的档案查询者向多类型、多需求的个人或组织形式转变,不同的利用需求,不同的利用动机决定了当代档案馆服务对象行为模式的多样化。档案利用者在档案馆中的行为除了传统的档案阅览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阅读、观展、听讲座、会面、购买纪念品等等。档案馆对外服务区内,人的行为模式不再是单一的必要性行为,建筑空间也不再是简单地线性组织,呈现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基于自发性行为模式出现了动态、不确定和复杂的特征,传统的线性空间组织等级秩序逐渐被瓦解,非线性的层级关系秩序逐步建立起来。尽管影响档案馆建筑空间建构的因素有很多,城市决策者的个人素质、建设用地的周边现状、档案管理者的工作习惯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对档案馆建筑空间提出要求,但是,建筑师对档案馆开放性运营理念、建筑功能拓展、多样行为模式的理解是其空间建构的基础,故此,档案馆建筑空间的建构从它们切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