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论学习任何理论进行成长,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去听课、去消化,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我们希望学到的东西,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对面临的烦恼、问题有所帮助;能够真正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课程当中,很多例子来自同学们自己的问题。
在事例分析中,可能不会很快出现你最想了解的部分,也不要心急。有时候,我们从别人的问题当中,也可以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别人提出的问题,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生活中没有,但是从对别人问题的分析中,可以得到学习。
大家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自己的生活被别人过度干涉和践踏边界;第二类是我们干涉、控制别人的生活,我们自己成为边界的践踏者、破坏者。
这些状况在生活中很常见,收到的反馈也比较集中。有同学坦诚描述了自己侵犯伴侣边界的事情:“在婚姻中,我经常没有安全感,总想查看对方的手机。对方也很介意,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对方说了,我也不愿意改变,这会让对方更生气。我感觉自己一直不放松,处于很紧张的状态。我已经34岁,还没有生孩子。”
对于第一类问题,很多同学在公开课上提问:究竟怎么判断别人侵犯了界限?很多人对这些标准非常模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判别方法,那就是看别人是否侵犯了我们,问问自己的感受就知道:
你感觉舒不舒服?
你的身体有没有变化?
你的情绪有没有变化?
当你有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时,就代表可能对方越界了,至少对方的态度让你很难受了。
有同学提到,他在单位忘了带钥匙,同事跟他说了好几个“应该”:应该去办公室拿一下钥匙;应该把东西拿到办公室,走的时候就不用再回来;应该怎样、怎样,发表了很多类似教导性的“应该”言论。
这位同学留言问,“老师,这算不算是侵犯界限呢?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其实,这位同学报名来听课,他在提交问题的时候,特意把这件事情提交上来,显然这件事情已经让他不舒服了。所以,大家要明白:当你意识到你很介意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让你不舒服了,虽然从时间维度来看,这事已经变成过去式,可你仍然感到难受,就可以非常肯定,至少这是你感觉到被侵犯边界的事情。
这是我们判断自己是否被侵犯的方法。(www.daowen.com)
有人会随意评判别人的外貌,见一面,不是说你胖了,就是说你黑了,要么就说你的衣服搭配不好看。
当我们有任何情绪上的不舒服、不自在,都代表我们的内在感受到被别人侵犯界限。我们无形的气场被别人破坏了,他走到了我们安全感的范围之内,这是非常容易判断的标准。
对于第二类问题,如何判断我们的言论是不是侵犯到别人了呢?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人,做一些侵犯别人界限的事情,却以为自己在做好事。
很多父母给孩子做饭,做的根本就不是孩子爱吃的。孩子可能说了很多遍不爱吃,父母还是端到孩子面前,因为父母认为这样的饭有营养。这就是侵犯界限,但是父母自己不觉得。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清楚何时侵犯了别人的界限,也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你要去觉察和观察对方的反应,看一下对方是欣然欢喜、舒服的状态,还是有点迟疑,或者不高兴已经写在脸上了。
像我们判断自己一样,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你被侵犯了界限;当别人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侵犯了别人的界限。
刚刚提到的总是侵犯伴侣边界的那位同学,她说在婚姻中没有安全感,总看对方手机,对方都已经明确地表达自己很介意、很生气。他已经感觉到被侵犯,甚至用愤怒、用很强烈的情绪反应来表达不满了。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别人在向你示威,在告诉你,“你侵犯到我了”。我们需要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扮演了令人讨厌的角色,我们成为侵犯别人界限的人。这样的觉知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学在各种场合问过同样的问题,“老师,我知道,我也懂,我完全明白你讲的是什么,可是我做不到”。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足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对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不到位,才会在真正行动时对不上号、执行不起来。
有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糟糕;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行为模式,对自己、对别人的伤害有多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