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资源市场持续繁荣,不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逐步显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改进。虽然我们经常强调深入地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但绝不是过度开发。

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资源市场持续繁荣,不断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逐步显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改进。

第一,经营理念需要进一步开拓和创新。在学术界,关于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文化资源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主要形成了3个流派,即开发和保护同时进行、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先开发利用完再保护。这3种理论就目前来看,没有哪一种是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的,需要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选择方案。但是,有些地方却没有深入地理解问题要害,出现了严重偏差,要么认为只要不开发就不会浪费资源,要么认为只要开发就会浪费资源,很显然,这两种观点都太过片面和绝对。虽然我们经常强调深入地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但绝不是过度开发。比如,在楚文化发源地的屈原故里——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西北部20千米处,这里有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八岭山古墓群,包括了498座大型封土堆古墓群和难以计数的无封土堆古墓,但是,由于该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这些文物无法充分实现其文化价值。

第二,开发理念有待引导和激发。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但是,却缺乏相应的产品转化能力,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根本不占优势,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和深度地利用,在旅游界形成了一个怪圈——有了金饭碗,依然饿肚子。以甘肃省为例,该省的文化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富,省内山川河岳不计其数,文物储藏量位居全国前茅,拥有两大全国文明的石窟,丝绸之路举世闻名,这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各民族文化不断汇集于此,现代文化、宗教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彩陶文化、伏羲文化交相辉映,但是,开发和创新的力度不够,导致旅游业的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保护理念需要持续塑造和加强。早些年,我国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没有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没有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开发混乱,表面上火爆,实际上弊大于利,很多地方的环境和资源甚至遭受严重破坏,这个问题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并且制定了相应措施,但是,这些措施都显得过于急功近利。此外,我国在开发旅游景区时更多地以文化资源为核心,为了突出这种文化内涵,采用了大量人工措施,在景区内引入过多的现代化设施,城市化、商业化和人工化痕迹非常明显,对文物古迹的原生态造成了损害。在一些旅游高峰期,由于景区管理部门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导致接待游客数量超出承载能力,对景区内的特色民居、历史遗迹和文物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www.daowen.com)

第四,开发层次需要不断提升和创新。我国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脱离实际,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开发出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文化资源,还影响了游客的游览兴致。比如,我国在大力发展和探索旅游主题公园的时期,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盲目跟风的现象,主题不鲜明、题材不新颖、品位不够高等缺点都严重影响了主题公园的发展。1991年10月,深圳首次建立起了“中国民俗文化村”,从那以后,全国掀起了“文化风情园”“民族村”“民俗村”的建设热潮,西部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文化村,其中,许多文化村缺少特色民俗文化,而且在文化村的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现代化的工艺和材料,这不仅是虚假文化的体现,还对当地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良影响。

第五,业态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和完善。当前,西部部分省份开始修正自己的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产业的核心地位,通过把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带动旅游的快速发展,这时期陆续提出了“佛教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长城文化”等。而且,在国际市场持续推动旅游文化宣传,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虽然能够刺激国内外游客探幽寻古的消费兴趣,但是,通过市场调研发现这种文化旅游宣传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比不上“太阳岛”“我们新疆好地方”等浅显直白的宣传术语。事实上,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文化,依然是老祖宗的东西,不仅时代久远,还脱离了实际生活,与现代旅游观念相去甚远。一味地夸大文化的功能,而不去建设基础设施,不能在物质上满足旅游者的差异化需求,旅游产品不可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