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资源得以有序开发,其有效保护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有序开发为特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提供内生动力。
满足一定的社会功能,才是保证特色文化长久存在的重要前提。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深化,世界格局被进一步打破,在全球化浪潮中,即使是边疆地区也无法避免,随着地域限制越来越小,各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正遭受诸多挑战,文化趋同成为一种新形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和经济实力都悄然发生着变化,其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许多影响,导致民族特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西部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特色文化,它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反映了人民在一定时期内的生活特征,这是一个内容、结构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过程。文化形成的这种复杂过程也预示着文化保护并不是单纯的保护,而是在发展中不断地演变、进化,进而使文化继续传承。所以,对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由于边疆地区人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文化传承主要依靠人们的口头交流,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这显然不利于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递,导致很多特色文化资源都陷入了断层的困境,同时,还遭受了大量强势文化的侵蚀,文化被同化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为了保护当前民族文化的个性和活力,就必须坚持发展创新,而保护和传承特色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展文化产业。
要想保证特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就必须开放民族文化,在新的经济形势和社会格局中不断发展。把民族特色文化做成产业来发展,努力维护文化的个性特征,还原民族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厚重人文历史特征,使民族文化的民族特性和区域性更加鲜明,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增强生机与活力,在具体的生产和生活中开展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活动。另外,文化产业化发展还能扩大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增强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从而获得更为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而特色文化产业也成为边疆民族文化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特色文化资源有序开发已成为对其保护的有效途径。有序开发和产业化发展为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奠定经济基础。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使特色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这也是保护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就是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这些都是文化资源的重要使用形式。对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既是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特色文化的重要方式,还能由此获得经济效益,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提供保障。提高文化产业的效益和价值,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由于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振兴文化产业的政策和制度,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实际上,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特色文化的保护在物质资源方面也得到充分保证。
有序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完善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渠道。独特性构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特征,特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和有效传承基本上是通过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的生产经营来实现的。其中,最核心的文化产品更是直接体现了特色文化的特色,非常有助于文化的传播。由于文化市场的开放性,不同的文化种类都能在市场中流动,民族特色文化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传承。以前,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特色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民众的意识,这种控制性集中体现在文化产业上,这也是他们坚决反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因。然而,事实上,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基本上是通过文化产业来实现的,至少在文化贸易繁荣和文化产业空前发展的当今是这样的。(www.daowen.com)
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都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获得人民群众更大的认同感,必须依托于一种具体的手段或者形式,而文化产品则是最好的选择。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的经营和交易不在于表面上的物质形态,而其所携带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才是传播的核心。因此,文化产品贸易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在传播的形式上也表现得更加多样化,比如,思想范式、学术语境、文化作品等,当然,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主流渠道和形式,文化产业更是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文化产业必须遵循特定的市场规律,在构建共同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色文化资源的有序开发有助于提升当地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自由的市场竞争中,特色文化产业不仅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宽广的空间,还有助于其他产业实现新一轮的革新。不同的民族将拥有不同的文化偏好,因此,其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各不相同,只有消费需求一致时,共同的特色文化服务和产品才能被造就。边疆民族地区创造了大量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钟爱这类文化的消费者担负起了传播的重任,他们是真正认可特色文化的群体,在不断地交流沟通过程中,其文化的认同感与日俱增。当然,文化保护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经历长时期的考验,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付出,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广大人民也逐渐培养出了欣赏这种文化的意识倾向,从而激发起了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边疆民族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他们重新审视特色文化价值和主动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关键。
在最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广大西部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群众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服饰风格和歌舞体系,其中比较有名的当属《勐巴拉娜西》《丽水金沙》《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等作品,这些文化产品具有非常强的地方民族风格,既有现代舞的美感,又不失淳朴的韵味,这类文化产品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掘出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增强了当地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保护特色文化的行动中。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