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征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概括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时代进行流传和演变,在空间上与相近文化遗产进行不断地交往和渗透。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具有传承性的特征。因此,口头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精英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征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历史遗存下来的以文字为主的记载、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有形的物质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世界各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各民族的精神家园。概括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真性。原真性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中,此宪章正式确认和规定了原真性对现代遗产保护的意义。《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保持或保护遗产的原真性是遗产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通俗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就是原生态文化的体现,这种原生态文化主要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时代进行流传和演变,在空间上与相近文化遗产进行不断地交往和渗透。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保持并不意味着以保守的姿态对待这些遗产,而是对这些遗产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塑造,把一些新的文化或者精神含义重新赋予这些遗产形式,对这些形式进行全新地阐释。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塑性表现在口头传说和表述及其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工艺技能等遗产中,其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的活动来表现、传达给对象的,这一点与物质文化遗产明显不同;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与各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联,对于上一代的技艺、方式可以凭着个人及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加以创新改造,进行再发展。因此,其文化内容都会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第二,活态性。活态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仍然能够参与到现在的生产与生活中,能够通过具体的工艺、过程表现特定地域的生存历史与心灵状态,传承特定民族(群体)特有的集体精神和心理,集中体现特定的知识、信仰与核心价值观。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不但指它的传承,还包括它的变化,这也造就了它的活态性特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僵化的“文化化石”,而是文化的主体在与孕育文化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并在自然、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的变化中创新,是具有延续性和变化性的活态存在物。

第三,传承性。传承性特征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劳动人民的代际积累和改进并以师徒传承或团体传播的形式流传下来,逐渐形成如今的技能或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没有具体的创造者,即使有,也是后人对前辈已有技艺或习俗的加工和创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具有传承性的特征。(www.daowen.com)

第四,民族性。我国民族众多,且大多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和活动的地域,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该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

第五,口头性。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口头性,而很少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因此,口头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精英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