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常用的数字化手段有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提取、采集、转换、复原、再现等实现数据的采集、储存、展示等,用数字化显示手段及更加现代的方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实现更好地传承、记录和传播。丰富的数字化技术和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无限可能。
过去,国内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主要通过采访、拍照、收集物品和记录等方式来进行保护,使得大批的珍贵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但这种文字、录像、录音和摄影的方式存在失真、老化,以及书籍易生霉等问题,造成所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失真和损失,长期的保存和利用效果不佳。而新一代的数字化技术则提供了更多、更高新科技的数据采集和记录、保存手段,如数字摄影、立体三维扫描、图文扫描、运作捕捉、全息摄影等,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储存技术同步出现,如数据库、硬盘阵列等储存方式,以及网络平台的存在使得新的保护手段不但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的保护质量,也用各种通信和存储协议保证了其保护内容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音乐、手稿、影像、照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通过这些数字化手段进行更为精确的采集和保护,同时,也可以方便地进行编辑和格式转换,还可以运用多种数据库软件来进行管理,使大批量的文化遗产资源能够方便地进行检索、整理和分类,提高了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对于那些较为珍贵甚至是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新型的数字化技术进行抢救性采集、记录、储存和建档,并运用数据库软件进行管理,这已经逐步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方式。但是,数字化技术存在先天的缺陷,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特性无法全面展示,各组成部分和元素之间的相互空间、时间和逻辑上的关系无法有效地表达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很难通过数字化手段来进行展示和保存。对于舞蹈这一文化形式来说,传统的记录方法多是通过图片、文字或者视频来进行记录,但舞蹈表演的连贯性,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不能通过这些介质来完整表现,通过多个角度录制视频也只是通过多个二维图像的变化来模拟三维动作,这些资料和数据虽然也可以进行复制和剪辑,但数据的内容并没有多大的编辑空间,可重复使用率不高。如果要重现这些内容,只靠视频资料也是不够的,还是需要请舞蹈演员来学习和模拟,想要用于动画、影视剧的创作难度很大。通常如果要修改其中一些内容,比如动作,就要找舞蹈演员来重新演绎,工作量、工作成本和工作难度都很大。而现代数字化技术可以利用全息摄影、立体扫描等手段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地采集和记录,且数字化技术手段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后期的编辑操作,提高保护方式保真性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重用性,更加持久、安全地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数据操作实现再现和复原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更好地传承。由于时代的变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环境条件、气候等的变化已经很难再现,而再现这些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则是与我们向往更好生活的历史推动力相矛盾,这一点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自然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我们面对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图像数字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手段,可以用更先进的复原技术和设备,在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换后,制作相对应的虚拟产品,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中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对应的外部条件,去感受这些文化遗产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各个时期。通过场景、现象、事件、过程,运用三维动画、视频和图片、音频等来尽可能地复原历史,并通过三维建模、人机交互、动作交互和识别等技术,实现文化遗产中场景的快速建立,使更多濒临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场景能够在虚拟世界里再现,且这种再现针对的人群是无限的,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体验这些虚拟世界来认识和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发达,使得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网络设备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展示给更多的人,让他们在了解我们文化的同时,能够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激发这些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以南通板鹞风筝为例,每一个风筝都凝聚了包括书、画、扎、雕、绣等多种技艺,哨口的雕刻工艺更堪称一绝。这些哨口有着不同的材料、形状和大小,进风口的宽度、长度、角度和位置不同,意味着千变万化的音质、音量和音调,再把这些哨口进行有机地组合,就可以在空中演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而哨口的形状、大小,以及其进风口的宽度、角度等参数都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建模和仿真,从而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建模方法和程序,使虚拟的哨口与实际哨口更加接近,调整使哨口的音调、音质和音量更接近实际。通过数字化编程,可以向人们展示哨口是如何一步步地制作出来的,让人们了解到哨口的制作工艺和程序。此外,南通板鹞风筝上的绘画也有很多的文化内涵可以挖掘,这些精美的画面通常由民间故事发展而来,是过去的人们表达理想、愿望的方式之一。数字化开发工作可以对现有的绘画进行整理和采集,依据其内容和画面风格进行分类,建立起不同元素的模块库,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风格要求,用现代的设计方式来创作南通鹞风筝,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和传承。(www.daowen.com)
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信息共享一直都存在很大的困难,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这一局面。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能够将图像、文字、视频、音频等各种多媒体手段结合起来,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用平面、立体或者全景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展示的效果更加直观、立体。目前,运用数字化技术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运用三维建模和渲染技术,结合动画、场景生成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对应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及生产、生活方式、消费形式、传播等形式,在软件或者网络平台上进行重现;二是建立新型博物馆,这也是当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即运用知识建模、数字摄影、多媒体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图像、文字、声音、知识等内容通过集成、组合等形式展示出来;三是结合网络技术的数字博物馆,即将新型数字博物馆的内容和场景运用互联网、有线电视等数据端口放到平台上,使得这个博物馆可以在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获取的平台上进行全天候展示,大大降低公众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度和门槛,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相关的资源能够实现高度共享。相对于传统的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不再是实物的静态展示,也不是一些固定的图片、视频、音频的现场展示和播放,所有的内容在数字博物馆里都是动态的。比如,可以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一些民间工艺是如何形成、发展和逐步演变的历史更好地表现出来。另外,还可以将前期针对一些民间艺人进行的采访、记录的档案、传播方式的记录以及原材料的制作和选取、所对应的生活形式和生活状态等内容通过文化和艺术的全过程内容都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数据转换后保存起来,通过合理的组合和编辑、处理,录入到数据库中。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在数字博物馆里都是以动态的形式进行展现的,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这些动态的发展和变化,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和底蕴,领会艺术和文化的精髓。如国内著名的传统印染工艺蓝印花布,其以代表性的蓝白之美而闻名于世,通过极具特色的手纺、手织、手染等工艺,这些民间蓝印花布样式纯真而充满和谐气息。用户在网络平台上进入数字博物馆以后,只需要通过鼠标的点击,就可以看到从最初的兰草的种植,到颜料的制作,再到花版的雕刻、面料染色和晾晒的动态演示。这种零距离的文化了解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零门槛地去接触和认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出现了更大的开发空间和可能性。新技术的出现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和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开放思想,不断拓宽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其价值所在,通过对这些文化内涵进行分解和细化,可以得到多种文化因子,而通过对这些文化因子再进行加工、生产、运输、流通和销售,就使这些充满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及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进入社会,并最终走到人们的生活中。相对于其他的保护方式,这种生产性保护是目前看来最为有力的创造力和延续性的保护方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得以再度拓宽,通过产业化经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转变为经济效益更高的文化生产力,同时,也能够调动全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运用虚拟现实的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建过程中,应用于其中的人机交互技术是这些技术的关键,而这些技术应用所依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则是实现这些技术并最终产业化的基本条件。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高性能的硬件设备不断被制造出来进入市场,使得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难度进一步降低,工作效率则大大提高。相对于其他的保护方式,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大优势在于除了各项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保存以外,并不需要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物和原貌进行改动,就可以对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数字处理、生产和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有效发挥出来。通过产业化经营和开发工作,可以延伸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提高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真正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也会推动相关民族文化、服饰文化、民间技艺、民间音乐和舞蹈、民间文学、饮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高民族文化的价值。[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