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断推动建立国家文化资源的共享平台,促进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文化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出台了若干关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如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要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加快文化信息集成,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等措施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共用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逐步拓展范围,带动数字美术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设,大力整合汇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有艺术院团、民间文艺社等方面的数字化资源,不断丰富和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的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www.daowen.com)
文化和文明植根于各类图书、档案等物质载体,加强对图书、档案等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对于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作为两个最为重要的文化机构,其使命也在于推动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播。例如,公共图书馆参与并推进的“全民阅读”项目,旨在为公众打造一个“24小时无强化”的数字图书馆,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享用优秀文化成果。档案机构正积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三个体系的核心宗旨是使档案资源更为便捷地惠及民生,让公众更加方便地利用档案资源。从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践行国家文化战略的实践看,文化机构都在致力于通过整合馆藏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因此,以文化机构全面合作的视角,开展图书、档案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的研究有充分的政策依据。从国外文化资源建设的成功实践看,文化资源的整合并不是某个机构独立完成的,往往是属性近似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基于某个战略目标开展合作。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更能有效地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文化资源,满足用户多元的文化需求。从国家文化层面上看,统一布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推动文化资源的实质整合,发挥各自馆藏优势,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