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生学习任务仪式感:郑重其事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任务仪式感:郑重其事的学习方式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应该寻找一些能给学生学习带来仪式感的任务形式,给学生一个新的感觉。尽管如此,采用哪种形式开始依然很重要,因为它是上升为仪式的前奏——在让学生感到“有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到“有意义”。当红包成为一种仪式时,学生在乎的不再是钱,而是感情能否得到沟通。亲自排队去买的小吃才会好吃,同理,亲自“排队”去追求的知识才会好学。在向知识殿堂行进的过程中,学生的感觉会由原

学生学习任务仪式感:郑重其事的学习方式

我们已经知道,仪式感可以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此外,仪式感还可以使某一件事情与其他事情不同,当然,很多时候它们是关联的。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应该寻找一些能给学生学习带来仪式感的任务形式,给学生一个新的感觉。

1.仪式感应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活力”

(1)用红包激活学生学习的气氛

《南方人物周刊》刊发了李松蔚的一篇文章——

朋友圈前几天有篇文章,一个男生惹女朋友生气了,他在微信上跟女朋友“讲道理”,把“道理”写在红包上,密密麻麻一连发了几十个红包,女朋友转嗔为喜。……

红包有奇妙的功能,它是钱,但又不等于钱。如果两个人在现实中吵架,一方想求饶了,掏出两百块钱,说“好了好了别生气了,这些钱你拿去买点东西”,估计另一方气得更厉害:“你把我当成什么?”但如果在网上,把这两百块钱分成50个红包发过去,也许真的就有雨过天晴的效果——妙就妙在,它把“钱”变得不是钱了。

文章隐含的意思是直接和女朋友讲道理和直接给女朋友钱都不容易化解矛盾,而写着“道理”的红包却能奏效。或许是这种独特的形式让接受者感到新鲜,或许是这种独特的形式让接受者看到了红包所包的一颗红心,并感受到它传递而来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此时,接受者就心生一种不再视之为普通(“钱”变得不是钱了)的仪式感。

我认为,不管流于形式还是已成仪式,只要是接受者心仪的,就可能会取得好的效果。例如红包可以督促学生学习,某学院教师在课后给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通过微信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上课时没一个学生逃课,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

又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上完后,一位学生在班级微信群里与老师聊天——

生:老师,我从网上买到了一本书《格点和面积》,看不懂。

师:看着像天书是吗?因为很多知识我们还没学到,不过有这本书在,我们就能确信长大后我们的确能证明“多边形的面积=内点数+边点数÷2-1”。N年后谁先知道为什么“多边形的面积=内点数+边点数÷2-1”,我就奖他一个红包,有效期为十年。

结果,“奖一个红包”的刺激,让许多学生等不及十年就开始努力,想方设法通过画图举例等途径尝试证明“多边形的面积=内点数+边点数÷2-1”,讨论持续了8个多小时,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最后教师兑现诺言,发了微信红包,学生欢欣鼓舞。

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之所以欢欣鼓舞,是在乎这点小钱吗?如果不是,他们更在乎什么?我想,一开始学生感受到的确实是钱的物质奖赏,但之后他们的兴奋依然如故,那他们的感受必定已经转为红包之“红”——代表着教师肯定的精神奖赏。尽管如此,采用哪种形式开始依然很重要,因为它是上升为仪式的前奏——在让学生感到“有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到“有意义”。

当红包成为一种仪式时,学生在乎的不再是钱,而是感情能否得到沟通。根据心理学的沟通理论,每一次沟通都在发起对关系的定义。微信红包收发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得以疏通、确认、亲近和强化:老师发红包给你,说明老师在意你,你接收老师的红包,说明你也满意老师,当然学生也可以回发红包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喜欢。这样一来,发教育红包这种形式就变成了一种仪式,最终“礼(礼物)”尚往来会演化成“礼(礼貌)”尚往来。

(2)用新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红包到仪式到教育,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很浪漫呢?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如此划分智力发展的阶段:小学是浪漫阶段,中学是精确阶段,大学是综合运用阶段。我们的小学教学就应该浪漫,因为童心是儿童最自然纯真的状态,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浪漫,因为“数学是最浪漫的,它比世上任何东西都要完美”。浪漫的学习必定充满诗意,充满活力,充满快乐。

我们应该明白,最使我们难以忍受的是什么?不是疲劳,而是无聊。因为无聊意味着缺乏新鲜感,意味着应激和唤醒水平下降。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唤醒,我们首先要把知识唤醒,这正如罗振宇在《好的老师,把知识唤醒给你看》一文中所说:“坏的老师,让活的知识死去。好的老师,为死的知识赋予灵性,顺便撩拨起每一个围观者的欲望。”

例如“可能性”一课,教材编排的摸球纯粹是游戏,学生缺乏需要。但如果摸的不是球,而是红包,学生就有了激情,因为摸奖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在生活中很普遍。在摸奖时,许多人会充满期待,屏住呼吸,默默祈祷,可谓仪式感十足。由此,我们就可以进行这样的任务设计——用摸球来决定谁先摸奖,这样的摸球因摸奖而充满活力,它成了解决“谁都想先摸奖”这一现实问题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此时摸球这件事不再平常,而变得与学生的需要息息相关,“看谁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的摸球游戏就成了决定“两个人谁先摸奖”的真实任务,强有力地驱动学生去完成研究摸球活动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任务——感悟简单随机事件中的不确定性。其中,摸球虽是游戏,但学生决不当作儿戏对待,反而会时时想着它、念着它,因为“要比出谁先摸奖”的任务目标在时时召唤着他。(详见第三章《摸球任务,“把知识唤醒给你看”》一文)

(3)用奋斗点燃学生学习的追求

从更广泛的意义看,完成一件事情的努力和奋斗过程能给人以仪式感,因为其中人的存在是活跃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作家毛利在《没有仪式感的网红小吃,根本不会好吃》一文中写道:“想体会网红小吃的美妙滋味,请记住,一定要亲自排队去买。在漫长的仪式中悉心体会,这到底是多么杰出的食物和多么曼妙的人生,从而超度自己,必将物超所值。”亲自排队去买的小吃才会好吃,同理,亲自“排队”去追求的知识才会好学。

从大处看,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是学习的一种仪式;从小处看,对知识的不断追问也是学习的一种仪式。正如塔那西斯·科茨在《在世界与我之间》中所说:“不断地提出问题,问题本身就会得到细化。它既是一系列行为,也是一种存在状态,一种持续的追问,一种作为仪式、探索方式的追问,而不是对确定性的寻求。”如果教学成了一种仪式,学生也就拥有了学习的仪式感,这样的学习学生还会不投入吗?

持续追问,最终能够问到知识的根本问题。随着一次次追问,教师会惊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在往纵深处漫溯,学生会惊喜地看到自己的学习在往目标处靠近。在向知识殿堂行进的过程中,学生的感觉会由原来的神秘变成神圣,有一种大功告成、大喜将至的仪式感。(www.daowen.com)

例如一位教师在带领学生认识圆时,通过持续追问,使学生的学习层次越来越高——

(1)你能从一大堆图形中摸出圆形吗?

(2)你们这么快摸出圆形的窍门是什么?

(3)什么内在的原因使得圆这样匀称、光滑而丰满呢?

(4)“圆,一中同长也。”不量你怎么知道直径都是相等的?

(5)数学学习贵在联想,难道其他图形没有“一中同长”吗?

(6)有人说“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你是怎么理解的?

……

在这节课中,有摸圆、画圆、测圆等各种活动任务,但重要的是,在每个任务之后都有思考的任务,这些思考就是一种持续追问,学生的思维在持续追问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步步高”,最终落于文化层面——“圆,一中同长也”的对称美,让学生挖到了知识的内容精要和知识的文化精神,这是学生学习最为宝贵的财富。这样的学习,不仅充满了知识的活力,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仪式感应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众力”

(1)用共同愿望凝聚学生的关注

仪式,很多时候具有一定的规模,参加的人越多,越能给人隆重的感觉。可以说,教师的高明不仅在于能够“把知识唤醒给你(学生)看”,还在于能够“顺便撩拨起每一个围观者(班级中的其他学生或团队中的其他学生)的欲望”。

例如上述“可能性”一课,因为是男生队与女生队各派一名学生上台摸球,于是两位学生代表的摸球任务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代表着各自团队,所以此事马虎不得,学生在摸球时也就有了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首先是种责任感。下面的学生就如同“围观者”,他们作为啦啦队成员,为上面摸球学生加油的同时,无形中给摸球学生带来了压力。整个摸球过程中,没有哪个学生置身事外,上面学生每一次摸球的结果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自觉发出“加油!”的呼喊,教师每一次对摸球规则的改变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自觉发出“这不公平!”的呐喊。此时,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集体行为。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就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众力”,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和怎么学。此时,如果可能的话,教师就可以成为“围观者”。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教师应该研究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努力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可能,一旦出现问题,也要先尝试利用学生之众力去解决。

(2)用重大任务凝聚学生的力量

一般情况下,在任务驱动学习中,任务越大(范围大)、越重(困难重)、耗时越长(时间长),学生越会郑重其事,也越团结,拥有的仪式感也会更强烈。注重仪式感的学生,总能学得更好,比不重视仪式感的学生学得更有兴头。

由此,“仪式是关于重大性事务的形态”,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增加任务的重大性,增加它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此中,有一种“重大”的做法是扩大任务的范围,从一节课拓展到一个单元来整体设计。

例如《小数除法》这一单元,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我们应该先进行“小数除以整数”这一节课的任务设计,接着进行“整数除以小数”这一节课的任务设计,最后进行“小数除以小数”这一节课的任务设计,如果我们直接把《小数除法》这一单元作为任务设计,学生普遍会直接进行“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探究,结果受挫,此时学生就会因任务太难而主动后退,一直退到“小数除以整数”这一“计算小数除法”大任务中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和解释“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随之,他们会抖擞精神继续挑战更大的任务,直至完成整个任务,学生才会有如释重负的解放感和成就感

不过,任务越是重、越是大,越是难以让人认识一致。此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合作不一定总表现为意见一致,也可以是各抒己见,甚至产生争吵。我们不必担心学生会因争吵而做不好、完不成学习任务,因为科学研究发现:多争吵,益学习。

英国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不以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学,而代之以“对话教学”,鼓励学生不仅要像往常一样回答课堂问题,还要参与讨论、推理辩论、解释,甚至相互争吵也可以,结果学生进步程度相当于多了两个月的传统学习。其他教学实验也证明,对话、争吵有助于学生成长。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让对话成为一种学习的仪式,甚至让争吵成为一种对话的仪式,当学生有了仪式感,争吵也就会达到“争而不吵”的良好局面,成为一种专注于研究的争论与争辩。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也说过,争论是抚摸思想的最好触摸。哪怕是真的争吵,“站起来争吵,永远胜于躺着做梦”。

总之,仪式感召,至少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多一份期待,多一份憧憬,多一份虔诚,多一份守望。即便遭遇些许不顺,也有助于赶走阴霾,走出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