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对象的转变,档案馆将会面临不同类型的利用者,社会关系自然日趋复杂。如何有效地协助档案馆建构社会关系网络,树立档案馆开放形象是档案馆建设模式策划的核心。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档案馆的安全与保存体系更加完善,对外界环境的依赖也相应降低,这些也给予了档案馆建设更多的自由与发挥余地。同时,城市中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以及对经济效率的注重更是迫使档案馆采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建设模式,以便适应城市的集约发展。这些都是档案馆建设模式策划的切入条件。
1.策划目标:适应并促进档案馆社会关系网络化发展
(1)档案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组成元素
相关专家与学者在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描述道:“公共生活(政治生活)在广场上进行,但并不固定;公共领域既建立在对谈之上—对谈可以分别采取讨论和诉讼的形式,又建立在共同活动(实践)之上—这种实践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竞技活动。”空间的公共性并不源于其物质本身,而是来自所承载的“对谈”或者“公共活动”。雅各布指出:公共空间通过容纳并推动不同社会阶层公众或组织的交往交流来体现其社会价值,继而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与认同、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城市活力。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多指的是城市的结构体系,如广场、道路、街道、绿地等。随着对城市公共空间认知的不断延展,一些具有较强公共性的建筑外部空间、内部空间等也逐步纳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常见的建筑类型如博物馆、图书馆、市民中心等。服务对象转变后,档案馆成为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设施,是一种面向不同社会阶层和团体的城市公共信息文化资源。档案馆建筑也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这种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活动将其从国王的“壳中剑”转向城市公共空间。它从“飞地”和荒郊野外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这里面包含两个梯次的变化:
档案馆直接与城市空间相连,档案馆封闭自我的运转模式被打破,日常运营中需要从城市空间中直接获取资源,并依托自身资源为城市生活做出贡献,这种与城市空间的交互促使档案馆融入社会,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再者,随着部分档案信息文化资源的对外开放,档案馆场地外部环境、内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向市民开放。
“公共活动”进入到档案馆建筑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也渗透到建筑内部,档案馆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档案馆内市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市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了社会的相互理解,维护了社会稳定。
城市公共空间是面向所有市民、机构的城市空间,每个公民都有进入并享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档案馆是以公众为服务对象的,档案馆具有一种“公共性”。在建设中应关注这种服务均等化带来的“公共性”,注重建筑的城市可达性,方便个人和组织利用,维护档案利用的公平。
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在关注公众的可达性以及公平性的基础上,档案馆的城市选址定位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城市地域范围、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进行分析判断,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跟随政府行政中心建设即可,需要建立自己的评判选择标准。一方面档案馆基于文化科学性与其他文化建筑如博物馆、图书馆等有相似共同点,但另一方面,基于政治机要性也产生了自身特有的影响因素。
(2)档案馆作为城市分项规划系统的重要元素
基于档案馆的双重属性,文化科学性和政治机要性,档案馆在城市空间中从属于两个不同的规划体系: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与城市公共行政设施。两个系统各自形成自身网络,但两者在网络系统构成形式上有所不同。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文化设施在日常运营上联系较少,更多的是通过利用者建立的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在网络关系建构上更多的是关注城市文化设施的均衡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过度集中造成某些城市区域不足。档案馆最初是作为行政设施的附属配套出现,是直接为其他行政机构服务的。档案馆与其他行政机构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在日常运营中存在着较密切的业务来往,是一种合作关系。
作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元素:基于文化的全球城市竞争以及营造自身良好文化环境的需求推动了各国各地区针对文化资源和文化需求的规划方法的探索和建立。对于“文化规划”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文化规划”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来自英国De Montfort大学国际文化规划和文化政策研究室:文化规划是城市和社区发展中对文化资源战略性以及整体性的运用。
文化科学性是档案馆的本质属性之一,档案馆是文化资源的保存者,文化信息的传播者。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规划体系的一员,如何与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认知度高的机构形成差异,避免同质化竞争,有赖于城市文化资源的整体规划,必须从整体层面为档案馆进行自我定位和发展指导;另一方面,档案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中的新成员,通过合理规划选址,布置在恰当的位置、选用恰当的形式建设有助于发挥档案馆的城市文化设施职能,并对现有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优化与更新。
作为城市公共行政设施的重要组成元素:档案馆的另一本质属性政治机要性,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档案馆更多的是对政府文书管理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档案馆建筑也多作为行政附属物,纳入城市公共行政设施中。随着社会进步,政治机要性不再是传统的保守、专制的延伸,开放、民主成为政治机要性的主色调。档案馆保存着大量政府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查询、信息公开、信息反馈展现了当代政府的民主进步。(www.daowen.com)
档案馆作为城市行政设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档案馆作为城市公共行政设施,面向广大市民,满足其信息获取的需求;另一方面,档案馆为其他行政设施提供与档案相关的信息支持,并接受保存它们产生的档案信息。
2.主观因素:自身资源配置与安防保存技术的发展
(1)馆藏资源与建设规模配置
档案的双重社会属性赋予了档案馆多元化社会角色,同时从属于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行政设施。作为公共行政设施的社会职能在经过漫长的档案馆发展历史后已经相当成熟,而基于文化科学性的社会职能却刚刚起步,并受到许多主观条件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档案馆的建设规模与馆藏资源配置。这两者是当代中国档案馆文化传播、公众教育等社会职能的物质基础:馆藏资源构成中文化科学类型档案是文化职能的信息基础,所属区域档案资源是否具有挖掘潜力决定着档案馆二元性中文化科学性所占比例,决定着档案馆属性的偏向;档案馆的建设规模尤其是对外服务部分的建筑规模是社会职能履行的空间基础,面积较小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无法吸引人流进入参观。
随着时间的逝去以及政治环境的转换,许多档案馆中封闭保存的档案失去了机密性,并被国家授权对外发布,这部分记录了时代变迁的档案信息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馆藏资源中这种类型档案的比例越高,档案馆的文化科学价值越大。同时,基于档案馆服务对象的转变,社会大众文化信息也纳入档案资源类型中,可以深入挖掘已开放历史档案的文化价值,还可以加强文化科学类档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丰富自身馆藏。
基于文化科学性的档案资源主要由科技档案、历史档案、地方特色档案以及档案有关的历史资料构成,政治机要性的档案资源主要为现行机关、撤销机关的文书档案以及民生档案等。档案馆的文化科学职能拓展取决于前者的丰富与否,鉴于档案资源的收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依据可预期的档案资源将档案馆进行一次分类,形成:文化资源型、行政资源型两类。域宽广,文化资源配置相对比较丰富,属于文化资源型档案馆。大部分市、县(区)级档案馆馆藏资源多以政府文书档案为主,属于行政资源型,文化资源型集中在少数省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近现代发展中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近代工商业发达的常州等。不同的馆藏档案资源构成,社会关系构成形式也会相应有所调整,行政资源型的作为公共行政设施的属性会更高一些,与其他行政机构的联系也相对密切一些。文化资源型档案馆则更易与博物馆等以文化传播、公众教育为社会职能的机构共建协作。这种不同馆藏资源带来的属性差异在建设模式策划中需要进行区别对待。
目前中国对档案馆规模的界定,这是基于行政级别对档案馆规模的划分。这种简单数据的划分有利于统一档案馆建设思想,避免由于部分政府决策者自身对于档案馆认识局限带来的建设不足,确保了全国范围的档案馆建设水准,但更多的是一种最低水平的反应。同时这种划分标准也过于笼统,面临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城市文化底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显得过于僵硬,缺乏灵活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档案馆建设规模往往根据自身级别、馆藏资源以及所处区域城市文化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在结合现有档案馆自身存储量以及预计使用年限内应进馆档案、资料的数量之和进行估算后得出档案馆建设规模。
借助于我国博物馆建设规模的划分指标,与档案馆建设标准进行研究。其中省级规模档案馆建设中对外服务功能规模与中型博物馆近似,市级规模档案馆与小型博物馆建设规模类似,区县级档案馆建设则规模偏小,对外服务建筑面积难以满足文化科学职能需求。面对不同建筑面积配置,一味地坚持独立建设模式难免将造成城市公共资源的过度分散与单薄。
博物馆建筑中同样有部分办公、技术业务用房、库房等不开放空间,取60%作为对外服务用房。大型档案馆的对外服务功能面积与中型博物馆接近,中小型档案馆则与小型博物馆接近,其中小型档案馆对外服务面积明显偏低。依据面积比较研究,将档案馆分为:建筑资源完善型、建筑资源适中型、建筑资源短缺型三种。综合考量不同建设规模、不同馆藏资源配置,档案馆可以分成6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有所差异,在城市公共空间能够起到的社会作用也有所不同。进入城市空间后,建设模式策划中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一刀切式的建设模式将难以适应档案馆公共服务开展,甚至给档案馆的建设带来阻力。建设模式策划需要根据馆藏资源、建筑规模逐步确定档案馆选址与建设形式。
(2)档案安防以及保存技术的发展
档案记载着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事件或活动,伴随于历史事件而产生。多数档案采用纸质载体形式,容易受到环境变迁的影响,许多档案随着时间流逝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档案馆建筑出现最初的目的是希望给予档案最好的保护,通过档案馆建筑的特殊设计延长档案寿命与使用时间。这种特殊设计表现在两个方面:建设选址对于安全性的关注,建筑库房内温湿度的控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针对档案馆进行破坏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同时视频监控、警报系统等安防设施可以有效地对档案馆周边情况以及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和应对。档案馆的建设模式不再依附于机关大院,可以独立出现在城市空间中。1994版《建筑设计资料集》中明确档案馆“不宜建在城市闹区”,2008年颁布的《档案馆建设标准》采用的是“应选择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的相关表述。两者的表述差异也反映出对于档案馆建设模式的进一步开放。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建筑设备的发展,档案馆建设中可以选用的室内环境控制设备日趋多样。通过这些设备,档案库房内的湿度和温度可以进行有效控制。这种控制要求室内温湿度在一定范围值内变化,对变化的速度也有要求。同时,档案库房中有着大量易燃纸质文件,尤其注重防火安全。随着消防设施的进步,气体灭火以及细水雾灭火技术的出现确保档案馆可以实现及时自救。在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通过建筑构造的创新也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库房是为保护档案而建,有效维持档案所需地最佳环境状态是其构造设计的最终目标。通过库房墙体的构造设计可以较好地控制库房空气温湿度变化。传统档案库房多采用加厚外墙体、少开窗的形式来保持温湿度稳定,现今常用的是复合墙体的构造方法,加强建筑空间温湿度的惰性,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部分档案馆将档案库房置于地下空间,有利于库房温湿度控制,但是需要着重注意地下室防水处理,如采用双层墙体,或在档案库房下设置其他用房。设备技术的进步、施工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为档案馆建设模式的灵活选择进一步松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