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界限几乎决定了所有亲密关系当中可能遇到的冲突,是婚姻中能否把幸福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界限。
很多人在婚姻当中,非常容易失去人格独立,从单身状态的独立人格,变成一种依赖性的人格。有人在结婚前,可能就没有独立的人格。那时候虽然没有另一半可以依赖,但是有人会依赖父母,会习惯父母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钱不够花,伸手向父母要;遇到问题,回到父母的家里寻找心灵的港湾。
依赖久了,独立人格就会消失,会发现当独立人格越来越弱的时候,自身的力量就越来越小了。
很多事情都依靠别人帮助,需要重要的人参与才能平安度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就会失去力量。
很多人结婚后丧失了独立的人格,有些女孩子仍然秉持“我的男人必须养我”的心态,认为被男人养的女孩子是很幸福的。
网上有文章写道:“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我养你’。”很多女孩子对“我养你”三个字招架不住,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甜蜜的情话。
然而很多女人的苦难来自对“我养你”的信奉。有一部流行的电视剧叫《我的前半生》,很多人都看过。剧中的女主角由于信奉老公的“我养你”,婚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当老公向她提出离婚的时候,这个女孩非常无助,也非常低落。她一直不明白:你曾经承诺要养我的,现在却嫌弃我什么都不干,这对我是不公平的。
“被养是被宠爱”的信念,导致很多人在婚后认为,一旦结了婚,人生的一部分责任就不属于我。比如,有人会把养活自己的责任,完全放在另一半身上。这种情况大部分是来自女生,当然也有男人是靠女人养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不可取的。
结婚之后经常会有一些界限不清的情况,一方面是太过依赖“我养你”,另外一方面,就是总活在“应该”的世界里。
在生活当中,经常听到很多人在侵犯别人界限的时候,会把“应该”放到嘴边,“应该”成了一个口头禅。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件事是你“应该”做的。比如,男人就应该怎么做,女人就应该怎样怎样。
无论把“应该”放在哪里,它都是一种界限的侵犯。
“应该”就是我们在教导别人,你应该按照什么方式说话、做事。我们在之前的界限课程里讲过,人和人有如此大的不同,世界丰富多彩,人和人千变万化。
每个人想要得到尊重,其实是希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本来的样子,而“应该”很多时候是破坏别人本来的样子。(www.daowen.com)
很多夫妻之间吵架,妻子会骂老公:“男人就应该赚钱、养家,你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你就是一个失败的老公。”很多男人也会用“应该”说服自己的老婆:“女人就应该生孩子,女人就应该做家务,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女人就应该孝顺公婆、伺候人。”
这些“应该”是夫妻关系中,侵犯彼此界限的高频词汇。吵架的时候,我们会质问对方:“你既然爱我,你为什么不这样做?既然爱我,为什么你不能按照我说的去做?”这背后是一种“你既然爱我,你就应该怎样”的强势心态。这些是对伴侣的过度依赖,活在“应该”的要求中,活在对方的承诺当中。
这些无界限的现象是因为什么发生的呢?是因为我们结婚之后,对婚姻有一些虚妄的期待和观念,这是一种理所当然和从属的心态。
在讲到父母和公婆关系的时候,我们提到很多时候父母、公婆侵犯我们的界限,是由于他们有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这种理所当然的心态是——我生了你,你就该听我的,我生你养你,我比你知道的多,我就是比你厉害,你就是应该听我的话,我就是有权利干涉你。
在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过度干涉孩子的思维习惯中,有一种从属的观念:我生了你,你的命是我给你的,所以你更应该听我的话,必须按照我规划的路走。这是父母的从属心态。
在中国,夫妻关系也有非常严重的从属心态,尤其对于男人而言。
现在的中国,仍然有重男轻女的现象。我们现在的夫妻关系当中,仍然有从属的心态。一线的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可能越来越少了,但是如果走到小城市,有些婚嫁的习俗仍然反映了婚姻关系落后的观念。
女儿出嫁和儿子娶妻,父母的心态很不同。娶媳妇的父母,往往是比较高兴的,心理上有一种添人进口的心态;而嫁女儿的往往都有些失落。
网上有个段子形容嫁女儿的心情:自己悉心栽培了一盆好花,好不容易开花结果,最棒的时候被别人连盆带花端走了。这种心态的差异,恰恰代表了无论女方的父母还是男方的父母,在背后有一种共同的心态——女儿嫁过去等于是别人家的了。这就是一种从属的概念。
我在讲公婆关系大课的时候,提到很多公公、婆婆对儿媳非常霸道、控制、强势的情况。因为公婆心态上觉得,“你是我们娶进家的,你融入我们大家庭,变成我们的一分子,你跟我的儿子一样从属于我”,于是有了理所当然的心态。
很多儿子耳濡目染老一辈的观念,也活在这种心态当中,认为娶了一个老婆回家,是娶了一个从属品回家。虽然求婚、结婚搞得特别浪漫,甜言蜜语说了很多遍,可只是为了得到妻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