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西和蔡斯在《项目方法的简要导引》中写道:“项目方法意味着要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专注于生活,投入到让人感觉到满足而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开展这类活动,意味着教师要引导并协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充分收获到一切可能的益处。”我们首先应该通过对教材例题的改造或创造性使用,努力开发合适的研究项目,驱动学生进行项目研究。
1.用项目优化例题
(1)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的放大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的编排已经具备了项目研究的基调,对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放大处理。不过,很多时候,受制于例题所包含的信息容量或受制于课堂教学时间,这样的项目研究任务往往只能是“微项目”。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材所设计的数学实验(如图1)就可以视为项目研究。
图1
项目研究的主要形式是团队活动,而原来例题中“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的要求还不足以让学生“感觉到满足”,可能会让学生难以尽兴,也难以尽知。对此,我们不妨把原来的要求改造成“小组合作,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若干个长方形”,以满足学生有更多的数据来发现数学规律。
同时,为了让学生感觉到“值得从事”这一项目研究活动,我们还必须让学生明白“立项”研究的缘由,也就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如同长度单位可以度量线段长度,长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面积单位来度量,但是每次度量比较麻烦,顺势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再指导学生立项研究有什么关系并设计研究方案。最终学生探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也就“能够充分收获到一切可能的益处”——从此可以便捷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另外,让学生感觉到“值得从事”,其意义还在于让学生感觉到这一项目研究有着实用价值。在课首我们可以创设“测量一块长方形土地”等生活情景来引入新课,从而让学生在专注生活中专注于学习。如此优化设计,使得原有例题更像研究项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学生要“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如果说新授课中设计的研究项目很多情况下只能成为教学片段,那么如《怎样滚得远》《数字和信息》《多边形的内角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等一些发现新知的综合实践活动,则综合性和实践性更强,可以直接当作研究项目布置给学生,成为整节课的“主题曲”。
(2)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的改造
同样,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研究项目,我们有时候依然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改造,努力让学生“感觉到满足而值得从事”,并“能够充分收获一切可能的益处”。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字和信息》一课(如图2)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学生对此并不能感觉到“值得从事”和收获“可能的益处”,所以,如此项目引入,学生缺乏研究的需求。(www.daowen.com)
图2
对此,我们可以把教材原本的“提出问题”改造为“给出任务情景”——“一个可爱的小宝宝降生了,你会帮小宝宝编身份证号吗?”于是研究项目有了现实需要,学生要编身份证号,就必须研究身份证号所包含的信息。此时,这一研究项目不仅包含了教材的原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了该项目研究的价值,所以,与其说是项目任务在驱动学生研究,还不如说是项目价值在引领学生研究。
另外,苏教版特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内容也很适合改造成研究项目。不过,此类策略教学依然需要教学策略,以使之发扬光大。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考虑到转化思想早已渗透在之前的数学教学中,对此,我们不妨设计“寻找‘潜伏’在身边的转化策略”的项目任务,提前一周甚至一月布置给学生,把研究周期拉长,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寻找之前学习中转化策略的例子,等到正式上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调整和补充。此时,新授课变成了项目研究成果的展示课。
2.用项目替换例题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学内容的编排与项目研究相去甚远,但我们不能断言它们就不具有项目研究的基因,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用心开发,完全可以创造出研究项目。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编排的例题情景(如图3),张小楠为何要把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又为何要把统计表改成折线统计图,我们不知其动机。教材最后提出的讨论问题(如图4),也只是属于“看图说话”,对于折线统计图优越性的体现,还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图3
图4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作者成甲认为:“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平常学生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少是为“预测问题”。而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就在于它不仅能够“解释问题”而且能够“预测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对此,我们不妨创造一个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又更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项目,如以“地球还能撑多久”为主题的研究项目,来替换教材例题情景。首先,播放世界各国人口密集的画面,最后定格在“2011年世界人口达70亿”“专家分析地球最大人口承载量为100亿”两条信息上,由此引发学生预测:“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将达到100亿?”进而引发统计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以前世界人口统计数据,让学生小组合作统计,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如此用项目任务来管理知识,或许更能让学生学得精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