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路径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产品的快速发展,扩大发展规模,提高经济效益,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和资源媒介,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主要是对革命文物、革命遗址进行保护。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路径

第一,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发掘和价值评估。要正确认识一种资源的价值并发挥其最大功能,需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代社会并未完全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从实际情况出发,价值评估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资源认知的全面性理解,同时,还能从整体的角度上全面地落实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进程。准确掌握革命文物的数量性和特征性,以及当前的保存现状。现阶段,需要展开全国性质的革命文物普查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记录在档。在评估过程中,首先要评估资源的文化价值,其次评估资源合理开发的进程和可能取得的效果,以及最终所产生的长远影响。以此为背景逐步加深红色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提高红色资源的自身价值,实现多重效益的优化组合,以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第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推广工作。充分结合革命时期所记录的“红色档案”和后期整理而成的“红色档案”,发挥这些文字材料、历史实物的最大化价值。在可持续开发利用过程中,把这些文字档案看作是一种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旅游开发要趋于高层次、多向度,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内涵,提炼红色革命精神。除了保护并深入挖掘有形的革命文化遗产外,还要对文化观念进行探索整合。随着时代的进步,精神层次的消费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红色文化能够以多样化的载体进行传播,包括文字期刊、影视作品、话剧广播等形式,市场潜力巨大,从而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经济,打破了政治教育的局限性,逐渐转向为市场经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产品的快速发展,扩大发展规模,提高经济效益,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和资源媒介,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区域整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已经逐渐成为拥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新之举,具有划时代意义。完全依赖于政府这一单一主体进行区域性开发,无论是其能够实现的效益还是效果都受到严重制约,若能够对区域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体上的有效整合,逐步探索实行全员一体开发的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开发成本,而且能够实现更大的效应。(www.daowen.com)

第四,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地方特色人文环境要素融合。在激烈竞争中,特色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之一。各地红色旅游都是以革命历史、伟人足迹、光荣传统、革命精神为资源背景发展起来的,在打造红色资源特色上,或以物为标志,或以人为代表,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人文环境要素的融合,融人文自然景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精神教育于一体,使红色旅游的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人文环境要素的融合就是利用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交往历史悠久、联系源远流长等因素,来推进区域红色旅游合作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却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能产生新的人文精神,同时也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因此,要深度挖掘、研究红色区域的历史渊源,找到共同的历史文化基因,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红色旅游合作。

第五,健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法律体系。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主要是对革命文物、革命遗址进行保护。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指导,我国出台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也将保护红色革命文物作为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和重点。现阶段,由于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政策倾斜的力度有限,管理体制不健全,同时受到资金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部分革命纪念地地处旧城改造规划区内,在拆迁过程中部分文物遗失或者被破坏,甚至部分遗址遭受不可恢复性破坏。发展旅游的前提是保护文物,而保护文物则需要更多的途径予以支撑和保障,其中,发展旅游就是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之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受到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再加上保护方式落后,结果陷入“先破坏、后治理”的误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一定要吸取早期的经验教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避免陷入上述误区,切实落实好各项保护措施。[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