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任务仪式感:学生幸遇学习机遇

任务仪式感:学生幸遇学习机遇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创造一些能让学生感到有学习仪式感的时刻,使之感到学习不再普通与平凡。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试图通过“任务”的形式来增加仪式感,让学生能够庄重地接受任务,最终能够产生完成任务的荣耀感。如果在任务完成的那一刻,教师再为学生“我能行”点赞,学生拥有的仪式感会更强。

任务仪式感:学生幸遇学习机遇

在法国童话《小王子》里,小王子和他驯养的狐狸之间有一段对话——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

小王子问:“为什么?”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定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说。

由此可见,仪式感可以“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在生活中,晚餐天天有,但《最后的晚餐》却不同,其因“最后”而让晚餐不再普通;再如在教育中,课天天上,但《最后一课》却因“最后”而让这一课不再平凡。我认为,仪式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通过某种特定的形式,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当然,这种意义更在意的是接受者的主观感受。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创造一些能让学生感到有学习仪式感的时刻,使之感到学习不再普通与平凡。

1.仪式感应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伟力”

(1)交给学生神圣的时刻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除了设计有吸引力的任务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具有仪式感,在感受到此时此刻的不同寻常中用一颗虔诚的心对待任务的完成,以此增强学习的动力和持久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我们可以出示一些能让学生感到神圣的时刻:在认识整时的时候出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或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新年到来那一刻的倒计时,在认识几时几分的时候出示学校国旗的场景或神舟载人飞船发射的场景,这些特别的时刻能给学生一种特别的感觉,学生会肃然起敬,感受到国家的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带着这样的心情再去完成学习任务效果自然大不同。仪式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比如,在体会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时,许多教师会组织学生做一分钟的口算、跳一分钟的绳、测一分钟的心跳等活动,此时,如果改成齐唱大约一分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这个激动人心的一分钟中获得的体验是不是更深刻?

又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在学生研究“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凝视国旗一分钟再开展活动。

再如在教学“认识千米”时,教师出示“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这一材料,学生的神圣感油然而生;在教学“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出示“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一资料,学生又会不会心生自豪感,为我们国家的强大点赞呢?

由此可见,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时刻能够让学生产生仪式感,从而把注意力和思想凝聚到学习之中,这样的学习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仪式感,其实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和自我约束。这种自我暗示和自我约束能够使自我变革,让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思辨能力迅速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感觉。

(2)交给学生庄重的时刻

当然,除了这些神圣的时刻能够让学生心生必须认真对待的想法,一些平常的时刻,如果学生也能够用认真的态度、不懈的努力去对待,同样会产生仪式感。

例如学习了“认识钟表”知识后,让学生现场制作钟面,画出或拨出难忘的一刻,用展板分享这一刻发生的故事。

又如进行“你一分钟能做多少口算题”“你一分钟能跳多少次绳”等活动时,从教师隆重地宣布比赛开始的那一刻起,学生就会觉得这不再是平时平常的口算和跳绳活动,而是比赛,必须认真对待。(www.daowen.com)

再如有一个学校在冬至那天,让学生设计一张“九九消寒图”张贴在教室里:学生画素梅一枝,枝上画梅花9朵,每朵梅花9个花瓣,共81瓣,代表“数九天”的81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9瓣,就过了一个“九”,9朵染完,刚好81天,意味着九九隆冬过去,春天就要到来。这样有仪式感的体验活动,对刚刚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还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试图通过“任务”的形式来增加仪式感,让学生能够庄重地接受任务,最终能够产生完成任务的荣耀感。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人在接受任务那一时刻情真意切。

所以,在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出示任务的时候,不能一带而过,不妨通过板书或板贴把“任务”明明白白地写在或放在黑板的醒目处加以突出,让学生在“任务”的观照下,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时时刻刻评价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为了使任务显而易见,教师可以在任务开始的时候在“任务”后面打上“?”,等到任务结束的时候把“?”改成“√”。如果在任务完成的那一刻,教师再为学生“我能行”点赞,学生拥有的仪式感会更强。

2.仪式感应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定力”

(1)重视教学组织的“第一分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仪式代表的是一种心理锚定,即把一种行为与自己熟悉的某种感觉结合起来。所以,在仪式问题上,感觉很重要,可以说仪式的根本作用,就是找到一件事情的边界。比如上班,穿商务正装;去酒吧,穿得休闲些;听音乐会,穿礼服。听起来挺烦琐,却可以让我们的行为举止有边界感。

上课就是一种仪式。上课铃声响起,上课了,学生就得有上课的样子,得控制好自己那一颗“驿动的心”,心思不能“漫游”,应该好好遵守学习的纪律。可以说,从师生互相问好,到学生回答问题前的举手,到最后下课铃声响起,课中充满了仪式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和这样的形式学生司空见惯,许多学生感受不到仪式感。

例如上课铃声响起后,有仪式感的学生马上就会意识到上课了,应在座位上静候老师;而缺乏仪式感的学生却充耳不闻,非要等教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喊“上课,同学们好”才收心。如果教师在预备铃声响起之后,就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进入教室,学生是否会感受到上课的神圣感?有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等候在教室门口,与走进教室的学生玩一下击掌游戏,还有一位教师则采用与学生拥抱的方式,这些肢体的接触,既是情感的交流,也是一种仪式,都在提醒学生“要上课了”。

又如师生问好,很多时候也缺乏仪式感。在低年级,教师的问好是“小朋友好”,但教师真的把学生当“朋友”了吗?刚开始,学生有相互问好仪式的神圣感,也充满感情地回应“老师好”,然而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只是“套路”,既然老师都不当回事,那自己也无须当回事。同样,到了高年级,教师的问好变成了“同学们好”,但教师真的把学生当“同学”了吗?原来这也是“套路”,没有一点仪式感。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改善这种局面呢?接下来这位老师的做法或许能给予我们启发。与通常的问好不同,她用《三字经》内容问答来进行问好: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走上讲台,向学生深鞠一躬,说道:“人之初。”学生起立,向老师深鞠一躬,答道:“性本善。”下一节课,师生的问好就是《三字经》的下一句,教师说上半句“性相近”,学生答下半句“习相远”,如此一来一去,一学期下来,《三字经》就背熟了,之后还可以改说《弟子规》等。如此“有文化”的仪式让师生问好不再流于形式。

同样,我们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例如“认识东南西北”,并非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就能让学生面对一个方向时快速地辨认出其他方向。对此,一位教师让学生早晨上学走进教室的时候,先任意面对一个方向,然后闭上眼睛静静思考自己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如此每天一练的任务,使学生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就有了一种仪式感。

充满仪式感的任务驱动学习,任务的价值感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任务的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任务的目标化让学生产生了使命感,从而咬定青山不放松,围绕中心任务全身心地学习,这样完成任务就具有了仪式感。

(2)重视教学内容的“第一课时”

对一些基础性知识,我们应该突出它们的重大性,因为它们关系着后继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例如在《乘法口诀》单元的学习中,第一课时“2的乘法口诀”的作用就很重大,它不仅是知识迁移的基础,而且是学法迁移的模板,学生学好了“2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之后“3-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就会轻松自如。所以,“2的乘法口诀”这一节“种子课”的教学,我们应该浓墨重彩,让学生有这样一种仪式感:“2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单元学习的“带头大哥”,它引领着之后乘法口诀的学习,所以必须重视,认真对待。

此外,课堂的第一课时、第一环节以及第一个学生发言、学生第一次发言等“第一时刻”都很关键,教师必须重视,并且必须慎重,努力使之成为充满仪式感的时刻——突出它们“第一”的地位,传递给学生暖暖的正能量。

开好头,还要收好尾,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仪式。我们不仅要注意教学的“第一时刻”,还要注意教学的“最后时刻”。在任务驱动学习中,完成任务那一刻的兴奋感、成就感和获得感能让学生拥有“高峰体验”,让整个学习过程因最后这一时刻而变得不平常、不平凡、不平淡,让学生记忆深刻,这就是仪式感的价值。

有始有终,前后呼应,不仅体现在开始时布置任务带给学生仪式感,而且体现在结束时完成任务带给学生仪式感。我们借由仪式,赋予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以意义,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通过完成任务的仪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由自己掌控:我才是学习的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