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孩子热爱自然、引领自然之美——培养生态道德

培养孩子热爱自然、引领自然之美——培养生态道德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领孩子认识自然,以启迪智慧的发展和对自我及世界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经典。歌颂人与自然和谐的当代大自然文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培育生态道德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生存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之所以称之为书写大自然文学,意在突出人与自然的故事。首先,只有还给孩子一个真实的大自然,才能引领孩子认识自然,认识自然之美,崇敬自然;否则,那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培养孩子热爱自然、引领自然之美——培养生态道德

刘先平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起始于对自然的认识和研究。

引领孩子认识自然,以启迪智慧的发展和对自我及世界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经典。

后工业化后,人类面临生态危机,才凸显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保护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人类永久追求的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歌颂人与自然和谐的当代大自然文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培育生态道德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这是共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却陷入了误区。大自然是知识之源,这是事实,但常常却被人们忽略,需要正本清源。

一、大自然文学的内涵

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切必备的条件:阳光、空气、水、食物、资源……因而人类的早期对大自然视若母亲,顶礼崇拜,奉若神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对大自然进行了无情的攫取,狂妄地任意改造自然,直到大自然严厉惩罚人类的愚蠢,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这才惊呼:面临生态危机。生存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审视的结果却是惊人的发现:即使是科技发展到今天,在茫茫的宇宙中仍然只有地球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只不过是大自然千万臣民中的一员;大自然中的万物组成了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生物圈,在这个生物圈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滋养人类的母亲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她需要人类的呵护、节制才能永葆青春的美丽。总之,应尽快走出“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误区,到达“人类属于大自然”的境界——崇敬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

书写大自然的文学是当今时代的呼唤和需要。如果说“文学是人学”,那么可否这样简单地来理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维关系中,文学即是描写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故事。但几千年,我们的文学多是描写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故事,却很少有专门描写人与自然的故事,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面临生态危机的呼唤,书写大自然或大自然文学应运而生。

之所以称之为书写大自然文学,意在突出人与自然的故事。第一位将西方自然文学介绍到我国的,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程虹博士、教授,那还是20世纪90年代,《文艺报》曾连续整版刊载了她写的评论。她满怀热爱大自然的激情,以明晰的思辨和优美、灵动、充满诗意的文字,解析、阐述着自然文学的丰富内涵,其难以企及的境界曾感染了很多读者。

其实大自然文学自古有之。我国的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就有很多关于自然的描写,孔夫子评价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虫鱼,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们都留有众多描写自然壮美的诗篇。只是到了20世纪,有了新的时代使命,大自然文学有了质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赞美自然或以自然风景作为介质抒发作者的情感作家有了融入自然的审美视角,进行着人与自然的对话……这使大自然文学不仅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同时也为文学艺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空间。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试想如果失去了生态文明,人类的生存都岌岌可危,其他的文明还有基础吗?

二、大自然文学的价值(www.daowen.com)

精炼地说,大自然文学是描写人与自然的故事,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自然”应是真实的自然,或者说是原生态的自然,是科学的自然,而不是童话或寓言式的自然。也可以叫作原旨大自然文学。

首先,只有还给孩子一个真实的大自然,才能引领孩子认识自然,认识自然之美,崇敬自然;否则,那后果是难以预料的。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先去认识自然。其实我是用了40多年在大自然中探险并认识自然,如我们常见的苹果、梨子等都是结在果枝上的。但可可、波罗蜜、番木瓜却是在树干上开花结果,地榕果却是在树根上开花、结果,就连波罗蜜也有在树根上结果的禀性,更有在树叶上开花结果的叶上花,因而《奇跟世界》才有可能引领读者认识生命的智慧和奥妙。西方植物学家都说:“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西方的园林。”杜鹃花是木本花卉之王,而我们常见的杜鹃多是灌木,如映山红。然而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却生活着乔木杜鹃,在高黎贡山更有高二三十米、胸径一两米的大树杜鹃。我前后历经21年,带着帐篷和马帮,才在高黎贡山无人区瞻仰到了它的尊容,《寻找大树杜鹃王》才能展示出生命的壮美、祖国的美丽和植物学家崇高的民族精神。《雨中探蘑菇世界》《野驴仪仗队》等,无不是这样才写出的。

引领读者认识自然之美及美丽的中国,培养爱国主义应是具象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空泛的。如《夜探红树林》中的“胎生植物”秋茄,结在树上仿棰形的种子,直到生出了两片绿芽,母树才将它娩出,种子利用仿棰形的结构,成了自由落体后稳稳当当地插入了滩涂,完成了栽植,俨然已是树苗。而这正是为了从陆地走向大海,适应潮间带风浪的环境,经过千万年的进化而成就的生命辉煌。这是海边,而雪山冰川下的“胎生植物”珠兰蓼却是另有妙招。再如《象脚杉木王》中记叙了我们在贵州习水看到的中国现存最大的“杉木王”。林学家说胸径达到1米的,就应称之为“树王”。这里最伟岸的象脚杉木王,胸径有2.38米,树高44.8米,冠幅为22.6米。那天我们6个人手牵手还未能环抱。树王是我们今天唯一能看到生长了百年甚至几千年至今依然鲜活的生命!最为震撼心灵的是我们在古庙、古迹中看到的唐柏、宋柏,大多都是苍劲虬结,充满了岁月的沧桑,而这里的巨柏身躯如红玛瑙般闪光流彩,鼓突的树根圆润发亮。饱经沧桑是美,永葆青春不是美吗?生命就是如此壮美!

其次,大自然文学是热爱生命的文学。眼下常有人忧虑对孩子们缺少了生命教育。地球之美在哪里?为什么只有地球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因为它有多姿多彩、丰富繁荣的生命!生命最为宝贵和神奇,也只有生命才能创造出如此美丽的世界!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她是人们精神家园的根基。其实,人们总在自然中寻找大自然的抚慰,寻找心灵的风景,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人们为什么要走进自然,不远千里、万里去旅游。

再次,大自然文学在培育、树立生态道德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法律和道德是一切文明的支柱。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生态法律和生态道德的支撑。几千年来,人们已制定了多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法律和道德,但却没有制定、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相处时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当人们认识到正是缺失了生态法律和生态道德,才导致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生态危机的突现,因而才重视了生态法律的制定。虽然较为滞后,需要不断地完善,但生态道德的树立仍然难以得到应有的、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规范。其原因之一是:我们在“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误区中走得太久;原因之二是:相比较而言,生态道德的树立比之于生态法律的制定,有着更艰难的一面。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强制执行的行为准则。道德却是一个人的品质、修养、自觉的行为,需要终生的努力,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的崇高风尚。这更加说明需要生态文化的长期熏陶,而大自然文学正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道德即是人与自然相处中应遵守的规范行为,以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其实质是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而这正是大自然文学的主旨,是文学的社会功能,是时代赋予书写自然文学的任务。

最后,大自然是知识之源。人类是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中总结了知和识,发展了智慧,上升为科学。科学的发达又引导、促进着人类的发展,无论是从物质的层面和精神的层面都是如此。但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钢筋水泥切断了很多人与自然相连的血脉之后,人们常常忽略了大自然是知识之源这个最基本的事实。

2011年,我在西沙群岛第一次有机会仔细观察鹦鹉螺,那是在永兴岛上的南海海洋博物馆的展架上。它是四大名螺之首我是知道的,但它那如鹦鹉鸟一般的奇特造型,白色螺壳上橙色的火焰花纹,还是闪耀着诱人的魅力。来到深航岛的一个傍晚,战士小高领我们到岛的北边去看对面的晋卿岛。走在退潮后露出的大片礁盘上,意外地拾到了一只鹦鹉螺,虽然壳已被风浪破损,但仍可清晰地看到壳内螺旋迂回,形成一个个隔舱,舱之间有带相串连……我们惊喜得摒声息气。

数年前读到的一篇短文说,世界上没有几位海洋生物学家见到过活体的鹦鹉螺。因为它生活在100米深的海底,只在夜间才浮上来觅食。原来它要上浮时,会制造气体充盈隔舱;下潜时却排除空气,吸入海水。这种生存技巧激发了仿生学家的灵感,制造了潜水艇。于是,世界上无论是用电池做动力的或是用核能做动力的第一艘潜艇,都是用鹦鹉螺号来命名,以纪念它的功绩。

还有一说,鹦鹉螺是天体演变的忠实记录者。每当月色姣好的特殊时光,鹦鹉螺会与月相约,群集海面,“相看两不厌”;因为它与月球有着特殊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真的如此玄妙?天文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妙:鹦鹉螺壳虽漂亮,但不光滑,而是布满细细的波状纹(在深航岛捡到的螺壳看得较清楚)——波状纹就是它的年轮,每天长一条,一月有一隔,这种“波状生长线”的条数即是每月的天数。据化石考古:鹦鹉螺在距今4亿多年的古生代奥陶纪,每隔的纹数只有9条。到了距今3.5亿年的古生代石炭纪,每隔的纹数已有了15条。在距今1.95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每隔的纹数是18条。距今1.37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每隔的纹数增为22条。距今4000万年的新生代渐新世,每隔的纹数已达26条。也即是说在4亿多年之前,那时每月只有9天,随着斗转星移,每月却达到了15天、18天、22天、26天。现今,我国的农历每月是29天多——月大30天,月小29天。由此天文学家得出结论:月球仍是围绕地球运转,但离地球愈来愈远了。这证实了宇宙至今依然在膨胀。

鹦鹉螺居然蕴涵着这么多的科学知识和智慧!

即使是当今被认为科学三大尖端课题的生命起源、天体演变、物质结构,其深奥的科学,有哪一项不是隐藏在大自然的无限玄机之中呢?鹦鹉螺不就记载着天体演变的信息吗?

事实证明:我们每天看到的大自然,竟蕴涵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需要我们去探索、认识,千万别漫不经心地忽略!

大自然文学的首要任务是引领孩子们认识山川河流、花鸟鱼虫,从发现生命形态的千变万化、构造的无穷奥妙、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开始,进而感悟到生命的伟大,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必须严格遵守在自然中的规范行为——培养并树立生态道德的紧迫和重要,因为生态道德是维系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纽带。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济国,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