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还有一个观念:“媳妇熬成婆”,做媳妇的时候你就要受气,等你熬到年纪大了,你变成婆婆,你就可以欺负媳妇了。
我们中国有很多老人觉得,自己只要年纪大了,坐上长辈的位置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们期待一个年长的人,能够忽略在年轻时受到的压制,却在年长的时候变成不一样的人——变得开始尊重下一代、开始变得独立,其实对这个人的要求是很高的。
这需要很强的独立性和很高的觉悟,他才愿意不在别人身上轮回这种恶性循环。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开始新的恶性循环:比如当媳妇的时候,婆婆不太尊重我,现在我好不容易做婆婆了,也应该按照过去的模式来跟我的下一代相处,这样我心理才能平衡一些。
那些在生活中处处找儿媳妇毛病的婆婆,往往会在她年轻的时候有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只是角色对换而已。
在我的个案当中,也会发现类似的规律。如果婆婆在跟儿媳妇相处的过程当中,非常强势、经常拿婆婆的姿态来说事,那么她在年轻的时候,往往也受到了不太好的待遇。
比如,有些婆婆会在儿媳坐月子的时候,强势逼儿媳吃各种东西,理由是“为了下一代好”。她们常说的是“我当年生孩子的时候,我婆婆给我吃什么,我就必须吃什么,不论我喜不喜欢”,逻辑就是“我当年受了这么多的苦,我都是一个听话的儿媳妇,那为什么到你这,你就不听话了呢?”。
很多父母、公婆,在干涉下一代教育的时候,最常说的话就是:“你们现在太娇气了,我们当年怎样怎样……”
其实这样的对比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时代变了,人的思想也变了,只是大家的思想不肯变,才造成这许多的矛盾。
如果大家的思想可以更新,这些矛盾早就可以消失了。(www.daowen.com)
所以,在婆媳关系上需要建立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限,是心理上的界限,打破“婆婆也是妈”的模糊思维方式。
事实的真相是:婆婆不是妈妈,婆婆就是婆婆,虽然我们也会叫妈,但是她和生你、养你,在你童年时代、成长时期陪伴的几十年的妈妈,不是一样的人。想让婆婆把你当作女儿来疼爱,其实也是不合理的。你想要求自己,把婆婆当作亲妈一样对待是很困难的。
对于婆婆、儿子、儿媳这三个人来讲,如果每一个人都活在“婆婆也是妈”的思维方式当中,会很辛苦。
如果婆婆认为“婆婆也是妈”,她看到儿媳妇对自己可能不如儿子贴心,把儿媳妇当成女儿来看待,可能觉得儿媳做得没有儿子好;
如果儿子也认为“婆婆也是妈”,会觉得我的媳妇对我妈妈可能没有那么好、没有那么体贴、不够孝顺;
儿媳活在“婆婆也是妈”的思维状态里面,可能经常抱怨婆婆对自己不够好,因为她潜意识里,会把婆婆跟自己亲妈的行为来对比。
比如坐月子期间,很多儿媳都会抱怨,婆婆多么不够细心、体贴,还很强势,各方面照顾不到位,拿出来的钱不够多等。
仔细想想,可能这些都是因为潜意识里三方在比较:婆婆在拿儿媳与儿子比较,儿子在拿妻子和自己比较,儿媳拿婆婆和自己亲妈做比较。这些言语和行为一比较,就有非常多的差异。一旦感到差异,我们就会失落,我们会认为这是对方的失职,殊不知这时候很可能是我们的心理越位了,我们对对方的期望太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