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有助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保护特色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产业机构调整升级。根据其贡献特征,可以分为间接贡献和直接贡献两种,其中,间接贡献主要指和经济效益相关的部分;直接贡献则是特色文化资源自身价值的增加。尽管把保护特色文化当作一项长期的社会文化事业,但是,这项事业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产业效益,而且这种效益并不是直接可以感知的,需要在具体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体现,尤其是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价值和意义更加明显,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能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无穷的动力。当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还是经济发展的形式都呈现多元化,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非常明显。由于特色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越来越多的特色文化资源也面临着异化和消失的困境,为了更好地保护并有效利用这些人类历史发展积淀的宝贵资源,文化贸易服务应运而生。为此,许多地区专门建立了与特色文化相关的博物馆,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又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云南民族博物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它们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行,不仅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最直接的贡献,还将这些日渐消失的传统特色文化传播开来。广西民族博物馆整体布局上包括1个主馆和10个特色生态博物馆,这些生态博物馆主要分布在各个主要民族特色文化突出的地区,成特色文化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助力,这是一种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在这里,特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民族工艺得以传承,旅游业得以发展,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特色文化产业实行有效地保护,不仅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保持文化资源的独特性的必要手段,从而增加其利用价值,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严重,自然资源更显匮乏,经济发展在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影响下逐渐显出疲态,生态环境也变得非常脆弱。要想走出这种困境,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寻求升级发展的机遇。广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原本就相对滞后,而且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科技教育水平与东部地区也有较大差距,转型升级就更加困难,需要更好地立足于地方特色资源,培育可持续的比较优势,而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特色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则是广大西部地区综合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可以说,特色文化发展的本质就是可持续性和传承性,因此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尊重传统特色文化的意识,对特色民族文化保持敬畏之心,坚持保护文化资源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进而实现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特色文化产业是以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如果在开发过程中丧失了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属性,必然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无根之木,失去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对特色文化资源实施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是西部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旅游模式是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民族歌舞的表演和创作中,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产生活状态,在民族工艺品的制作和生产过程中,人们也能感受到民族特色文化的强大吸引力。这一切都是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在游客获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的深刻体验基础上,民族旅游项目才有了持续建设和开发的动力。在云南丽江和大理等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这其中的关键和共同之处就是非常重视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并且保证了文化资源开发的适度和科学。
在日益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广大西部地区在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保证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将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需要防止民族文化特色的流失,而且还要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实现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丰收。(www.daowen.com)
第二,创新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模式有利于其永续发展。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是,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保护措施脱离实际,保护理念相对落后。在当前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长期事业,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而只是一条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当然,任何一种文化想要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和其他文化一起协调发展,固步自封、与世隔绝只会越来越落后。因此,生态博物馆成一种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效模式,它不同于传统博物馆,没有传统博物馆的围墙,形式上更加开放,其本质就是生态性,它把特定地区内的一种完整的民族文化统一起来,其范围更加广泛,在展示文化内涵和特征时,主要采用了音像储存、形象表演和实物陈列等形式。对于当地人民来说,这未尝不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通过保护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了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者前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典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共赢模式。1998年,我国建成了首个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该馆覆盖了长角头饰苗族同胞居住社区12个,区域内长年生活着超过4000人,他们仍然保留了传统的特色文化,崇尚平等、自由的生活方式,注重祭祀和婚丧嫁娶的传统礼仪,在历史和时间的锤炼中,刺绣、蜡染等传统技艺被传承下来,除此之外,还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舞蹈和音乐形式。[2]
生态博物馆属于典型的开放性保护措施,不仅维护了特色文化的原生态,还能促进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进步和演化,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并可以进一步丰富本地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但许多地方的发展经验也表明这种不同文化的交融既有利也有弊,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外来游客越来越多,本地文化必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冲突、异化,甚至扭曲的困境。出于保护特色文化的良好意愿,但导致了当地人民享受现代生活、走进现代社会的权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所以,生态博物馆这种特色文化保护模式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弊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把西部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并且需要与现代经济社会融合在一起,在不损害文化主体的需求和权利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高特色文化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民族特色文化成为造福人民的精神财富。
要想维持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匹配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物质生产力。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市场越来越健全,保护文化的方式也亟需变革。为了满足文化创新的需求,文化产业必须拥有强大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只有在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保证特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不缺失、不变质,才能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发挥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