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的建设模式与其服务对象范畴、社会关系构成息息相关。以政府机关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传统档案馆日常运营中与普通民众的联系相对较少,故此建设中更多考虑档案保存的有利条件以及政府机关对档案资源的方便利用。通过对传统档案馆社会关系的解读有助于理解以往档案馆建设模式的时代合理性,以及在当代面临的问题。
1.传统档案馆封闭的社会关系
传统档案馆服务对象主要为政府机关,收集保存政府机构在日常管理中所产生的文书资料等,并为相关政府机构的档案室提供业务与技术支持;有限的档案利用也只是为政府机关、科研学者提供档案信息查询阅览等。这种单一的服务对象,单一的服务手段构成了档案馆日常工作运营中的单一社会联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同时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循环,档案馆在运营中不借助于外力也不受外界影响。
2.传统档案馆建设模式
传统档案馆选址需考虑三点重要因素:安全因素、保存条件、利用因素。首先是安全因素,应当注意隐蔽,预防突发事件;其次是保存条件,当时的档案处理保存技术落后,受制于自然条件,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档案存放;最后是利用因素,这里的“利用”指的是各单位利用,并不针对个人。基于这三个要素,传统档案馆一般设置于环境良好、空气洁净的风景区,或建于城市中的政府机关大院,方便各单位利用,且安全性强。(www.daowen.com)
3.档案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离
无论是档案的收集与保存,还是档案利用,都难以与城市市民的生活发生联系,反而不必要的接触会给档案保存带来安全隐患。这种社会联系的缺失自然而然反映到档案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中来,政府机关大院的围墙将档案馆从城市空间中割裂出来,成为一片市民难以企及的飞地,偏远风景区的路途遥远也使民众对档案馆的印象模糊。
服务对象的单一、社会关系的单一以及自我封闭的建设模式将档案馆与城市公共空间分离。档案馆建设中较少考虑与城市公共空间衔接、与其他公共服务体系协同的问题,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安全、保存、管理需求。传统档案馆建设的最大特点在于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离,以一种封闭的姿态来进行自我建设,建设过程中较少关注城市公共交通或城市公共空间配置情况。这种分离来源于当时档案馆的社会定位以及这种定义下所产生的单一社会关系。随着服务对象的转变,传统的建设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关系网络化建构,开放性发展趋势将档案馆从机关大院推向城市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